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海峡两岸四地有关辛亥革命的学术纪念活动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百年后回望辛亥革命这桩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的大事件,我们不仅对它的历史意义看得更清楚,也意识到今后学术界的研究将要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学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不仅有很多问题可以做深做细,还可以开辟出一些新的领域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其中,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研究仍然是重点,需要深化。比如,黎元洪不仅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民国时期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学界对此人一直关注不够,相关的研究也较薄弱。加之坊间的不确流传及记载的抵牾,也人为地造成一些学术悬案。2011年10月21-22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高端论坛,就是以黎元洪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章太炎对黎元洪的评价、黎元洪与民国早期政治社会发展、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等问题。本刊采撷其中的几篇佳作,旨在促动学界重视对黎元洪的研究,同时还期冀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取得更多拓展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前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了漫漫夜空,它宣告了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必然复灭的命运。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中,曾经镇压过革命、在这次起义前还杀过革命者的清朝将领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以“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扮演了英雄的角色”(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那么促成黎元洪登上历史舞台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黎元洪在武昌起义时的实际作用又是什么?黎元洪的阶级属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革命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上每经过一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阶级变动。在辛亥革命中,有些封建老朽顽固不化;也有一些人经过革命的冲击,终于看清了时代的趋势,逐步转变了态度,变成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曾经在民国时代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探讨一下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后的阶级转变,对于明确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将是有益处的。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早年随父迁居直隶北塘,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毕业,派往北洋水师见习。黎在海军中服役七年,甲午战后南下投  相似文献   

4.
革命是一场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上每经过一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场阶级变动。在辛亥革命中,有些封建老朽顽固不化;也有一些人经过革命的冲击,终于看清了时代的趋势,逐步转变了态度,变成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曾经在民国时代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探讨一下黎元洪在辛亥革命后的阶级转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首义,激起了全国各省的响应,形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一举埋葬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这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历史壮举。但是在这历史的画卷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正反面经验,其中黎元洪之出任首义都督就是值得认真加以剖析和总结的历史事件。在十月十日胜利的礼炮声中,后  相似文献   

6.
黎元洪在辛亥首义中戏剧性的转变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本身的条件。他成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后,为保卫首义成果,扩大革命的影响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他在首义中的地位应该得到肯定,“首义元勋”并非徒有壶名。  相似文献   

7.
武昌首义的枪声,划破了封建专制的漫漫长夜,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在这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中,曾镇压过革命,并在首义前还杀害过革命党人的清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被推上了都督的宝座。  相似文献   

8.
100年前,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党人运用统一战线这一强大的法宝,推举清军高级将领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而爱国忧民,又屡受新思潮冲击的黎元洪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也不自觉的运用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2011年,海峡两岸四地有关辛亥革命的学术纪念活动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百年后回望辛亥革命这桩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的大事件,我们不仅对它的历史意义看得更清楚,也意识到今后学术界的研究将要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学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不仅有很多问题可以做深做细,还可以开辟出一些新的领域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其中,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研究仍然是重点,需要深化。比如,黎元洪不仅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民国时期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学界对此人一直关注不够,相关的研究也较薄弱。加之坊间的不确流传及记载的抵牾,也人为地造成一些学术悬案。2011年10月21-22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高端论坛,就是以黎元洪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章太炎对黎元洪的评价、黎元洪与民国早期政治社会发展、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等问题。本刊采撷其中的几篇佳作,旨在促动学界重视对黎元洪的研究,同时还期冀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取得更多拓展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海峡两岸四地有关辛亥革命的学术纪念活动丰富多彩、新意迭出。百年后回望辛亥革命这桩改变中国发展方向的大事件,我们不仅对它的历史意义看得更清楚,也意识到今后学术界的研究将要发生新的变化。目前学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出辛亥革命不仅有很多问题可以做深做细,还可以开辟出一些新的领域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其中,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研究仍然是重点,需要深化。比如,黎元洪不仅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民国时期风云际会的政治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学界对此人一直关注不够,相关的研究也较薄弱。加之坊间的不确流传及记载的抵牾,也人为地造成一些学术悬案。2011年10月21-22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高端论坛,就是以黎元洪为切入点,集中探讨了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章太炎对黎元洪的评价、黎元洪与民国早期政治社会发展、黎元洪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等问题。本刊采撷其中的几篇佳作,旨在促动学界重视对黎元洪的研究,同时还期冀有关辛亥革命的研究取得更多拓展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进化论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广、最深、最久的思想武器之一。它对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运用进化论的基本观点为辛亥革命聚集了革命的力量,树立了革命的信念,提供了革命的动力。但他们的进化论也存在着忽视思想启蒙的局限。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时期,各地华侨纷纷参加革命活动,对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起过很大的作用。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而华侨资产阶级,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经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革命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在探讨华侨与辛亥革命关系的同时,着重阐明当时华侨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会党主要指天地会、哥老会及其变体如三合会、三点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根本上看,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它的成员主要是破产的劳动者,成立之初也主要是为了互助、自卫。有清一代,会党时而潜行默运,时而崭露头角,甚至倡乱谋反,势力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至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会党乘势迅猛发展。据载,清末全国约有200多个名目的会党,“每省不下20余万人”,成为影响社会秩序与政局稳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力求多方面探讨毛泽东与辛亥革命关系的一个尝试。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曾经历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行动上他曾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积极追随者。对辛亥革命的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上的共识,是毛泽东和相当一批党外民主人士合作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这次革命曾在鲁迅先生的心中升起希望的曙光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这一革命运动中去。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已具有强烈的革命热情,于1908年加入光复会,积极参加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活动。鲁迅先生“志在光复,时在谈话中流露出来。他认为‘改良’必败,誓做‘革命党之骁将’,这志向从不动摇”(沈瓞民《回忆鲁迅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先生回国后,在淅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经常激烈的痛斥清政府怎样腐败,怎样残杀革命者,宣传孙中山、徐锡麟、秋瑾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杭州光复的消息传到绍兴后,人心振奋,由当时较有影响的越社发动,召开了一个大会,推举鲁迅先  相似文献   

16.
黄兴(1874——1916)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领袖。辛亥革命时期,他与孙中山共同领导了推翻清王朝的伟大斗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作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无论是建立革命政党,还是组织、领导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宋教仁指出:黄兴“与中山先  相似文献   

17.
樊振 《源流》2011,(17):71-73
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现状同西方国家的富国强兵,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当孙中山改良的愿望落空后,他奔走于海内外,为革命而呼号,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终于划破清王朝黑暗沉寂的夜空,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南社与同盟会是发动辛亥革命的一双犄角,创造了知识分子参与人民武装革命的典范,同时也进行了一次舆论能推翻一个政权的典型实验。南社这些敢为天下先的创举,其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盛永华 《中华魂》2012,(21):39-42
1913年对于宋庆龄来说.是她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长河中的关键性的一年。是年夏,这位年轻的美国留学毕业生返回祖国探亲,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于爱国主义的情怀.在辛亥革命高潮已逝的革命尾声中,在孙中山极度困难、前途未卜的时候,由父亲亲自引领,义无反顾地投入孙中山领导的捍卫共和的伟大事业,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迈开了她为新中国奋斗的一生中坚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术界对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的复杂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摄取了立宪派研究中的"立宪派与保皇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立宪派与革命派"等疑难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