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琳玉  万成龙 《现代交际》2023,(8):80-87+123
人对水的审美,来源于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审美与道德都发自于人们的内心,而审美与德性的链接也是自然而直接的一个过程。本文以先秦儒家对水的德性的学术考察为分析视角,在对水的“德”“义”“道”“勇”“法”“正”“智”“察”“善化“”志”等德性的论述过程中建立水之德与人之德的联系,在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本主义的实现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的合一。  相似文献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而做错事就要收到惩罚,已经成为从古至今的惯例了。在社会中的惩罚多种多样,但是教师对学生的惩罚一直都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这惩罚的度是十分讲究的,于是惩罚也成了当代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智人     
(1)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智慧与知识是两回事。知识是认识多,而智总是认识多中的“一”.所以,古往今来成大业的智人从不将多读书作为人生的目标,只不过把知识当作寻求智慧过程中的副产品罢了……(2)假若说男性的智慧偏于理性,那么,灵性就是女人的智慧,它是同肉体相融合的一种精神,是未曾受到污染的直觉,是尚未蜕化为理性的感性。有灵性的女人,常以独有的那种单纯的深刻,使生命感受到双倍的韵味…(3)智者自有智者的品味,既能入雅又能出俗。有钱而不奢侈,当然偶尔也豪华一下;有才而不傲世,对于平凡…  相似文献   

4.
陈芬  王骋程 《职业》2014,(6):151-15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揭示了唯有理性才是德性伦理的实质,主张人的德性就在于人的理性功能的“适度”展现,强调只有通过理性指引下的实践活动,最终才能使人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把理性与德性联系起来的思想,有利于人们对当前道德领域的困境进行反思,并启发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和幸福生活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0,(32):61-61
“四”每天保持40%以上好心情 工作压力大,一些人常常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强调境随心转。人可以通过转变心境来改变外在环境对自己的不利,要注重心灵的力量,及时疏解心里的烦恼和不快,学习乐观处世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衷,这叫“大愚若愚”。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研究》2009,(4):F0004-F0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选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根据文献计量学的聚散理论,通过对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的量化分析,统计出的学术使用率(含被引率、转摘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该版核心期刊分23个学科与综合性学科共368种,《当代青年研究》由于在学术发展中的成绩优秀,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年版)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性爱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形式。性爱文明的构建取决于一个成熟、健全的文化语境与发展机制。20世纪初期和末期中国社会出现两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而由思想启蒙和文化变革引发的性爱价值观的“革命”又毫无例外地被转述到纵情“声色”的文学创作中。中国当代小说的性爱叙事中有一个性描写逐步趋于大胆、性观念趋向多元化和性的本体地位逐渐确立起来的过程,产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基础在于对“人”的表现在文学中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人的主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和突出;而通过对性爱叙事演变过程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人对待现代性问题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态度。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提出了“三好学生”的新概念,即在校做个好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此举一出,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和支持。以往学校评“三好学生”,虽然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更多的是看学生的在校表现,而且只要学习成绩好便“一好百好”。这样选出来的“三好学生”,在校可能是尖子生,而在家恐怕是“太上皇”,到了社区则可能成了“恶少爷”。“三好”的新概念,将学生从学校引向社会,要求学生不仅在校要德、智、体全面发…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说,是马克思研究人的重要理论成果。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通过智力与体力相结合,使其发挥最大化。然而人在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与社会条件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产劳动相适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通道。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希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够实现全面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强大。  相似文献   

11.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4,(11):89-89
《当代哲学问题九讲》 涉及“如何理解当代哲学问题”中的“当代”、“什么是20世纪的主导逻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社会转型中的信任问题”等几方面的问题,核心是反思现代性,重点是直面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并在这一转型中突出经验、记忆、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顺畅 《现代妇女》2010,(4):30-30
现在都市里有这么个行当,逢店铺开张,业主为图喜庆,往往会请支三五人的小型乐队。其中有个“领班”,除当主唱外,还兼说广告词,称之为“唱嫂”,田恭萍就是这么一位。她从工会主席转做这行,一唱就是八年,还成了三十多人、五支小乐队的大“领班”。  相似文献   

13.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在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以后,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保护个人的权利,实现个人的自由。在此以后的几百年中,以自由、理性和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启蒙价值”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力量,成为现代性社会的价值基础。当代“普世价值”就是“启蒙价值”经过人们几百年的认识和实践演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世界》2011,(2):42-42
什么是“智” “智”,传统社会的价值范畴,“五常”之一。这里的“智”,不是佛家之顿悟,也不是科学智慧,而是道德智慧,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儒家学者认为,具备了这种道德智慧,才能成为君子。如孟子认为,“智”为“是非之心”,人只要尽心,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道德智慧,就能知性,知天,继而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孔子则将智、仁、勇三者并提:“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将其视作君子的美德。  相似文献   

15.
“相亲”是现代人择偶的一种重要方式,尽管它以“电视相亲”、“交友网站”、“婚姻中介所”等多种形式出现,但是它都不同程度的反应着当代青年的择偶观,尤其是两性在这一社会互动中的地位。社会性别理论主张透视个人行为与角色的社会性别意义,试图把社会性别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考察,以把握社会性别是如何制约人们的社会互动并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强化或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杜玉荣 《职业时空》2008,4(7):85-85
一、图书馆职业关怀的意义职业关怀是指在本职岗位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核心内容是重视通过职业来体现对人的关爱和理解,营造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的主观能动行为和创造性。图书馆职业关怀是指,在图书馆管理中强调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弘扬职业精神,倾注职业情愫,为读者创造一个优雅生存、  相似文献   

17.
闻香识癌症     
有一部经典影片《闻香识女人》,剧中的男主角是个盲人,却有着极敏锐的臭觉。然而,比起狗鼻子来,还是相去甚远。日前,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小狗们不仅可以“闻香识女人”,更可以“闻香识癌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1-7日,台湾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一行7人访问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并就研究和推展“社会学干预方法”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同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社会学干预”方法是法国当代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A.Touraine)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当年在针对法国学生运动和反核运动等“新社会运动”的分析上被证明颇有成效。在锻造之初,这一方法针对包括帕森斯、阿尔杜塞等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决定论”,强调行动者在“社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将理论重心移到“人们的社会行动”上。通过研究者与行动者的一系列互动,如搭…  相似文献   

19.
“出口转内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路日亮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经济实力为西方文化撑了腰,使之理直气壮地蔓延到世界各地,并倾倒无数崇拜者,特别是青年人。在许多青年人看来,西方文化近乎完美无缺,不容说其半个不字。一次在一所著名大学,一位...  相似文献   

20.
短短一刻钟的面试,不仅考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识人水平,同时也需要求职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判断面试单位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