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弦的小说,开拓了新时期“爱情小说”的新领域,已经为评论界所公认。而小说中出现的一组悲剧女性的群体形象,则更使张弦的小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内闪烁着独特的思想异彩。他常常用理性之笔,透过这类悲剧女性对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意识进行反思,同时又对悲剧女性自身的弱质进行公允的揭示,张弦在走过一段漫长的曲折生活历程和思索过程之后,终于以他的小说,小说中所出现的悲剧女性群体形象,在新时期小说坛上占有独特的一席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场域理论视野里,<生死场>揭示的是礼俗社会妇女亚文化圈里的妇女生存经验.前部分揭示的是在超稳定社会结构中女人的身心处境及其文化根源,中间是这种生活状态的简单循环,后部分表现的是超稳定社会结构被打破后女人的极端处境及其反抗的种种可能和结局,前后结构浑然一体.<生死场>还是一个文体探索的超前文本,主要用了有别于经典现实主义的原生态小说、非典型化手法和非情节化技巧.由女性循环视角织成的循环镜像使小说呈现出一幅女人悲惨世界的全息图景,表现了创作主体女性意识和文体意识的觉醒.小说的主角是"整体妇女",而王婆是此雁阵结构的主角,她是一位未自觉地向男权社会复仇的幽魂,她的由抗拒宿命而走向宿命的曲折道路,昭示的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礼俗社会妇女的悲剧.萧红以她对女性"精神奴役创伤"的独特揭示、对妇女如何参与个人与国家的双重解放的深刻思考,而介入了现代文学国民性改造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3.
战争的面貌不是女性的,但战争文学从来没有拒绝过女性并成为其中的主角.新时期战争小说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将女性从传统的配角中解放出来.成为战争舞台的主角.女性走进战争舞台.首先是军中女性作为战争小说主角地位的确立,其次是作为平民的普通女性在战争小说中主角地位的重新确立.  相似文献   

4.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美学中的悲剧范畴不仅指艺术中戏剧体形式的悲剧,而且包括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的一切悲剧事件和现象。所以,对悲剧问题的探讨不应局限在戏剧形式的悲剧体裁和艺术范围内进行。应当把悲剧问题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这一巨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全面地充分地说明悲剧的本质及特征。这种基础上形成的悲剧理论,才能够具有巨大的历史感,才可能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在《三国演义》中,尽管“义”贯穿小说始终,但由于“义”的理想化和现实性之间的尖锐冲突,忠义难挽颓波,这就使三国的历史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大悲剧,一个道德的大悲剧。本文着重在于通过对理想人物(即悲剧主角)的性格分析,展现“义”是如何在同一人物或不同人物身上得到矛盾统一的,从而能对“义”——这一对数百年的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道德内容作出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史记》中司马迁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思考着天人共参的历史时势下人的本质悲剧,并以历史人物的临终语言作为中介,从悲剧主角、悲剧态度、悲剧效果、悲剧内涵、悲剧根源等不同角度成功地展示了《史记》特有的悲剧美,使它成为一部真正的中国人的悲剧力作。  相似文献   

7.
从女性文学视角来看,方方在她的小说中并没有表现出极力主张、推崇任何一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倾向。而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女性爱情婚姻的悲剧故事。但小说无意间为我们揭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生存处境和悲剧命运,使我们真实生动地看到了父权制在农村坚不可摧的统治地位,同时,在这篇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家方方对女性解放道路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地刻划出了一批形象逼肖、意蕴深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无论在人生境况中属叛逆者 ,还是属抗争者 ,抑或属屈从者 ,鲁迅都将其作为“人类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 ,艺术地再现了其内在性格特质、人生追求、生活目标的迥异 ,与外在个体命运的同一指归这一特殊人文现象 ,从而赋予这些女性形象以深层审美意蕴 ,折射出鲁迅先生对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意识和对特定文化语境造就的中国女性历史命运的深深忧患。  相似文献   

