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冠群 《职业》2017,(32):126-127
高校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情操和自我发展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众审美文化与高校传统服饰纹样的审美教育的特征和关系,围绕在当代大众审美文化背景下高校如何实施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审美教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岳 《职业》2012,(14):193
传统服饰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当下的晚装中,传统图案应用得越来越多。笔者主要论述传统的图案纹样在晚装中的工艺形式。  相似文献   

3.
奢华有理     
葛南 《女性大世界》2005,(2):168-168
时尚是什么?时尚的标志就是奢华,自高级成衣诞生的那日起,时尚便被划分了阶级,服装是平凡的,而奢华即是不平凡。而体现其不平凡的,不是外在的绚烂与华丽,而恰恰集中在各种细节之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感的追求愈来愈强烈,美不仅表现在内在的美,外在的美更加受到了现代人的重视。尤其是体现在服装方面,人们要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而服装的美要通过服饰的搭配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娇娇楚楚     
娇娇楚楚珠宝饰品的搭配文乔乔与服装一样,珠宝款式也有不同风格,也有流行风格。90年代的珠宝体现出复古、自然和浓厚的东方韵味。珠宝与服饰搭配最基本的原则是保持整体一致。在色系上,珠宝与服装若属同一色系,则表现出平稳、高雅的气质;若成对比之态,就露出活泼...  相似文献   

6.
幅员辽阔的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地缘的差异造就了各地不同的习俗及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表达,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轨迹,而少数民族的服饰纹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每一种纹样就像一个文字,讲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在当今社会,传统的服饰纹样好像离我们远去,现代服饰很少见到传统纹样的影子,传统服饰纹样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今天依然有其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中最重要的装饰之一,而挑花是苗族刺绣中最精湛的工艺。挑花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的代表,黔东南苗族服饰是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的重要展示之一。挑花别具匠心,具特别重要的历史研究和参考价值,它不仅源远流长,图案纹样色彩极其丰富,题材广泛,想象力丰富,装饰性强,针法细腻等,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性故事情节,不论何时都不会过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挑花工艺也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将其融入到现代时装设计中,既保护了挑花工艺,又在继承中求得发展,使其服装更加具有民族风格审美理念和艺术观赏性,也为现代服装设计师提供了美学与工艺的灵感,从而在服装设计中更能体现和推广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中国元素在传统服饰上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在国际时装界,对中国元素的应用也大获全胜。但中国元素在服饰上的应用最终是要将中华民族的典型样式、线条、色彩等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从而构成一种古今融合的手工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型美。中国逐渐成为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审美感是服装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时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设计中国式服装时怎样将特有的民族风格和人们对时尚的需求度有效的结合。本文将对服饰中中国元素特征、中国元素运用案例分析和怎样更好的将中国元素和服装设计高度融合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一个种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精神活动的物质体现。本文通过对藏族服饰的起源、发展和藏族服饰的审美等多方面的了解,从色彩、材质、饰品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藏服中极具代表性的服装、帽子、首饰和藏族特有的织物,以及其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阐述了藏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设计元素及理念的共同特性,扼要分析了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并把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剖析了藏族服饰元素应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所带来的财富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政婷 《职业》2012,(17):151
进入21世纪,服饰不断向时尚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的艺术修养让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越来越追求服饰上的与众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个性化的趋势为创造性思维在服装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选择服饰的学问□七彩虹许多人都有过站在衣柜前却为一时找不到一件中意的服装而烦恼,尽管衣柜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其实,人们往往对服装都各有所偏爱,问题是能否掌握选择服饰的学问,使服装的款式、颜色、搭配与自己的年龄、职业、肤色、身材等条件相得益彰,协调...  相似文献   

12.
黄沧粟 《现代妇女》2014,(12):374-374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线、点”等最基本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作为国民精神食粮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服饰逐渐来时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的心理需来层次是不同的,人们对服装的选择,也有不同的需求层亥,从倾重于服装的物质功能,到倾重于服装的审美功能,到倾重于服装的艺术功能。不僵要求和造、如青,而目要未能让人觉得面目一新。服饰不仅美了人们,而目可以说晏在创造全新的入门。服饰文化在浑的刁真正达到了艺术的泛民。服饰手所有的文化一样,必须不断地创造更新,如果仅仅满足于一些协调的美的模式,服饰就变成一种工2而不是Z术了,而服装穿着春,也就成为服装的奴隶而不是王入了。让服饰成为艺术,那就要把迟未曾通的美上升为运来个桩的美。服饰文化的拥有一种无…  相似文献   

14.
浅谈多媒体辅助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怡 《职业》2010,(30)
服装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深奥,技术含量高,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面较广,如服饰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板与推板、服装工艺等方面的知识.随着服装专业的毕业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一方面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从社会信息反馈来看,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错误越来越不容忽视.因此,将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服装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服饰的美是一种整体美,一套完美的服饰,不仅表现在能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使人得到美,更重要的是在于服饰具有对人体“扬美遮丑”的作用。完美的服装离不开饰物的点缀,一件精美的饰物更能“画龙点睛”,若能巧妙地与服装美和人体美融为一体,则能锦上添花,突出自己的美点。在服装的饰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要属腰带。朋友们在观看服装表演中也许发现,模特身上的时装大都配有设计各异的腰带,有的还可以随意变化,正是这些腰带的作用,使女性的胸、腰、臀部位的曲线美更加突出。腰带可以说是一套完美服装中不…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期,中国服装受到新思潮形成、政治制度更迭、西方文化入侵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的女性服装开始尝试身体的解放,有意识地去表现女性人体曲线特征,由繁琐变得简单轻薄。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女性服装的特点和变迁,从当时的女性服饰变化上,可以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思想、社会习俗、文化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纵观世界各大时装周,应接不暇的时装发布会,融入了时装设计师超前理念的款款精致服装,通过模特的深情演绎,一股时尚之风席卷整个世界。巴黎、米兰、伦敦……以其服装的奢华和琳琅满目吸引着无数追潮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饰文化的需求也日渐提高.如何设计生产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服饰用品,成为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课题.材料作为服装的三要素之一,对服装的设计制作与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服装材料再创造的研究,提出材料再创造的方法和手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服装设计与穿着上的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加美观舒适的服饰,从而促进服装文化和服装产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服装的节奏     
人们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而服装这种创造人体形象的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音乐,一种流动的音乐,它在人体起伏动荡的运行中,在伫立沉默的静态中,无声地咏唱着一曲人体的永恒美丽的旋律。细细的审读服装,即使我们还不能清晰地欣赏服饰的细微变迁的旋律,至少,我们可以感受到服饰中的那些背景的基本节奏:繁与简、刚与柔、紧与松、暴露与封闭、冷色与暖色、流畅与间断……繁与简:繁花锦簇,是令人兴奋的美丽;清爽淡泊,是令人恬然的美丽.服饰的节奏中,也自有它繁极简极相交替的韵律,比如婚纱,就是繁与简的混然天成…  相似文献   

20.
服饰与法规     
服饰与法规文/走之图/雅兹人类历史上,大多数社会都有法律规定允许公开裸露身体的程度。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未经许可穿着官方制服或异性服装是违法的。还有其他一些法律,用以限制反映个人社会地位的服装来维持社会秩序,它们被称之为限制消费法令。古罗马人通过最严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