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由主义平等主义是从自由主义思潮中发展出来的致力于矫正自由主义机会平等理论的一个分支,其理论旨趣在于限制或者消除非自愿的选择(特别是原生运气)对分配的影响。然而,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G.A.柯亨看来,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仍然有着保守的一面,即对非必要的或非正义的不平等妥协。柯亨对自由主义平等主义的批评揭示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与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之间的本质分歧,也呈现出一种可欲的社会主义平等理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与领军人物,柯亨对唯物史观的研究改变了英美地区学术圈对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冷漠态度,同时也使唯物史观重新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柯亨对唯物史观基本概念和原理所做的厘清有其贡献,对唯物史观的解释也有缺陷,尤其是他在规律观问题上否认唯物史观所揭示的是因果必然性规律,而认为是一种功能解释.正是由于存在解读上的缺陷,柯亨晚年对他为之辩护的唯物史观的可信性产生了动摇.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4-19
作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柯亨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论证已经不具有说服力,因而必须在为社会主义进行道德辩护的同时,寻找重新建构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在反思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柯亨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分为切入点,指出恰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赋予其"分娩论"的性质,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分娩论"滥觞于黑格尔的思想,强大且危险。在柯亨看来,走出"分娩论"的泥淖是重建社会主义的前提,做出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具体的社会主义规划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柯亨这里,自由意味着无干涉,而平等即平等主义的再分配.以此为基础,柯亨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自由平等观.第一个方面,对自由要求平等的论证.分两步展开:对金钱给予自由的论证,以此说明自由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大发展趋势预言的质疑,借此论述我们将长期处于物质资源匮乏的状况之下.基于此,自由的获得要求...  相似文献   

5.
姜延博 《理论界》2020,(2):45-49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所强调正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柯亨看来,罗尔斯所提出的差别原则存在着明显的争议之处,这种争议集中体现在对"最不利者"的界定。罗尔斯所选取的方案主要是从"最不利者"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现实生活之中实现分配正义。但是柯亨较为充分地论证了不论是从严格意义上,还是从松散意义上来解读差别原则,都无法实现罗尔斯所要实现的分配正义。柯亨试图在真正意义上拯救"正义与平等",并深刻揭露出罗尔斯差别原则虚假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主义坚定拥护者的柯亨,其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论域是围绕着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辩护而展开.为了应对自由主义的自我所有原则给社会主义理想带来的挑战,柯亨重点研究了社会主义的平等价值,并在超越自由主义平等观念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新主张.以此为基础,试图进一步建构一种社会主义的平等正义论以取代自由主义的正义理论.柯亨的政治哲学尽管坚持了西方左派一贯的激进平等主义立场,但由于其方法的局限性,终究还是一种理论的"鸟托邦".  相似文献   

7.
“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的观点出发,科学地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理论斗争中和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两条思路,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柯亨认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是消除资本主义的阶级剥削,代之以经济平等和彻底的民主,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看,我们都距离马克恩的理想有很大距离。即使作为当前的合理目标是最好的选择,市场社会主义至多仍然是次优的选择。鉴于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求,即过渡特征,我们必须对结果意义上的各种不平等采取包容政策。但在社会主义机会平等的条件下,收入差异在仅仅反映了不同的收入、闲暇差异时才是可以接受的。社会主义平等并非“机械的平等”或“结果的相同”。  相似文献   

9.
冯洁 《北方论丛》2011,(1):93-97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经历过进化论信仰的时期,他们对于平等的理解不是简单地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而是掺杂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进化论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他们一方面接受唯物史观,追寻着社会不平等的终极原因——经济不平等;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追求人格的平等;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陈独秀与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0.
价值平等起源于社会关系异化或实体化的教权和君主专制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反对教权,尤其是反对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确立权利平等的法权社会。权利平等取代了等级社会,遵循“无害原则”,但是它把社会关系工具化,个人权利原子化。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否定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了权利平等的历史合理性,批判了实体化的社会关系,揭露了权利平等的前提、过程与结果的悖论。通过辩证否定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以价值平等形成了社会与个人互为目的、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关系。价值平等是“总和”的社会关系,在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的善同时并行”和“所有的价值互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满目疮痍,前途未卜,思想界普遍地陷入迷茫。如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成为日夜困扰旧中国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们的最大难题。实现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真正自由平等的正义社会是马克思的一贯主张,也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在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拓型探索,在经历了三次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开始转变为坚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斗士。  相似文献   

12.
柯亨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的批判是基于自由意志主义的自我所有原则的基础上,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也就会失去其效力。柯亨从学院派的立场出发对马克思的所有权观作了错误的理解,这是柯亨采用的抽象的哲学反思研究规范性本质的"非历史"学科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两种不同哲学基础的理论冲突。事实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考察上,以揭露资本主义价值原则的内在矛盾并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论断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第一期004中国学术研究的问题与出路015康振海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010张远山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030葛四友柯亨的分配正义观的转变——兼谈马克思主义与平等039宫敬才民粹式的道德决定论不可取045顾海兵等“经济越开放、国家越安全”之质疑050段怀清俄罗斯曾经的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析形式,其目标是寻求建立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在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化与政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大众文化具有政治性,政治也具有文化性,这与马克思政治观和文化观是一致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不论从其研究主题来说,还是从其发展史来说,都体现了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线.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研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维度,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发展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何掌握在互联网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权,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从阵地建设、传播观念、舆论导向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如何"化中国",又包括"中国"如何"化马克思主义",从发生学上说,当马克思主义者思考怎样面对作为本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儒学时,儒学家们也在焦虑如何应付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冲击。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儒学家处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典型案例。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表明,对待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坚持三重向度,这对儒学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是一个政党成立的必要条件。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后便迅速传播开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断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终而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阶级、组织上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样,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传入与俄国的国情极其相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能否也会像俄国那样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视野,着重分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建立期间,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是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如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柯亨,以平等概念为核心、以规范性论证为方法,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一种颇具深度和启发的重构与反思,尤其以对诺齐克自由意志主义政治哲学中自我所有概念的深入剖析为起点,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可能的逻辑困境进行了新的理解和叙述,力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规范道德基础和价值源泉。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忽视马克思主义文化层面的中国化,以致造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政治层面与文化层面之间的某些不协调,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完全意义上的结合.其实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20.
社会理论(或社会哲学)视角不只对马克思主义史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实际上可能是今天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最重要的立足点。从社会理论角度进行马克思主义创新面临着两个实际难题:一是怎么处理与传统哲学的关系,即如何满足人们对惯常划归哲学范围的那些普遍性关怀的需求;二是如何兼顾批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布洛威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我们从社会理论角度重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对公共事务而不是观念的研究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落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