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提法是指劳动者直接占有产品和消费资料,这可以通过对马克思原著的认真体味得到理解:马克思提出"个人所有制"的上下文大量论述了生活资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概念,并不就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是指以生产条件、生产和产品的占有为基本内容的财产所有制;马克思论述"个人所有制"的原文本身也看不出"个人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但包含生活资料所有制;马克思多次提到过个人所有制,都不是指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要分清生活资料的两种占有,一种是产品的占有,是体现生产交换关系和分配权的、属于所有制内涵的占有,即"个人所有制"的占有;另一种是分配后在消费领域的占有,是不直接代表生产关系特点的占有."重新建立"的实质在于:否定劳动的他人占有或不劳而获的占有,重新实现自己的劳动自己占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生产活动”和“差别”都是绝对存在的观点为基本观点,以马克思从抽象到一般的方法为基本分析方法,论证商品生产一般与所有制形式无关。认为决定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差别和与之联结在一起的物质利益观念,这两个条件永远不会消亡,因而商品生产也是不会消亡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是指占有方式及其法的关系。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私人占有的法的关系就形成了财产所有权。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已不能简单的用“私有”或“公有”来加以刻画,不同程度的社会化占有是现代市场经济占有方式的普遍形式,其法的关系就是现代产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来的“个人所有制”本质上就是社会所有制,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一些通信中表现出了对杜林见解的认可,而杜林的重要见解之一就是把个人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等同起来;第二,马克思在修改《资本论》第一卷相关论述的过程中,明确区分了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并用“共同占有”来提示个人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之间的联系;第三,马克思在各个时期的著作中都提出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生产力的观点,并通过自由联合来说明个人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的等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是指占有方式及其法的关系,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私人占有的法的关系就形成了财产所有权,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已不能简单的用“私有”或“公有”来加以刻画,不同程序的社会化占有是现代市场经济占有方式的普遍形式,其法的关系就是现代产权。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全民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形式要不要改革? 关于所有制的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但概括起来可以看出有下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含意: 1.所有制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实际发生的占有关系; 2.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所有制是一种财产关系,即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在很长的时间内,由于斯大林对于生产关系所下的定义,我们对于所有制往往只是从生  相似文献   

7.
杜林在批评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个人所有制思想时提出了个人所有制何以又是社会所有制的问题即“杜林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蕴含于马克思早期的法哲学思想之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把社会理解为个人活动的社会性质,另一方面又把个人理解为社会存在物,把社会和个人看作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分析财产之本质的时候指出劳动产品是一种感性的社会联系纽带,赋予了所有制以实践、总体性与所有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私有制作为所有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结果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社会关系的控制,是人对人的剥削。社会所有制的目的则在于更好地保证个人对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与利用,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真正的保障。因此,把社会所有制称作个人所有制更能体现其本质内容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是否缺乏“土地私有权”,缺乏“土地私有权的法律观念”的问题,是史学界早已提出,但讨论并不充分,也远未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都很重要。因为土地私有制(也叫所有制)和土地私有权不是同一个概念。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这就是说,土地私有制说明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土地私有权说明的是依据法律、在土地权利上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政治报告是一份当代中国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献,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有发展创新甚至重大突破,其中对所有制问题的有关阐述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把握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一系列新概括,我们追根溯源,从一百多年前就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资本论》中,通过对照马克思在所有制问题上的论述,弄清基本涵义和精神实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所谓新社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就是建立劳动者个人的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具有生产资料社会个人所有制、劳动产品总体个人所有制、消费资料处于私人地位的个人所有制等三个特征。这是内容和形式完全改变了的作为发展“环节”的个人所有制,因此必须“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11.
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表现,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所有制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客观经济制度,它属于经济基础范畴,一切社会经济利益都必然要归结到所有制上来。马克思曾讲过一句名言:所有制是把生产关系的全部理论重复一遍。“任何所有制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就谈不到任何社会”。中国古语亦云:天下万物皆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天上之清风与山间明月,可任尔享用矣。所以物质财产的归属,占有、使用、支配、都必须受特定的所有制制约。它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采纳洛克的自然法理论,对所有和占有作了规定并确定其上下界限。所有制乃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中对所有权的法律规定。由子交换规律,资产者通过货币为中介不断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被认为是他的所有物了。本文引用马克思的原文及其逻辑论证,阐明资产者认定占有别人劳动成果为自己所有的剥削实质。我国经济学界受其影响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占有条》、《资本论辞典、个人所有制条》等。本文举例指出它们在思想方法上只从概念类比的非唯物辩证法的错误:并阐明马克思讲到“否定之否定”的“个人所有制”,因生产力的发展,只能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等,只能共同占有实行公有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我认为,在这两个关系中,解决好国家和企  相似文献   

14.
<正> 李光远同志在《经济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有制的否定意见。这里我试就《质疑》提出的部分问题,谈点不同意见,以求教于李光远同志。一、关于所有制关系的对象问题。《质疑》认为,在最初的所有制关系和生产一般中,所有制关系的对象仅仅是生产资料,“劳动力是劳动者占有自然的能力,是占有关系中主体方面的因素,不是占有的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社会主义否定资本主义,就是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对“个人所有制”的含义,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它是生活资料所有制,有的认为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有的认为它既是生活资料所有制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有的认为它是公有制,有的认为它是私有制.  相似文献   

16.
“保存着共同体的形式”的私有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以揭示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特征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相对于“私有制的现代形式”或“纯粹的私有制”(即资本主义所有制)而言的一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所有制形式。对这种所有制形式的内涵及其何以如此的原因,马克思后来在研究前资本主义各生产形式及其解体过程时,又作了深入探讨。进一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所说的“保存着共同体的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作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建立在“公共占有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基础上的。马克思的自由个性是以个人所有制作为存在的物质前提的。长期以来,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所有剥的理解停留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基础上。而马克思理解的个人所有制与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上的公有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澄清这种区别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物质观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物质观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由于坚执于抽象的物质观而磨平了马克思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差别。本文认为,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特征在于强调物质不过是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的、历史的要素。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是商品,商品生产必然导致商品拜物教,从而以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物质观的根本宗旨是批判拜物教或物化(异化)观念,并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商品、财富)的占有关系(私有制关系)的改变来确立人与人之间新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涉及的是公有制条件下个人与公共生产资料或联合体的关系。本文试图在比较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述的基础上,对这一理论的内容和实践形式给予一新的阐明。一、马克思的两种不同表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解释,一直是主张“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消费资料所有制”的同志的重要依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引用了马克思的这样一句话:“在自由劳动者的协作和在他们的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后解释说:“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  相似文献   

20.
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 ,仅仅从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角度去理解是不够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状态的三大阶段理论到“重建个人所有制”具有逻辑必然性和内在统一性。“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是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