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诠释腐败     
腐败被喻为政治之癌。纵观历史横比中外,所有的政治肌体都难免有此种癌细胞生成,民主政体如此,专制政体更甚。原因不言自明,权力是政治核心,“权力必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从阿克顿爵士这句揭示了腐败根源的箴言中,我们大概可以发现以下两点:一是权力所在之处都难免有腐败滋生,这是指腐败一般;二是世上存在  相似文献   

2.
吏治腐败总的特征是“滥权”、“贪利”和“侵害公共利益”。腐败行为可能出现于公共权力的各个部门和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过程的各个环节 ,因此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从构成要素来划分腐败的一般表现形式 ,构成腐败行为首先要有行为的主体 (即腐败者 )和行为的客体 (即腐败行为指向的对象 ) ;其次还要有腐败的动机和机会 ,前者指腐败行为的主观心理准备即主观条件 ,后者指腐败者所拥有的权力条件 (稀缺资源 )和制度条件即客观条件 ;其三 ,要完成腐败 ,把可能变成现实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 ,即做案手法 ;其四是腐败行为的完成 ,即腐败的结果。如此 ,就可以对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论腐败     
论腐败百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腐败不可与非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腐败同日而语,但既为腐败则必有其共性。本文试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宗旨,就部分相关方面作出理论的说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教正。-、腐败是绝对权力的本质特征说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一定对,如权力是可逆的互相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采购腐败风险是政府采购权力的行使者违背政府采购制度基本原则,使政府采购的实际结果与政府采购的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表现为职权划分的腐败风险、制度执行的腐败风险、方式确定的腐败风险、信息发布的腐败风险、人员自身的腐败风险等形式.其存在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腐败滋生的漏洞;政府采购权力本身的腐蚀性,导致腐败寻租的可能;政府采购人员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导致腐败行为的出现;政府采购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的缺乏,导致腐败风险的易发.要防范政府采购腐败风险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机制,从而达到预防政府采购腐败,提高治理政府采购腐败的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韩丹 《青海社会科学》2009,(1):131-134,147
腐败是一种道德现象。"腐败"的伦理分析从后果、主体和责任三方面展开。后果条件表明,一个行为是通过败坏公职人员的德性或破坏制度秩序而成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条件表明,腐败行为的主体要么是采取行动的腐败者,要么是被某行为腐化的人;在一个腐败行为中,腐败者和被腐化的人不一定是同一个人,两者也不需要同时出现。责任条件表明,无论行为者的破坏行为是由于自己的腐败习性、他人的引诱还是外力的控制,只要他能够预见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他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腐败是当今世界刮遍全球的一股黑风,反腐倡廉成为世界各国公民注目的全球性问题,横向看,世界上不同制度的国家没有哪一个百分之百的铲除了腐败;纵向看,世界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腐败有无的问题,而是腐败的泛滥形式和发展程度不同而已。可见,政治权利腐败和社会风气腐败,是自私有财产以来,经常存在的一种社会逆流现象,反腐败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 客观地看问题,一个国家及其制度的危险性不在于有腐败现象存在,而在于这个国家的权利机关是保护腐败的屏障还是进犯腐败的威慑机器。我们  相似文献   

8.
简论集体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所谓腐败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获得私人利益的行为。这里包含了腐败的四项基本内容:①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②腐败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私利;③腐败的手段是非法用权;④腐败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一种行为。腐败活动的存在与公共机构等有关联。如果我们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或代理者分为个体和集体的两类,同时将私人  相似文献   

9.
铲除腐败的对策贺伟腐败现象的历史渊源流长,它与“权”是几乎同时产生的孪生兄弟。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二次会议中指出:“历代王朝的覆灭,都是同腐败分不开的。”腐败现象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世界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难免出现...  相似文献   

