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严格、模糊性概念。所谓模糊性,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的“不明确性”或谓“亦此亦彼性”。处理模糊概念,需要模糊教学方法。本文分别就模糊教学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学校人事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模糊数学方法进入教育管理领域是推进教育管理科学化与客观化的必然趋势与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模糊数学理论的发展,哲学界已经作了一些理论概括,但还未达到哲学概括应有的高度.模糊数学作为表征和处理模糊现象的重要方法,其研究对象具有局限性,它表征和处理的只是客观模糊现象的一小部分.哲学对弥漫性世界认识客体模糊性把握,应在两方面表现出来,即具有二维性.  相似文献   

3.
一、民主党派性质模糊性的表现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世界上的事物及其现象的不确定性有两种:一种是可以下明确的定义,但它不一定出现,这称之为随机性,它是控制论以及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研究的对象。另一种是已经出现或已经存在,甚至大量存在而又很难给它下精确定义的那种不确定性,称模糊性。具体看,所谓模糊性,是指互为中介的客观事物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过渡时所呈现出的在概念划分上的不确定性,或日“亦此亦彼性”,它成为现代模糊理论(或曰模糊数学)的研究对象。从模糊理论看,首先应该承认,民主党派的性质客观上带有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4.
一、模糊性思维的客观根据思维是一项严谨的心理活动,而"模糊"在词义上却是含混、混浊、不清的同义语.模糊性思维借用了"模糊"这个词,但并非存有"含混"的词义.模糊性思维不是模糊的思维,而是反映以模糊现象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首先,从思维的物质外壳来看.人的思维活动无论是丰富的还是苍白的,是高深的还是  相似文献   

5.
模糊美学的研究 ,是在模糊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启发下 ,于 2 0世纪 80年代在国内解放思潮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模糊美学的命名乃是对对象特征的模糊性和研究思想的模糊性的概括。王明居先生的《模糊美学》和《模糊艺术论》则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贡献最大的模糊美学著作。作者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思想方法 ,对审美活动中的模糊现象进行了探讨 ,试图以多值逻辑代替经典美学判断中的二值逻辑 ,对中外历代零星的模糊论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清理 ,初步形成了模糊美学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 ,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本文结合模糊美学的理论内容和前人对此所作的评价 ,澄清模糊美学在学科方法与性质、继承与批判等一些问题上的观点 ,认为王明居模糊美学思想是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和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移植模糊数学的某些原理来进行美学、文艺研究的文章,谈得比较多的是模糊的审美现象,其次是模糊的创作心境,再次是文艺创作中模糊思维和模糊语言的运用、人物的模糊性格以及主题的模糊性等等。刘再复、王世德等同志都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王世德同志有好几篇文章将模糊数学与美学联了姻。李欣复同志在《关于模糊文艺学的几个问题》(载《人文杂志》1985年第6期)一文中还主张建立“模糊文艺学”。这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自身内在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对象认识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结果。本文从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功能,以及它在文学作品和应用语体中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在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对象,或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在每一次大的讨论中,后一种观点虽然总是占绝大多数,居绝对优势,但前一种观点也始终没有偃息过,在一个时期消失了,在另一个时期又冒了出来,犹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不能不呼唤人们去认真思考这两种见解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相互关系,给出恰当的正确评价。 我认为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应当有真理的标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两个角度、两种标准。真理的标准是说,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多少,要视其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为标准。道理很简单:主观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主观映象是否正确,当然要以客观对象为标准,主观映象符合客观对象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决策,简单地说,就是作出正确的决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决策,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按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一种决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在于它是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在于它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还是一种歪曲的反映。科学的决策,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它具有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性。本文结合我市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岗位职务培训的决策,谈谈这个问题。一、决策目标来源于对客观世界实事求是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一、“实践标准”的真实涵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的经典表述.支持这一结论的基本论证是:真理在本质上是主观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主、客观两个世界之间,唯一的桥梁是实践这种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性活动.离开了实践,主观不能通达客观,客观信息也无法达致主观.因而唯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对认识的真理性作出判断.对比分析上述论证与结论,我们感到论证对结论的支持关系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这个问题可以主要概括为:实践究竟是检验真理的途径、方式,还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尺度?无论从真理的本性,还是从实践的特点作论证,似乎都在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途径,而非检验真理的标准本身.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客体以及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不少哲学论著来看,许多作者论述哲学基本问题都把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列作为哲学基本问题,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的文章则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也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所以哲学基本问题又可以概括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等等。笔者认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哲学基本问题只能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社会历史观的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在1965年发表的《模糊集合论》提出创建模糊数学,主张正视事物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用符合模糊性特点的数学方法去认识与处理模糊性,以适应现代控制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本来世界上没有绝对明晰、确定和精确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事物本来就有模糊性和明晰性、不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与必然性、稳定性与变化性、固定性与随机性,两相对应,矛盾统一。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与处理复杂系统的模糊系统,对我们的文艺创作也  相似文献   

