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宾军 《现代交际》2011,(12):46-46
本文简要论述了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以及对今后涉农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常声音     
“有些年轻干部更贪婪,不但要钱、要权、要色,还要职称、要职务、要学历。”——近年来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5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拮认为,年轻不等于不贪。  相似文献   

3.
王海峰 《现代交际》2011,(12):42-42
近年来,涉农职务犯罪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危害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论述涉农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以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特色发展已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时代主题,涉农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也是如此。文章分析了涉农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特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挑战方面,综合性大学涉农学科定位边缘化,与农业大学综合实力差距拉大,服务“三农”功能不突出。在机遇方面,国家和区域层面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高度重视、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等为涉农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最后以吉林大学农学部为例,介绍了综合性大学农科教育特色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佟建波 《职业》2022,(8):37-40
本文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针对广西农业农村人才需求情况,以广西农业农村厅厅属职业院校为例,深入调研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四组合”发展模式的设想,即提出农村职业学校、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职业教育集团、涉农生产实践基地(企业)相组合,实现“政行校企”相融合,增强涉农类专业吸引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广西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强化“三农”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方法核心能力与社会核心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相似文献   

6.
于爱英 《职业时空》2008,4(3):111-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和鼓舞,同时也使“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更大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较大比例,总人口接近9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政治、文化发展滞后,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实现科学发展观作为国策时,加快解决我们面临的“三农”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几年,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究其原因,流通环节多,损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三农”问题,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农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正确履行法律义务?本文结合现行《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中农民的合法权益与法定义务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孙同波 《职业》2013,(12):118-119
涉农专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教学最大化的发挥科教支农、助农、兴农的作用,是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重要教改课题。要做好涉农专业教学工作,必须要做到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作用、重要意义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高度注重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农民意识转变相结合、与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坚持做到涉农专业教学服务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的课程创新、优化评定考核的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农民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上都有其明显的特征,有着很强的利益要求。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繁荣、农业的快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对“三农”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要破解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实属不易。不过.中央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农民的“苦”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农村的“穷”开始改观.农业的“危险”之势也有望得以扭转或遏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推行和产生效益。假以时日.或可期待“三农”问题有获得大的解决的一天。  相似文献   

12.
董芳芳  杨宏 《现代交际》2022,(8):62-70+122-123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13.
陈涛 《公关世界》2023,(1):58-5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存在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从农”的突出问题,涉农高校应把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有机结合,认真审视并完善涉农专业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培育工作,转变职业观念,激发人生理想,引导其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思想,这也是乡村振兴对高职人才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15.
王宾军 《现代交际》2011,(12):41-41
近期党中央对于“三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并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台了改善农村民生的优惠政策。本文主要对作为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律监督手段,依法监督中央“三农”决策的落实,保证支农惠农资金的安全到位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大别山老区农民肖安民有一本完整记录1991年至2003年历年各项负担的“家账”。透过这本“家账”可以看出,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呈逐年加重趋势,为了交齐各项税费,一些农民不得不贷款交费、盗伐林木交费,农民对负担的承受能力已接近临界状态。而税费改革后,农民卡内负担大幅下降,但卡外负担和各种涉农收费项目依然层出不穷,农村减负工作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民在经济基础方面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中国分散的农民和国际市场一碰,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农户+公司”的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某种缓冲,至少使得中国农民不必直接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产业资本迅速扩张和社会剧烈变革,“公司+农户”的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和农民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困惑的表象,还表现在农民之于土地、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深层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和河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把“三农”工作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三农”工作上连党和政府,下连群众百姓。它事关大局,不可小视。那么,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富民强镇”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用创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孔青  王传杰  刘建升  王育虎 《职业》2013,(35):148-149
技工院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服务“三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探索服务‘三农’建设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本院的情况,对技工院校如何服务“三农”建设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事业的重点对象是社会薄弱群体。入到老年,谋生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逐渐成为社会薄弱群体,中国农村的老年农民尤其如此。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事业成了中国社会根利事业的重点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制度,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大任务和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养老的基本模式是“养儿防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在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上作了很大努力。其基本办法,就是对无儿养老者实行“五保户”制度,即由农村基层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