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景全 《城市》2011,(8):52-56
乡村休闲是指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为目的、以乡村空间环境和乡村特有的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为依托,以观光、度假、娱乐及乡土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休闲形式。环城市乡村休闲产业承载着增加城市休闲供给、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与社会功能,是城乡合作、互利双赢的产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信息社会的多元交流共同造就了大众休闲文化,而城市休闲空间则为这一文化的交流与扩散提供有效载体,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的休闲消费特质必然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市休闲空间拥有了更多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城市休闲空间的实践考察,可以发现:从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市区休闲组团空间—环城延展休闲空间—城郊多维休闲空间,发展到虚拟动态休闲空间,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开放式城市休闲空间体系。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未来城市休闲空间将向着综合性与集中化、体验性与人性化、健康性与生态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基本责任与发展方向,其中城市休闲文化发展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面对市民游憩休闲与游客旅游休闲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文化,丰富市民与游客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4.
秦学 《城市观察》2016,(1):147-15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休闲文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休闲文化内部各要素看,主要表现为: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发展迅速,休闲物质基础渐趋厚实;休闲消费和休闲生活成为国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休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国民休闲意识与休闲满意度增强,休闲素质与休闲文明提高。从休闲文化总体特征上看,表现在三个方面:中西融合、与时俱进、形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当代休闲文化内涵与风格;多元并存与主流引导,形成"和而不同、和谐包容"的当代休闲文化格局;休闲文化整体质量不高,内部差异显著,发展措施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5.
宁科 《现代交际》2015,(1):235+234
休闲作为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广泛地影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休闲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和解读休闲体育,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展示在我们眼前的这些现象,拓展我们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纪爽 《现代交际》2012,(1):105-106
大众舞蹈旨在休闲娱乐、强体健身和陶冶情操,包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大众舞蹈必将以其旺盛的活力活跃和发展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进程中。大众舞蹈学习兴趣需要引领。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我国大众休闲娱乐活动中,歌唱的形式非常普及,也非常受欢迎。究其原因,即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歌声能传情达意,歌声能愉悦和放松人的身心,歌声能发泄郁闷,歌声能陶冶人的性情。歌唱将永远是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8.
所谓群众艺术,宽泛的说,群众艺术是以自娱自教为主,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和有着广泛社会基础的文化娱乐活动,它的基本属性是群众性。所谓大众娱乐,通俗的说,大众娱乐是群体性人们在劳作、休闲和生活中陶冶情操,寻找快乐的一些活动,以最终获得心情舒畅为最终目的,没有固定的方式。想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就必须了解被辅导者的各种情况。作为辅导者,是整个辅导与被辅导关系中的主体,即使组织者又是指导者,具有恨到的指导性和能动性。群众艺术馆为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而努力,也承担着艺术信息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9.
栗微 《现代交际》2010,(3):86-86,85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化形态,代表着一个新的文化模式的生成。大众图像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志、报刊的图片以及影视数码图像和网络图像都在其范畴之内。这不仅在大众文化作为社会的主要文摄影照片、广告、漫画、杂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体验方式、视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式。所以大众图像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画家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0.
光棍节经历了从小众节日到大众节日的演变,成为单身群体基于缓解压力、寻求认同、表达个性等动机而发起的一场"集体休闲运动",是青年休闲文化的体现。光棍节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休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休闲的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互为助推,演变为前者对后者的入侵和殖民。作为休闲运动的光棍节是现代人的生存焦虑和休闲需求在单身亚文化领域的投射,应重回光棍节休闲的本真,回到精祌文化层面上来才能对抗这一异化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李奕霏 《现代妇女》2013,(11):297-298
“瑜伽热潮”蔓延,促使印度传统文化风靡全球。面对现代生活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现象,瑜伽逐渐成为了全世界人们追求品质生活身心兼修的休闲运动方式。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今休闲体育市场中,瑜伽教练的出身鱼龙混杂。非科学性、非规范性、非专业性等问题成为盲从追捧瑜伽热潮,忽略中国休闲体育为大众健康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建议创立瑜伽相关科研机构、增设高校瑜伽教育相关专业、制定统一瑜伽教程并成立瑜伽协会监管部门等,为长远发展中国瑜伽运动树立正确理念与规范为主要宗旨。汲取印度瑜伽之精华,融中国文化之神韵,促进休闲体育的良性发展和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健康、积极向上的中国瑜伽之路,以全民身心健康为最终理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景全 《城市观察》2012,(4):94-104
休闲产业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契合点,发展休闲产业是工业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体验消费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发展休闲产业对于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高端要素聚集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长远性、全方位的战略意义。应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把休闲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3.