10.
经典的腐败定义似乎成为腐败研究中一个确定不移的起点,它是人们研究腐败现象和制定反腐策略的前提。然而,人们在解读和引用经典定义的同时,却很少反思这个定义本身。立足于某一领域或强调某种性质的经典定义一旦被要求具有全称约束力,即普遍有效,其充要条件可能会出现不成立或不相容的情况,并威胁到定义的成立与否。立足于经典定义的修正工作,要么不能满足规范的丰富性要求,要么不能满足规范的普遍性要求。结论是,从政治或经济领域构建腐败定义的方法难以得到理性的辩护,要满足腐败定义的普遍有效性,有待开启一片伦理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腐败通常表现为掌握一定的社会权力的组织和个人违反法规纪律和道德规范而谋取私利的行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腐败,有种种复杂的原因。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腐和治理腐败,建立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约束力的预防腐败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腐败产生的根源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只为腐败产生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内在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仆意识的倒置,二是利益导向的错位,三是自我人格的裂变。为有效根治腐败,必须以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思想和“七一”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从严治党,从严治官。  相似文献   

13.
姬艳涛 《理论界》2014,(4):80-83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腐败资产转移越来越呈现出有组织、国际化的趋势。为此,各国政府主动加强了腐败资产追回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使得这一领域逐渐出现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变化。本文就近年来在腐败资产追回国际合作实践中出现的新动态、新趋势进行分析论述,希冀为我国腐败资产追回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一种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一种经济学透视柯荣住腐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反腐败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如何卓有成效地反腐败显然有赖于对腐败现象的更深层面的认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不少学者(吴敬琏等,1993)运用西方的寻租理论进行过分析,但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倪星  王立京 《江汉论坛》2003,(10):18-21
腐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对腐败的现实状况进行精确测量,科学估算腐败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才能够使反腐败工作走向深入和彻底。本文根据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查处腐败案件的情况对中国腐败的现状进行了客观测量,并运用透明国际的腐败感觉指数和行贿指数等对中国腐败的现状进行了主观测量。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根据官方数据、腐败黑数和破案率、各类租金的规模等估算了我国腐败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腐败     
教育腐败现象是当前社会关注和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概述教育腐败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腐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及教育腐败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并进而从教育与腐败的关系视角,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教育腐败防范对策和惩治措施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试论治理腐败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选择有效治理腐败的方法,首先要解决针对有效治理腐败的逻辑思维问题。目前各国普遍使用的“治理腐败逻辑”有三种:一是减少介入腐败的机会;二是提高介入腐败的代价;三是增强腐败免疫力。这三种逻辑及其策略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只有综合运用三种逻辑及其策略,才能有效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8.
论权力腐败     
权力腐败不仅是人类社会在文明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更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克服的障碍。迄今为止,我国理论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对于权力腐败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却仍很薄弱。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权力腐败的内涵与根源、权力腐败的隐形化和显形化以及权力制约三个方面,对权力腐败作一理论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权力腐败的内涵与根源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掌握权力的人都难免滥用权力。孟德斯鸠说:“久握权力会使人腐化”。阿克顿勋爵使用了更为精炼的语言:“权力必腐,极权极腐”。看来,权力与腐败之间  相似文献   

19.
腐败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腐败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腐败的分类研究是近几年中外腐败问题专家所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也是研究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的逻辑起点。文章从腐败概念的本质、特征出发,将腐败行为分为十种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及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和消除腐败的主要措施。同时,又对我国加入WTO后,腐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先民们食不足以果腹,衣不足以御寒,社会上不存在剩余产品,有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状况的信息高度透明,氏族首领得到全民的监督(由于氏族人数不多,因而监督成本低廉),腐败没有发生的可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就有可能利用特权来占有公共的剩余产品,腐败因此而滋生.为了使腐败行为“合法化”,氏族首领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了国家,国家的出现又使大规模生产和社会分工成为可能,生产力水平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最初的腐败行为以及追求腐败行为的合法化竟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智力低下愚昧无知致使先民们默然了腐败的合理存在而在今天公平和效率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得使公众法容忍腐败的存在反腐倡廉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