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潇晖 《现代妇女》2014,(11):62-63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写的是一个叫柳依依的知识女性和几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乍一听好像是艳俗的言情小说,其实不然,《因为女人》是一部关注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读前部分的时候也许有些普通校园爱情小说的感觉,但是越往后读,心头便越沉重。其实《因为女人》是一部很严肃的作品,阎真想透过柳依依这个知识女性形象揭露出当今知识女性在生存的困境,也就是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他也试图为知识女性在寻找一个生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飘》是上个世纪的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的重要的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塑造将整部作品变得极具感染力,让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感受郝思嘉身上所独有的形象魅力。其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坚强的品质和身处逆境却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爱情的执著的追求。这一系列郝思嘉形象所包含的特质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真实丰满,其通过选取独特的视角契合现代读者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以及意识形态等,成功塑造了女主角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并通过郝思嘉向读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据此,本文将就郝思嘉这一人物的形象魅力进行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小说《飘》,主要是以美国内战为背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她是颠覆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言人,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女性的优秀品质,从多角度表达了她对女权思想的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追求事业、金钱和爱情,对于男权社会,有着不满和反抗。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探究主人公女性意识的成因,为激励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塑造郝思嘉这一典型的形象,为女性们带来希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刀马旦》和《女人不坏》这两部时间跨越二十年,同为徐克导演并且以女性形象为主的影片切入视角,分析导演不同时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特点,看女性形象在这段时期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试图探究时代背景的变化对影人创作上的影响,挖掘创作来源,将艺术还原于生活。  相似文献   

5.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佟振保与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作为情妇的"红玫瑰"娇蕊,以及妻子"白玫瑰"烟鹂,她们都在振保身上倾注了大量感情,在恋情中卑微妥协,甘愿牺牲,而振保爱自己更胜他人,最终还是负了这两个女人,三人为爱身陷囹圄,不得善终。小说生动地呈现了新旧交替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婚姻状态,对这两位女性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大量着墨,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女性在男权意识统治的社会下生活的困境,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本文就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谈谈其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维平 《现代妇女》2010,(11):81-83
电影《唐山大地震》塑造的女主人公元妮,作为母亲形象被高高扬起但被悬空.她的所有行动都在男权观念的审视与影响下。高大的母性形象在传统观念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下创作仍然没有走出母亲形象必然与容忍、受难联系的藩篱。本文以《唐山大地震》为案例,从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去阐释女性怎样以独立精神去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身真正价值,从而完成女性价值重建。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8.
李杰 《现代妇女》2010,(9):47-51
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重述魏晋士人的同时,记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目前论及者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材料取舍的差异和阐述观点的需要等原因对女性形象的数目统计存在诸多误差和不足。纵观《世说新语》36门1130则故事,经全面统计整理,《世说新语》记述女性形象的准确条目为131则,女性人物共360人,且重点描述了56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打破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塑造了几位女英雄,其中顾大嫂、扈三娘和孙二娘这三个正面形象在作者笔下确是存在着一定的形象扭曲,冲破了传统的封建女性观,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女子娇弱的形象,读文章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她们的女性气息,她们或在形象,或在语言,或在行为,都表现的及其男性化。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作为二十世纪后期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代变迁的雄奇史诗,在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斑斓多彩的长幅画卷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极具命运特色的女性形象。然而不论她们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或者生活经历,在生命尽头等待她们的终究是不幸。本文以吴仙草、田小娥、白灵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在传统文化下女性人性被扭曲、生命遭到迫害的悲剧,继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中国现代作家庐隐的《象牙戒指》,皆为爱情与婚姻题材的女性小说。解析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及其在19世纪的英国和"五四"时期的中国这两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婚恋选择,进而从两位女主人公的婚恋方式、婚恋目的、婚恋责任等方面探求作品中蕴含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3.
近两个世纪,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蓬勃发展,翻译批评的视角转向译者主体性和译作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来看两个《简·爱》的译文,不难发现祝庆英的译文比黄源深的译文更加凸显女性身份,也更加贴切当时夏洛蒂·勃朗特抒写简这一人物时所寄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是女性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她的作品对女性在婚姻和社会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品中的女性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书中主人公玛丽安从开始关注经济的思考,到最后变成一个世俗而现实的女性,区别于传统文学史上凭借美貌和美德走向美满婚姻的老套的女性角色塑造,她是一个敢于向伪善的社会习俗挑战,敢于在现实中追求幸福与真正爱情,希望富裕但是不崇尚拜金的新女性形象。本文就其性格特征做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薇 《现代妇女》2013,(11):26-26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在《荒原》这部伟大的诗作中,女性形象占据了很大篇幅,是“荒原场景”中的代表人物。艾略特从西方传统女性观中继承下来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笔下,女性的堕落是毁灭文明的恶魔,她们虽然是受害者,却是罪人,在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6.
别人的爱情悲剧是故事自己的爱情悲剧是事故男人虽然一再说找老婆就要找那些不太漂亮、能吃苦耐劳的女人,说这样的女人稳妥,但他在实际行动中,还是要找漂亮女人。女人恋爱前希望找一个白马王子,一结婚就会逼迫男人挣钱养家,而她同时又希望爱情充满浪漫,因此,男人左右不讨好。男人对一个英俊男人的嫉妒有时超过女人对女人漂亮的嫉妒,因为女人可以欣赏另一个女人美貌,但男人决不会。幽你一默《爱情事故》@魏克  相似文献   

17.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刻画了多个女性形象,他们或远见卓识、超凡脱俗,或品质敦厚、高风亮节,或有勇有谋、聪明伶俐,或刚正不阿、傲岸不屈。在《世说新语》中,主要将这些"贤媛"分为以下几种角色:慈母、妻子、女儿等。结合《世说新语》原文,主要对慈母和妻子这两种女性形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了解魏晋时期女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艾芜笔下的《一个女人的悲剧》这部作品塑造了周四嫂这个令人可悲可叹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这部中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周四嫂进行一个简单的形象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指出周四嫂可令我们进行女性形象分析的原因,进而切入正题;第二部分将会指出客观的历史原因对周四嫂女性形象的作用与意义;第三部分要把艾芜笔下的周四嫂与其他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第四部分是从周四嫂的性格特征方面来浅析作者艾芜笔下的周四嫂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合理性;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将是全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姚玉婷 《现代妇女》2014,(12):273-273
《城市王子》和《半生缘》分别是激情和含蓄、平淡两种风格的代表。本文将首先简分析《城市王子》和《半生缘》在故事脉络、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和至纯至真的爱情主题方面的共同性,然后探究二者在情节设置和叙事基调方面的不同点,最后比较二者殊异的爱情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20.
《简·爱》无疑是一部成功之作,把女性经济独立、情感和地位平等且不屈不挠不懈努力的女性形象发挥到了极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促进了女性地位的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