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矛盾的对立统一。解决它们之间矛盾的关键是进行会计协调 ,通过制度或认可采纳一些统一的会计准则或其他标准性文件 ,在保持各国会计特色的基础上 ,确定一些国际范围内各方普遍接受的最佳会计规范 ,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和财务信息的统一 ,便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对于中国会计而言 ,最重要的是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 ,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久霞 《理论界》2005,(5):238-239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会计国际协调的必然性,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协调是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探讨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差异类型;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标准国际协调的对策: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或修改我国会计标准和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标准培训。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的国际协调通过会计国际化来实现。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得到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进程进行回顾,是对我国近20年会计协调工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而会计的国际化协调是在实现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下,缩小或消除各国会计差异的过程。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是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简要回顾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历史,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困境,探讨我国会计国际化协调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国际化问题在我国已备受关注。会计国际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要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会计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会计要素问题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之一,是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关键,同时也是我国在2006年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极为重要的调整内容。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会计要素问题依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会计要素的中外比较,探究新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要素的国际协调问题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要求各国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可比性并逐步趋同,因而国际会计准则受到了各国高度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中国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但作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协调和趋同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黄震 《东岳论丛》2001,22(6):52-53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原有的规范会计理论不断受到冲击。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兴起 ,很好地弥补了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不足。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结合是我国今后会计理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社会也出现了协调和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组织与机制.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是国际技术标准组织与区域性技术协调组织,国际公约与双边互认协议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WTO/TBT协定与SPS协定对其成员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做出了原则规范,并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成为国际范围内协调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新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志伟 《中州学刊》2003,(5):182-184
本文从会计诚信的现状入手 ,分析了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进而提出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新体系的建议 ,如构建衡量会计职业道德的新规范 ,构建会计职业道德新规范的监督和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新规范的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