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语言的把握和应用能力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以有真情实感的语言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技巧,启发学生的学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中爱作文,愿意、高兴上作文课呢?以下是我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美、获得美,从而创造美,首先就离不开教材这个重要工具.语文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意蕴美等几个方面,其次是教师教学的语言美、仪态美等,还有学生作文的语言美、结构美等等.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其实不过四个字:能说会写。而现实中,许多人也就是读读而已,要写可就难了。其实,一个人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做到能说会写。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让这生既乐读又能写呢?  相似文献   

6.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  相似文献   

7.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学海的领航人,还是学生重要的人生导师。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学识修养、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因此,本文着重对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说话的艺术",使学生能够不断从语文的学习中受益,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时机,不断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出了相关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精神,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美,不仅可以在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存在,还可以在语文教材中发现美。美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使整个社会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良性发展,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美感教育,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我们当前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关系到中国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高低,而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课堂上有着难以言喻的功效,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努力探讨,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规律,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以此为前提,本文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方面探索了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及其作用。在各部分具体内容中,主要通过列举一些教学中的实例论证语文教学语言的魅力,并指出了其中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最后愿广大语文教师用多姿多彩的语言艺术来创造教育上的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学语言的艺术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如若能遵循语文的规范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追求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那么对学生语文的学习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会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自身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人比阅读能力弱的人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现在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中(村)小学校,特别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小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要掌握这个工具,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地位同等重要,不分主次,任何一种能力都无法替代另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在一生阅读与欣赏文学的过程中,接触散文的数量最多,也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散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它靠一种内在流动的美震撼人的心灵,靠看似洒脱不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引领读者走入作者对生活所作的优美、悲壮、哀伤、惆怅、愤慨、昂扬乃至战斗精神等的捕获和探求。那么,教师如何教好散文,学生又如何能更好的领悟散文之美、之深邃呢?  相似文献   

15.
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在实际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这"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真正重视,更没有认真去落实。笔者想就对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要想逐步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重点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掌握。当你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就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而初中阶段阅读技能包括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猜测词义、推断、理解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理解逻辑关系;学生平时的仔细学习和认真积累,来提高语言能力。教师的不断训练、不断提高来协助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综合的人文学科,通过阅读教学中教师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从而引导、教育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审美观。本文主要是从阅读的特点入手,阐述寓美育于阅读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从而说明审美教学在阅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对语言能力、写作水平、精神素养的培养的基础,而课外阅读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思维,积累课外的词语、句子,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提高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