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国的和谐社会观与无讼观是建立在片面追求和谐而把公正置于其次的基础之上,它只能形成短暂的表面的社会和谐。只有建立在公正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公正的司法是解决社会冲突的一个制度化出口,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安全器。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谋求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正对于构建和谐四川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我国司法公正的相关因素,改革司法体制,提高司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强化司法机关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机制,推进司法公正,构建和谐四川.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而司法不公正是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司法公正关键在于法官,而法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法官身份的职业化、法官的独立和中立、法官的薪俸保障等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因此,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司法公正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途径,也是维系社会协调与和谐发展的保障。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则必须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是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底线。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既包括实体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 ,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于公正的缺失 ,而正在推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正是为了重塑司法公正。为此 ,在改革的动力资源上必须依赖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则需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创新制度移植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针对相对滞后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司法公正保障机制的建立根本在于司法改革,这种改革要求必须建立政治、体制、监督和主体的保障机制,以使司法权的运行符合现代社会民主法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显著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司法伦理建设,改善司法伦理现状,确保司法公正,切实发挥司法作为社会公正“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维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可概括为法治、公正、稳定和权威。司法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定位应当是实现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是实现社会真正和谐以及司法公正的必然选择;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体制条件;较高的司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合理的司法机关内部审判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础条件。以公正促和谐,既要以先进理念引领司法实践、以程序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更要以实体裁判公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尤其是地方司法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造成地方司法不公的原因是多维度的。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公正权威的司法体系,坚固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文拟从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对地方司法公正的实现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自有司法活动以来人类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 ,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推进法治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法院系统的改革建设 ,对于我们的法治化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正是司法的价值取向,但由于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法内因素与法外因素、规划正义与社会正义等因素的制约,司法公正总是呈不平衡状态。文章通过论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公共与私人利益之间的不平衡,阐述了司法公正的不平衡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司法改革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然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公正司法,没有公正之司法就不可能有司法之公正。司法公正与公正司法相比具有模糊性和评判标准的多样性,从而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公正司法较之司法公正更易评判和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认为媒体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分析英国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英国在保持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的实践经验及相关规约等进行了阐释,并对中国在司法实践中面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比较,试图探寻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符合普遍司法理性的理论方法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6,(6):70-74
司法的第一要义是追求公正,公正是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生命线。司法公正是公正司法的核心追求目标,既要运用公正程序司法,又要追求公正的司法结果,还要避免司法不公正结果。法官角色总体构成主体保障,立案法官奠立前置程序,取证法官构筑关键步骤,审案法官成为求真环节,判案法官落实法律裁判,执行法官发挥救济保障效用,共同制约司法权力,共同建构司法公正,共同追求司法正义,共同铸造公正的法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与效率受制于多种因素。法律调控范围、调控手段、调控强度以及权利义务设置等立法因素决定着司法起点的公正和效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司法过程的公正与效率,法官在司法活动中享有的职能和具有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司法结果的公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是法律公正的三种子类型之一,它包含公平、正义两个层面,但公平并不等同于平等,而是衡平之意。“司法公正”成为2011年“两会”的关键词,源于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刑事冤案,而造成这些冤案的根源就在于司法不公正。要做到司法公正,就必须凭借司法理性。法律论证是通向司法理性的桥梁,法律逻辑方法是通过这种桥梁的基本交通工具。法律逻辑是建立在非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法律论证分析与评价框架,而不是建立在传统意义的逻辑框架之上。这种法律论证框架是司法公正实现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17.
刑事司法公正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司法所确立的是个别公正,它对于刑事立法所确立的一般公正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个别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最高追求。个别公正的司法实现较之一般公正的立法实现更为复杂,一般公正能否转化为个别公正有赖于能动而有效的司法活动。司法判例为个别公正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范例,有助于个别公正的实现;司法解释的最终价值追求是如何更为有效地实现司法个别公正;司法裁量如何在法律条文的范围内,更大限度地实现个别公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律文明的发展赋予司法公正新的涵义--以实体与程序的和谐统一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与正义。为实现司法公正,亟待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即以法律自治与司法独立为基础实现公正、以实体与程序的公开为形式促进公正、以司法效率的提高为目标保障公正,以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司法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9.
司法大数据是司法活动与大数据科技的结合及其在司法领域的积极运用。司法大数据以裁判结果为载体,融合了立法与案例的多种信息与数据资源,为法官审判案件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支持,可帮助法官形成对案件的认知和判断,对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正功能”。但司法大数据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也会因为数据科技的缺陷给司法公正带来“负功能”。因此,应重视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建设,提升司法大数据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消除“数据陷阱”,让大数据切实助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司法追求的价值目标,司法公正与效率有时是相互对立的。因为效率着眼于速度和收益;而公正则着眼于过程和结果,不同的出发点作用于同一对象,自然会产生矛盾;司法公正与效率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公正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谈不上公正,单纯追求任何一方面都是对整个司法价值的损害。诉讼的及时终结性应该是司法公正的当然要求。受我国审判体制和司法原则等方面的制约,诉讼的及时终结性这一司法效率的核心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