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学家艾纳·豪根1972年提出了一种多语种社会语言研究的新方法。称其为"语言生态学",并将其定义为研究任何给定语言及其环境的交互作用(豪根,197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学的观点已经植根于人类的思想中,并扩展到英语教学体系中,超越了环境、文明、伦理以及食品等范畴。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在生态哲学和课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生态因素,将生态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试图构建新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关的构建步骤,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设计伦理的含义,以及现代设计中设计伦理的长期缺失,探讨了现代设计美学构建中设计伦理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设计应立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无论是消费者、生产者还是设计者都应人类未来考虑,为子孙后代考虑,将今天自己的方便留一点给后人,将不应得到的东西还给自然,冷静的认识自己的欲望与利益,才能设计出更美好的事物,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以法律和伦理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中国环境立法现状,指出了现行中国环境法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再进一步以环境伦理为分析工具,揭示了中国环境立法的困境在于缺乏环境伦理的内部支持的现状,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环境法修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毕会英 《现代交际》2013,(12):38-39
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是在当代全球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产生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生态性质、生态伦理和生态规律来探究人类语言的发展。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流行语出现和传播的原因是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归属心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人们应该乐观、宽容、公正地对待网络流行语,保护人类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马克思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也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以及如何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方法。而当今世界资源的短缺,生态的被破坏也让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人类对这三者之间关系处理的欠缺,也让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我们为何能从大自然的恩赐中得到报偿?自然在人类世界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人类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如何让大自然有能力继续长久地眷顾着人类?当代的设计趋势尤其在景观和建筑方面也越来越崇尚和转向可持续设计的理念,而这一设计理念需要我们切实的从内心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关键时期,结合生物知识,使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进而培养生态道德观。但在实际教学中生命伦理教育却没有落在实处。应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伦理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将外化的教育引导目标内化为感同身受并身体力行的思想意识与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是伴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而产生于西方学术界的一门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交叉性应用伦理学科。对于应该如何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西方“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的生态伦理学围绕着“走出人类中心论还是走入人类中心论”、“自然是否存在着内在的价值和权利”等问题而展开争论,这些价值争论有利于人类反思和正确  相似文献   

8.
对于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中国生态伦理传统在当代的价值应该如何评价,在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过度推崇者有之,全盘否定者有之,以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为标准来诠释者,更为居多。在现代知识的背景下,重新对中国生态伦理传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公允评价,有助于其在人类克服全球性生态危机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对于怎样对待自然,人类就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人类常常受到大自然的恩惠,而且人类能够生存繁衍,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依赖自然的力量。但是不少人基于人类主体的思想对于自然一直采取征服的态度以及方式。自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开始出现之后,人类才开始真正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本文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代表性作品《白鲸》加以研究分析,《白鲸》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对抗性的,人与自然是矛盾的两个主体,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成长,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将会受到限制。《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小说,小说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本文对《白鲸》从生态批评视野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表达。由于历史的局限,儒家"天人合一"主要是从伦理本位的角度来关注生态,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生态学意义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生态伦理转换有助于多途径挖掘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实现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今的全球化发展和生态危机的大环境下,生态语言学从生态的角度出发思考语言相关的问题,这对于语言的发展、生态的保护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梳理生态语言学的缘起,总结性地分析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模式和范围,并对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的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前景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冯天甲 《城市》2016,(11):34-38
文章深入地反思了国内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重规划理念、 轻空间品质的普遍问题,通过生态都市主义理论的引入,尝试对"低碳生态"的概念内涵进行更综合全面的诠释和解读.通过天津滨海新区中加生态示范区城市设计的实践,尝试创新思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索将"低碳生态"的概念落实到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和途径,并提出设计思路、 现行规范、 管理模式等的相关思考,力求提供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创造一个和谐、 活力、 高效、 宜人的城市时代的优美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灾害集中表现为洪灾、涝灾、旱灾、污染和贫困5大生态灾害交织。淮河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系变迁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大,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干扰因素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建议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实施淮河流域综合治理,确定淮河流域的发展情景,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设立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将淮河干流的行蓄洪区划分为生态功能区进行管理和利用,是协调淮河流域人与洪水的关系,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健伟 《现代妇女》2014,(11):495-495
对于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可靠性的认识,许多行业专家认为有必要重视质量检验工作,但是仅仅凭这方面工作还难以有效保证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因此还要充分重视机械制造工艺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在设计阶段确定的产品可靠性指标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予以实现。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工完成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水平.因此研究机械制造过程中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机械制造过程保障产品可靠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机械制造过程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归纳为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功能要求,并对相关研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本文将机械制造过程保障产品可靠性的相关研究归纳为机械制造的工艺可靠性,既突出了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也方便组织归纳现有的研究,同时也从系统的角度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为人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撞击着人类苦心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由此产生了众多的网络伦理问题,其中由网络产生的人际情感疏远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网络人际冷漠伦理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儿童早教机为例,根据交互设计感官交互体验以及交互设计原则等相关理论指导,通过对交互设计应用于儿童早教机产品的设计关注点及其细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如何将交互设计理念融入儿童早教机的设计应用中。  相似文献   

17.
新发展理念就是生态正义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引领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即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建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组织间、社会组织间、人与自然间、区域间、城乡间协调、开放的生态文化伦理关系、生态政治民主关系和美好生态文明的生活秩序,即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正义秩序.  相似文献   

18.
在对知识异质性、设计驱动创新能力和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概念、维度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以设计驱动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知识异质性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将设计驱动创新划分为产品语义设计能力和产品功能设计能力两个维度,探讨知识异质性和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生态美学,即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美学是一种绿色、向上的审美价值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成为相关领域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针对生态美学也展开了多次探究和讨论,部分研究者认为,生态美学的发展意义在于改变当前人们对自然环境肆意掠取的现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无非是为人们构建一个适宜生存的居住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友好关系,本文中,笔者立足于生态美学研究实际,以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深入探究生态美学对环境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作为生态资源之一的土地资源,在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再生,实现经济发达、生态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2 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 2.1 相关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确保资源再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持续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