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伦理与西方中心论——发展伦理学的一个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身份并不是西方中心论的必然条件,但目前的西方发展伦理学在本质上仍是西方中心论的."神圣古希腊"是西方中心论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作为一种自我中心论、种族中心论,作为西方历史、精神和逻辑优势论的统一,西方中心论是对东西方关系、西方文化自信的扭曲反映.没有对西方中心论、种族中心论的超越,也就没有发展伦理学的真正合理化.对"发展"本身、"伦理"本质及"学科"建构方法进行深层反思,是发展伦理学超越西方中心论的重要知识基础.确立全球视野、推进感性交往、加快自身发展,是应对西方中心论的重要实践路径.在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也要避免走向东方中心论或其他类型的自我中心论、种族中心论.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中的后现代主义把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了自身的研究范畴 ,试图在整体上解答当代人类所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 ,其理论学说代表了不同于现代工业文明的理念和价值观 ,它超越了人类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 ,对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具有时代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一、评对自然美的实物中心论的解释什么是自然美呢?简单说来,就是天然存在的事物之美。“天然存在”者,非人工创造之谓也。它与人工创造的东西是相对而言的。质言之,自然美是指那些自然形态的美。例如晨曦夕照、朗月清风、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文学批评总是把作者的创作意图放在首要的和核心的地位,认为创作意图具有一以贯之的决定性,从而形成了创作意图→作品→读者的模式。新兴的接受美学理论打破了这种作者决定论模式,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提出了作者只决定本文,读者与本文才共同决定作品的模式以及读者单独决定作品的模式。虽然接受美学理论本身是多元发展的,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差别也很大,但在反对作者中心论,主张读者对文学具有决定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在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这一对立的两极中,实际上隐含着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对待艺术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环境伦理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伦理思想从20世纪伊始到20世纪末,发展成为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多种流派。环境思想着眼于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出发力图改变传统上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和态度,从传统的道德出发把道德关怀范围逐步向外扩展,进而确立对环境的道德态度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帝都中心论的文化承载──古代京都赋意蕴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王中心论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与此相应,帝都中心论也就成为古代京都赋的重要文化承载。京都的地理位置应处于天下的中心,从而和天子在政治上的中心地位相协调。在中原建都的许多王朝,其京都赋都宣称它处于天下中心的地理优势。京都赋还把京都所在地域与天界的中心部位相沟连,通过把京都与北斗星相对应而证明它所处的中心地位及对四方的统辖关系。还有的京都赋从战略上着眼,渲染帝都所在地区山川形势的险要,以及它在军事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证明帝都是天下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对物质概念的正确理解,涉及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就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物质概念的具体性和丰富性,要准确地把握这种具体性和丰富性,应该研究物质概念的逻辑运动,反映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实物的总和”与“客观实在”关于什么是物质,恩格斯早就有过定义,他说:“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象‘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恩格斯所定义的物质概念,是从“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  相似文献   

8.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是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她认为"欧洲中心论"产生于对资本主义起源的认识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商业化模式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的起源,反而成为"欧洲中心论"的理论依据;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仅扩大了"欧洲中心论"的影响,而且为反"欧洲中心论"留下了陷阱。要超越"欧洲中心论"就要揭示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帝国主义的实质与资本主义的历史特殊性。伍德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有利于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转型经济是从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转型经济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所支配 ,这种方法以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 ,把市场经济完全解释为技术上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而使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货币金融体系依赖于技术关系 ,如在许多的分析中都把金融深化问题作为资本积累的条件来研究。可以说 ,这种研究方法是用实物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模型来讨论市场经济 ,致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不能集中于“从实物经济 (或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过渡”这一核心问题上。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一方法论问题。一、一个实物经济 (计划经济 )模型把我国 1978年以…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心论,是指英语教学过程中两个主要因素之一,教师或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在英语教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ness),上课老师“满堂灌”,学生拼命记笔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受到了很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批评。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 由于交际法教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学生中心论(student-centeredness)很快就流行开来。学生中心论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取代教师的中心地位,学生参与并决定课堂活动和设计,课堂以学生的交际活动为主。实践证明, 这两种中心论在英语教学中都是行不通的。近年来,不少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另外一种教学中心论——学习中心论(learning- centeredness)。学习中心论指出,虽然教无定法,但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学习中心论点明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明确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作用,可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中西文化比较看超越“人类中心论”的可能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高秉江一、反思“人类中心论”———环境问题的终级思考对“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又译“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已成为当今世界理论热点,而此热点的形成首先...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难题.对这一问题,无论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都没能完满的解答.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对此问题我们只能从人的生活出发,通过解剖人的生活来揭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但人的生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生存,它需要进行合理的构建.这有一个由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而保证生存、限制享受、合理发展则是人类应该的生活原则.  相似文献   

13.
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理论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主体说"是为解决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争端而提出的,从表面看,似乎是坚持"两点论",但它实际上是在搞"均衡论",它回避了学生是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客观事实,是一个带有折中主义倾向的命题.此命题背离了当前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理论上越来越陷入困境,在教育实践中也不断造成危害.科学的定位应该是把教学的主体地位完整地交给学生,教师作用则是以"导为主".  相似文献   

14.
宜居城市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宜居城市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宜居城市的审美价值取向,突破了传统的自然中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涉及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秀  张国平 《兰州学刊》2009,(2):11-12,22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向。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再迈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进步推进人们逐步正确地处理人、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如何处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生态文明中的道德要求是什么?这些都关涉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的探寻。  相似文献   

16.
再议"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概念分梳与特征归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政治权力研究学术史的纵向脉络来看,政治学四大流派--能力中心论、关系中心论、影响力中心论与结构中心主义论--关于政治权力内涵界定的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和分析工具,从宏观、微观两大层面阐述政治权力的科学内涵,其基本特征为宏观层面的强制性、阶级性、组织性、自主性和历史性,微观层面的相对性、互动性、后果性和扩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阐述实物期权与不确定性、管理柔性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传统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和实物期权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建立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投资中的应用模式,认为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的关键在于理解实物期权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应用实物期权方法应注意识别实物期权并建立应用框架、构造实物期权定价模型、评估结果评定及实物期权再设计。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类绝对中心论"的批判.其理论先驱不仅批判了传统自然观中的"人类绝对中心论"倾向,而且提出了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案.利奥波德提出,以"土地伦理"取代"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卡逊主张用"生物控制"代替"控制自然",这些观点对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韩庆祥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00-114+206
以大历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厘清“西方中心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逻辑。西方国家在西方文明演进中内生出帝国文明,建构起“西方中心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蕴含使帝国文明异化为野蛮的基因。“西方中心论”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沿着“历史道路”“文明解释”“民族优越”“人性辩护”“社会论证”“理性标准”“开化使命”“美丽神话”“哲学基础”的逻辑建构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三者在生成逻辑上是逐步演进关系,在理论逻辑上是彼此理解关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它一改过去中国对西方现代化潮流冲击的被动回应为主动应对,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掌握了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张颐武等对韩少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的批评和韩少功对张颐武等的起诉,有关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又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我这里不揣浅陋,略微提供一点材料并顺便说出一点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但愿不落得个凑热闹之嫌。可以说,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是一个老问题,双方一直存在着很深的芥蒂,相互龈龋直至相互攻汗的现象时有发生。概括说起来,作家持的是“作家中心论”,批评家持的是“批评家中心论”,这种情况古今中外都有。持“作家中心论”的,在中国古代如欧阳修就曾经说过:“昔梅圣愈作诗,独以吾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