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企业法人和生产资料主人之间的新型劳动买卖关系。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不能凭借公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取得个人收入,只能享受公有制带来的各种福利,主要是靠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来获取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2.
顾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08-211,259
职工持股制度的萌芽始发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来其在西方国家进一步发展完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制度是一种企业内部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职工财产的形成,确保和发扬职工对公司的归属意识和忠诚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中国的职工持股计划开始起步.随着实践的展开,职工持股会的设立与运行成为该制度中的核心问题.文章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和学者的论著,从"职工中心主义"的视角,论述我国职工持股会制度的法律构造. 相似文献
3.
张炜炜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120-124
老舍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塑造了一批性格具有徘徊、迟疑、苦闷色彩的“哈姆雷特式”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的思想嬗变中颇能折射出老舍对于社会、文化、民族、家庭、爱情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我们能够深层次地认识、研究老舍在历史转型中心灵的悸动、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蒯因的“初始翻译”为我们展示了翻译的相对性特征,这样的相对性特征既涉及译者自身的观察与理解,又涉及目标语言使用中的意义表现“倾向”。在蒯因那里,“初始翻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翻译,译者总会在现实的和可能的语义世界中追求与言者之语义的同一,当然,这样的“同一”追求在外延主义的要求下又总是难以实现的,除非我们回到译者与言者所处的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上来。不论“初始翻译”如何体现意义确立的“倾向”决定,译者与言者的主体性地位总是为我们提供语言行为发生的普遍性基础,即作为理性存在的纯粹语义基础,翻译的“不确定”只是我们走向“确定”的过程与环节,人类社会语言行为的发生及表现形式遵循着共同性的理性规定与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5.
理想倾向的有无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考察一个作家能否获奖的唯一标准。作为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俄罗斯作家,伊凡.蒲宁的理想倾向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他的授奖词往往是人们解释这一问题的重要依据。多年来,中国学界也据此找到了隐藏在诺贝尔奖光环深处的许多可怕的真实,诸如蒲宁的叛逆、另类、忧郁、幸运等等,甚至制造了一个中国学术语境里的多面蒲宁。 相似文献
6.
陈英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4)
汪曾祺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但他又是"五四"精神哺育的一代知识分子,从他的作品——尤其是涉及性爱描写的作品看,中西文化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有时甚至是非常矛盾地杂糅在一起:作者的描写方法是中国式的、传统的,而人物的性观念(也是作者的观念)则是西方式的、反传统的。文章探讨了其背后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陈亚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70-74
在中国现代叙事语境中,苏曼殊以其独特的风格,开现代浪漫感伤小说的先河。五四时期的文学普遍存在着浓郁的感伤,郁达夫为现代感伤抒情小说提供了成功的审美范式。本文缘现代小说的感伤倾向,考察其流变和风格表征,剖析其审美特质和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曹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3):108-111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既体现于作品创作倾向,也表露于小说理论。其教育倾向的内容可归纳为:政治教育、历史教育、人格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地理教育、婚爱世情教育等。造成此一教育倾向的原因主要是:身为士人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热衷以小说表现自己的人文情怀;传统的文学教化观作用,以及通俗小说文体与生俱来的说教素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所体现的教育倾向在不同的小说发展阶段呈现为不同的内容和体现形式,它们构成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教育倾向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吴奕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4)
<正> 当代台湾文学之流行进到八十年代区间之后,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摒弃以往那种由某一种思潮流派主宰某一个文学阶段的一元化局面,渐渐形成一个“无主潮多流向”的多元态势。然而,在八十年代台湾文学的多样化宽广洋面中,也明显地涌动着一股“政治化倾向”的旋流。对于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海峡两岸的许多论者也曾作过粗泛性的见仁见智的价值判断,但尚未见有较为具体深入的论述。有感于这种情况,本文拟就此作(?)努力,并以之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0.
吕洪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1)
带有浓厚神话气息的《白蛇传》故事,发端于南宋时代的杭州,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故事虽已基本定型,但它今天仍在继续流传发展。其趋势是越来越变得“世俗化”,亦即神话气息日益淡薄,传讲得如同人世间的真人实事。这种“世俗化”,的倾向,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分析,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同好。 相似文献
11.
韩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4-77
无论从诗歌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还是诗歌所创造的山水境界来说,“诚斋体”山水诗皆有别于传统的山水诗歌,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倾向。这种世俗化倾向的形成与他的时代和个人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吕洪年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带有浓厚神话气息的《白蛇传》故事,发端于南宋时代的抗州,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故事虽已基本定型,但它今天仍在继续流传发展.其趋势是越来越变得“世俗化”,亦即神话气息日益淡薄,传讲得如同人世间的真人实事.这种“世俗化”的倾向,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分析,以就正于各位专家和同好. 相似文献
1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1)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特別是“家”又被共認为其中最好的一部。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揭开了地主大家庭的腐朽、堕落、互相倾轧的黑幕,控訴了封建礼教的罪恶,鼓舞了当时一 相似文献
14.
杨洪林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3,16(5):516-519
对“综合经济基础论”与“单一经济基础论”的论争进行了历史考察,对“综合经济基础论”的理论内涵和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肯定了它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指出了“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失败,探讨了“综合经济基础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理论上的嬗递与发展,揭示了从“综合经济基础论”到“单一经济基础论”再到“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论十八世纪中国知识界的反传统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翔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2)
18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并不像一般史书所描述的那样沉闷而无新意,正是在封建社会“全盛”的特殊环境中,知识阶层出现了以批判传统观念为特色的新的思想动向,其基本特点是:在生活方式上,主张人性自由,鼓吹妇女解放;在学术上,反对理学和汉学的垄断地位,推崇独立思考,重视西学的价值;在政治上,否定君主专制,强调臣僚独立政治人格,甚至要求废除君权世袭,实现真正的“公天下”。18世纪的反传统观念和同时期欧洲的启蒙思想有相似之处,它预示着未来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也为这种变迁准备了最原始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7.
刘韶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66
中国古代产生了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为刑德观和刑罚观,二者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自然主义是我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是一直支撑着古代法律成长的中心思想,强调刑德并用、先德后刑、明慎用刑,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自然主义的倾向主要体现为,以自然现场作为司法程序的依据,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沈亚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78-81,91
中国文化历来有乐感文化之称 ,泛音乐化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倾向。自古诗乐同源 ,千余年来诗乐虽分分合合但始终有纠缠之势。建筑因其抽象与和谐而被称为凝固的音乐。绘画是貌似与音乐距离最遥远的艺术 ,对于绘画中音乐性的挖掘 ,最可以揭示出中国艺术的泛音乐化倾向。水墨画这一中国绘画的典型形态 ,正是在阴阳律动、水墨晕章中展开的 ,“气韵”作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概念 ,对于音乐的借鉴不言而喻。中国艺术和文化的核心是道 ,道的演化轨迹可以大致归纳为 :“意” -“象” -“数” ,而道在其间不断演化和流转的程 ,无不渗透着音乐精神 相似文献
19.
王永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107-112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理论在明代中期以后表现出一种泛情论倾向,这同西方文艺美学理论中的泛爱论、泛性论明显不同。泛情论倾向的出现同中国文学史上重情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其理论意义和思想价值突出地反映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二是对作者主体意识和主体情感的肯定,三是重视情趣的审美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袁謇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意境是意与境即我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统一。但它又存在不同的倾向,有所谓“意与境浑”、“以意胜”和“以境胜”。王国维这样说: 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