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政府绩效管理学科发展以及政府绩效管理实践,迫切需要加强政府绩效范式变迁的研究。以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治理三个公共行政范式作为分析的对象,试图从公共行政范式发生的社会情境中分析和揭示政府绩效范式变迁的过程与规律。研究发现:政府绩效实质上是社会价值建构的产物,在公共行政发展过程中,政府绩效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政府绩效是推动公共行政变革的主要动力;政府绩效评估观念是一个由隐性到显性渐进发展的过程;政府绩效内涵从单一维度演化成多元结构性维度,并且政府绩效内涵的演化与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责任政府:理论逻辑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治理与善治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理论,责任政府成为一种必需的政府治理选择.同时,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的视角下,政府履行其责任却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责任政府的建构要改变抽象的概念,问责制度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在问责制的建构中必须改变问责异化现象,分清问题,明确具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
目前流行的以期理解公民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参与问题的相关理论模型有善治、制度/事件、理性选择、社会资本、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等。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论题,提供了鲜活的解释,但都各有其不足之处:源于公共管理学的善治理论范式与以提供解释为主旨的政治社会学在学理上存在内在的张力;社会资本理论范式自身存在“模糊性”;自由主义范式难以解释社会成员基层政治参与何以不足,社群主义还停留在对“集体主义”的伦理呼吁层面,理性选择范式在将个人主义方法论向群体共性行为的推进方面缺乏合理的“惊险一跳”。  相似文献   

4.
作为政府主导和驱动的现代化转型国家,政府权力悖论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群体性事件高度契合的解释范式。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权力悖论的存在和强化,催生“增长主义倾向”的政府,诱使公共权力异化,造成政策冲突,加剧了社会利益失衡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而政治信任的流失,将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激化。因此,政府权力悖论的消解是群体性事件的善治之本。为此,要转换社会改革主体角色,变政府主导型为公众参与型改革模式;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阻滞政府权力悖论的产生;构建完善的公民社会,形成对政府公共权力的制衡;同时,引入外部制度竞争,形成化解政府权力悖论的压力机制;特别是,必须建构制度生态,形成政府权力悖论消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摒弃经济建设型政府和管制型政府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由此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必须肩负起宏观调控、直接供给、社会管理以及实现"善治"、"法治"的责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将通过创新管理观念,树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理念支撑;而改革管理体制,则可搭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平台。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群众切身利益,以促进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体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建设回应型政府——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回应性是当代政府改革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政府回应性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与总要求以及社会管理新格局等相互契合,突出政府回应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改革有必要将建设回应型政府作为目标之一。而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有关法制安排和近几年政府改革的的实践,使得建设回应型政府具备一定的理论思想、法制和实践基础,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为建设回应型政府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技术条件,建设回应型政府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节约型政府的构建有着绵延的文化思想根基。当前构建“节约型政府”既有全球化节约语境、源于西方并在我国蔓延的消费主义以及西方契约理论的影响;同时,节约型政府也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是“节约型政府”范式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公共产权理论,人民是政府资产的终极所有者,各级政府是多层次代理人。为确保政府遵照委托人最优利益并实现政府资产效能和公共价值最大化,政府资产治理应在国家治理框架下循着受托责任链条进行。政府资产治理是为了实现政府资产的长期公共价值和减低代理成本而设置的一系列机制,强调善治、战略、绩效、权力制衡、约束和监督、引入市场和激励机制等。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集成治理和政府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要。我国当前政府资产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和漏洞,不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基于公共产权逐层分解、以受托责任和善治原则为核心构建的政府资产治理框架,让公众、人大和监管者、各级各类政府单位和公职人员、政府审计机关、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基于不同的责任参与政府资产管理事务,使得政府资产管理"网络化"为政府资产治理,以立体化、全方位的途径实现政府资产善治,但各种政府资产治理机制需要主动发掘和培育。  相似文献   

9.