电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国人的文化休闲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家人围坐在这台方形的机器边津津有味、其乐融融。看电视,是在中国老百姓中普及最广、最大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与电影、话剧、音乐会、演唱会、图书等文化形式相比,它是真正的平易近人、老少皆宜、通俗易懂。而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熙熙攘攘,对国产电视剧的指责声不绝于耳:无聊、低俗、弱智、无新意等漏洞被越来越精明的观众不留情面地抛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许延威  闫红敏 《现代妇女》2014,(12):370-37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将武术文化与体育休闲娱乐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休闲生活的一种主选择。武术既有体育属性的运动项目,又蕴含着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具备的。武术文化的健康观、道德观以及鲜明的娱乐性是与体育休闲娱乐的价值选择相符的;同时,武术休闲娱乐化也是它今后发展的一个主领域。  相似文献   

15.
消费主义语境下,"穷游"青年以抵抗的行为风格构建起自身的亚文化意义。他们在具体的"穷游"消费实践中,以"穷"之名对抗消费社会物的极大丰盛,以时间的可能性对抗大众休闲的悲剧,并用技术工具的符号意义实现亚文化群体的文化认同。"穷游"青年的这些行为表现,折射出了以消费方式确立的身份区隔的本质,技术工具理性带来亚文化意义的同时,也面临着商业逻辑消费对亚文化独特风格的消解。  相似文献   

16.
曾亚玲  王钊 《现代交际》2012,(12):111-112
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同样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东北地区庙会从民国到当代,无论是民俗风情,还是社会功能,都发生着特有的嬗变.庙会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在当代焕发了新的活力,体现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时代特色,宗教信仰功能减弱、休闲娱乐功能凸显、新增民俗旅游功能.当代东北地区庙会在新形势下应该得到转型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发展,百姓的富足,促使休闲变迁,反映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生活的品位,注重精神的消费,向往恬静、闲适、自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叶春燕  尹超 《现代妇女》2014,(1):27-28,35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大批男性农民涌入城市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之道,被迫留守在家的女性群体正在形成,成了大家称谓的"留守妇女"。她们既担负着整个家庭生产和生活的重任,还要承担照顾好老人和孩子们的压力。因此,日常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便是她们释放压力的最好选择。她们主要的休闲方式为看电视、打扑克和打麻将,完善农村的文化设施、开展农业技术、打工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普及身体健康知识等才能提高她们休闲娱乐活动的质量,促进留守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西方社会学界在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修辞学等一系列转向之后又开始了“身体学转向”。“即把身体问题化,成为社会理论的组成要素,同时也认识到身体是当代政治和文化中的一项重大话题”(特纳,2 0 0 3:5 78)。这种理论转向的深层现实背景是对消费、休闲、时尚以及大众文化的关注,并且身体在从生产向消费、从劳动向休闲、从精英向大众、从传统向时尚的视点转移中,也承载着自身的转变。国内学者近年也开始注意到社会理论的“身体学转向”问题,但纯粹在社会学理论视域中就身体论本身进行分析的尚不多见,《社会学研究》2 0 0 3年第1期…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既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亦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和建设的重要执行者。一般人都承认,大众传播对我们当代社会影响是如此之深,致使所谓“大众文化”的产生。大众文化,是指现代社会中,借大众传播工具扩散,为大众所欣赏、接受和消费的文化。是传播媒介与文化产业的统一体,是一种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