9.
萧红小说中的主角大多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女性.她以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笔法,从女性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展示了她们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父权制度与封建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压榨与毒害,同时也挖掘了这些苦难女性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苔丝的悲剧命运,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是神秘主义的命运无常,一是理性主义的、对历史逻辑矛盾的现实描写。正是两方面因素的交织,使小说杰出地完成了主人公悲剧人生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向来被视为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小说写作或理论家评论,莫不围绕这三点进行。人物是小说的主角。这来自文学是人学这一古老命题。作为文学的一种,小说当然首先要表现的是人,人物的命运,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表现人类对自身成长的关注和追寻。离开了人物的小说,在传统小说中是不存在的。情节,则是人物在小说中的行动(这比我们仅把它理解为故事框架好)。这同样是个古老的命题。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提出的“悲剧六成分”中,把情节放在第一位。他说:“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  相似文献   

12.
铁凝是一位女性写作最纯粹的作家,她善于利用经验,展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渴望改变命运的女性人物,关注强势社会生活对弱势个人命运的制约,以及人生困境中个人的抗争与无奈,侧重个人空间被损害后的残缺性,人物真诚坦荡,看重情义,人物悲剧多是命运悲剧。铁凝小说的人物表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3.
《愤怒日》是澳大利亚女作家克里斯蒂娜·斯特德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愤怒日》中,斯特德用女性特有 的表现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20世纪早期澳大利亚的社会现实,尤其再现了当时乡村女性的悲剧。本文从故事情 节、悲剧女性、悲剧根源三个方面的再现来剖析此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再现了1680年前后北美殖民地初期美洲大陆居民生活的历史画卷。与此同时,作品也向读者揭示了女性如何在蛮荒环境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价值与立足点以及女性群体的悲惨遭遇。从某种程度上说,《慈悲》正是一部女性构建自我意识的悲剧史。文章展示了小说中四位女性——丽贝卡、莉娜、"莎罗"、弗洛伦斯构建自我意识的悲剧历程,挖掘了女性在构建自我意识过程中的弱点,探讨了女性找到自我的真正方法。  相似文献   

15.
樋口一叶是日本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始终执著地关注着日本中下层女性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来进行小说创作,率先写出了女性的悲哀、辛酸以及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成为明治20年代日本女性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6.
铁凝的小说中,无母,是对母亲下意识的回避,体现了作家对母性的执着追求;审母,否定了母亲的悲剧角色,是对女性回归的呼唤;自审,展现了女性的本相和光彩,是女性灵魂的自我超越。它体现了铁凝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省,对人类灵魂与价值的审视,捍卫了人类的精神健康和心灵高贵。  相似文献   

17.
小说《废都》的发表距离现在已将近二十载,贾平凹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出发,用一种男权话语塑造了一群极具现实意义的女性形象。这部如同浮世绘般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四位女性悲剧的结局。本文以小说文本为基础,就书中与庄之蝶纠缠的四位女性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且面临急速转型的社会中,女性命运走向悲剧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一部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圣经》的伟大的文学巨著。首先,《红楼梦》是对中国传统二十四史的彻底颠覆,并大破大立地为我们开辟出有别于善恶二分谱系的一种以男女情爱为核心的人类历史第三谱系;其次,随着对这一人类第三谱系肯定,《红楼梦》使长期作为"第二性"的女性在人类历史中重新登场,并前所未有地揭露了现实中女性无比深重的历史悲剧;最终,更重要的是,《红楼梦》不仅把现行话语的统治视为女性悲剧的最为深刻原因,而且同时对人类话语进行了一种生命发生学意义的还原,而使一种有别于知识性话语的更为始源的"情的话语"这一泰初之言得以彰显,把对"情的上帝"的皈依这一新的救赎之途提到人类文化的议事日程。这使《红楼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而最终与人类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相通,其不啻可视为是与《旧约全书》并肩的又一部伟大的《圣经》。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在于关注人性深层次的扭曲与无奈。它并不排除英雄成为悲剧主角的可能,但却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平常人,在对平常人生的体察中提示其悲剧性。根据其造成的原因,新时期小说悲剧意识存在如下形态:社会意识形态酿造形态、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影响形态、人性缺陷导演形态等。  相似文献   

20.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历史小说巨著,小说以关中地区白鹿原为背景,真实地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近50年间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冲突。小说中塑造了田小娥、兆鹏女人、白灵等悲剧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冷漠残酷、灭绝人性的一面。作者以他对旧时代女性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的深刻把握,在对封建传统文化弊害的深切反思中,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