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实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从中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规律性,并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核心问题,有着重大的先导性、前瞻性和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也为我党在不同时期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以及现有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每个历史阶段发展的特点,这些研究者将马克思的理论循序渐进地应用到不同的阶段当中,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被不断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被不断地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历经百年的风雨,如今已卓有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我们不难发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也越发的重要。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振兴中华的崛起,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5.
徐丙祥 《现代交际》2010,(4):116-120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理论,三者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发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探索出其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继续推进-5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源",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特征应首先追溯到马克思主义本身基本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辛,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社会融合为有机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特征表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上;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遍及世界。本篇文章即从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他科学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三大要素,在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进程中,持续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提供愈发强大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时期则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成熟期.本文通过对毛泽东延安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认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经历了由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下的妇女观到马克思主义妇女现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中,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在延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自此以后,在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妇女解放事业迎来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把它当作行动的指南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探讨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及理论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和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和终极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该重大理论问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研究、实践和推进,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导并推动了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地解析,并对新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内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国外先进的理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以为中国实际问题答疑解惑的中国化思想。在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可以共存且共同发展是一个新颖且独特的现象。在这个现象中,传统文化扮演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基石和借力点这一重要"角色",这样的"角色"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它的发展成果更加贴合社会和人民的思维与实践特色,也可以使它最终的发展成果高效率地为各种问题解惑,以及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面貌。伟大的成绩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保障,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证明,只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境界,才能保障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传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这些理论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14.
统筹兼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针对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同的关系问题,运用和阐发了统筹兼顾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统筹兼顾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而把统筹兼顾思想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是指导我国发展的主要思想,它能解决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帮助,并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发展的几大理论,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并且是有意识的主体,能主动地从事生活和生产各种领域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基础,指导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斗争,马克思主义通过在中国的不断深化发展,并且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崭新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引领国家发展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解释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内涵,其次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最后分别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体之间的情况。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对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助益,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走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两大影响比较深远的中国化思想潮流,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佛教中国化已成为过去时和完成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正在进行时。由于这两次中国化思想潮流影响都比较大,又具有历史上的先后关联,因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就是从提高翻译水平、发挥政治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等几个方面分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儒家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处理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出发,研究二者融合的意义,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侧重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轨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