论善治权力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德的根本内容是树立理性的公共权力观,树立这种理性的公共权力观需要转变治道范式,因为一定的权力观附属于一定的治道范式.善治作为新兴的治道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统治治道范式和现代行政治道范式,是专指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进行合作管理的特定范畴;善治参与者自愿组成善治实体,构建的是公正的管理交往结构和管理交往关系、管理交往秩序.因而与善治范式相适应的善治权力观在权力起源观、权力关系观、权力运作观、权力制约观等有关权力本身的各个方面都与统治权力观和行政权力观分道扬镳,是一种公共的、理性的、人民性的在今后长时期内我们应该努力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主流范式,福克斯和米勒提出的“公共能量场”对我国乡村治理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在对其概念及内涵解读的基础上认为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是村社善治的基本面向,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极具创新性的学术命题。借助赋权理论,尝试建构“话语+技术+法律”的逻辑分析框架。其中,话语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主体变量”,旨在打破基层政府“话语霸权”和草根农民“政治冷漠”的结构性困境,强调农户的话语权回归;技术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工具变量”,亦是理解基层社会治理中政社关系的新视角,强调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法律赋权是乡村公共能量场建构的“制度变量”,作为弥补行政赋权失灵的有效策略,强调农村法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所处的时代背景。构建服务型政府可以从继续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新型公共型财政体制、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创新政府文化、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重构政府责任体系、公民参与等路径加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构建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政府和学界的共识。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新的公共治理体系,以适应社会变迁,使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公众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要求。论题从我国今天的社会现状出发,从“元治理”理论的基本视角,探讨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是资源的主导者,是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好节约型政府,建设节约型政府对于提高全民厉行节约的意识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也是建设一个高效政府、有限政府、廉政政府的迫切需要,更是对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的考验。针对节约型政府建设的现状,提出建设节约型政府要从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强化干部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深化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创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加强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努力,不断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以男女平等作为基本的考量。要实现为不同性别的人提供公平、优质和高效的服务,服务型政府应当在治理机构、服务职能、服务机制和服务流程的设计上进行特殊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政治与行政生态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公共服务民营化及目前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着手,指出了中国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财政权作为公权力必然处于天然的强势地位,需要宪法和法律的控制;但从服务政府的角度来讲,政府作为保护公民权利提供服务的“供应方”,必须保障政府享有足够的财政权以维护自身的运转并提供有效的服务。论题主张根据新宪政理论构建服务政府财政权,即在控制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各级政府与其义务或者责任相匹配的权限以保障权力。服务政府的政府财政权应从两个维度进行建构:一是政府职能;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7.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深化各项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廓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本质。服务型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将有限的公共资源优先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服务型政府是由法制政府、电子政府和效率政府等结构要素共同支撑的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是公民需求导向型的政府,体现为从“以政府为中心的重管制模式”向“以满足公民需要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领域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思想和新的发展实践,提出政府公共服务劳动是有别于一般服务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既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创造剩余价值,价值量大小可以相对测定,劳动成果既有有形、直接的经济和物质价值,也有无形的、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潜在的政策市场实现劳动交换,以税收和财政投资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价值和剩余价值受益主体不是政府自身,而是社会或公众总体。应设计科学的劳动价值测评监控体系,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引导激励公务人员最大限度地生产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价值和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探寻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依据,明确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思路上的借鉴.从国家相对于社会处于何种地位、政府相对于市场经济扮演何种角色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服务型政府顺应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同时也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乡镇政府服务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面临着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权责不对等、内部运行机制不通畅、公共服务理念和方式落后等困境。当前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是要赋予乡镇政府更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权限,使乡镇政府真正承担起一级政府职责。通过拓展公共服务职能、调整内设组织机构、优化运行机制和创新供给方式等途径,不断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此外,如果要以权力下放和机构重组释放乡镇政府活力,必须要强化行政系统更高层级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与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