13.
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社会实践应该看作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可靠途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真理则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由此看来,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真理,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就是要看人们的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符合。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符合的就是错误。所以,我们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只能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应该用  相似文献   

14.
钟少华 《学术界》2002,(3):122-131
本文作者通过对“主观、主体、客观、客体、对象”几个词的考察 ,指出百年来中国学术语言的演进嬗变造成了学术语言的模糊界定和混乱使用 ,同时认为学术名词的整体性清理是必要的 ,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自觉能动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它们既不是等同关系,也不是种属关系,而是两个交叉概念。(一)辩证唯物论认为,主观与客观是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主观是指意识、思维、精神,客观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主观的物质承担者是大脑,主观的内容是客观实在,主观世界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反映、摹写、摄影的产物。主观对客观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观的能动性表现在意识、思维、精神活动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和指导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真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有没有客观真理?许多哲学教材都给予了明确的肯定的回答。但是,这些回答及其解释却存在着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真理首先是主观的,然后在作为再认识的对象时,它才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7.
看了吴家麟同志的《真理能有阶级性吗?》一文(见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八○年第二期),觉得有些观点不能苟同,下面仅就"真理究竟是主观范畴还是客观范畴"问题,谈淡自己的看法,与吴同志商榷.吴家麟同志认为,"真理属于客观范畴".我的看法与此完全相反.我认为,真理应属于主观范畴.其理由有三:第一,真理是一种认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而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与被反映物——客观世界应属于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二,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真理的双重属性,这双重属性存在于它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中,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分别归入两个相对的范畴.第三,划分范畴的根据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真理区别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盛庆 《人文杂志》2005,(6):21-26
在价值论中,至少有下列四种理论:(1)价值是主观的;(2)价值是客观的;(3)价值是非主观的,又非客观的,而是关系的;(4)价值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本文认为,这四种学说,都不够周延,所以提出一种新的主观主义价值论,即认为价值是主观的,因为价值必须有一个主体,但我们都在追求对许多价值的共识,如果对某一价值的共识度很高,那么主观的价值看起来像是客观的,这样的价值称为“准客观”;同时认为价值具有统计性。文中论述了价值与效用、评价、幸福等名词有区别,并批评了客观主义价值论、关系价值论等非主观主义价值论。  相似文献   

19.
读了李振伦同志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发表的《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以下称《李文》),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是我们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重大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他所愿望的“澄清长期围绕真理讨论所出现的众多分歧”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而会将人们引向他途,所以在此同李振伦同志商榷。 一 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什么是真理(包括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对于真理的“普遍”(《李文》的用语)看法是:真理是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的认识;或者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简单地说,真理就是人的正确认识。同《李文》相反,我们认为这个“普遍”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因而包括所谓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就都既不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自身,也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带有人们的主观形式,也有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次,真理作为认识,当然只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不是错误的认识或错误的反映。既然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属于主观的范围,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主观真理”。譬如,马克思就讲过“思维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  相似文献   

20.
在“不法侵害”中存在着两个主客观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法侵害中的“不法”系指主观的不法还是客观的不法;一个是对“不法侵害”的认识系指主观的认识还是客观的认识。在以往对正当防卫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将二者合二为一加以讨论,没有对二者加以区分。本文中,笔者将二者分开进行探讨,主张在第一个问题上采取客观说,在第二个问题上采取带有客观性的主观说,试图为实践中对于“不法侵害”的认定提供更加明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