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月 《理论界》2011,(5):109-111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统治日益腐败。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上层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然而,这次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的失败却不是偶然的,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封建思想的禁锢、反动势力的异常强大以及资产阶级上层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等等都注定了戊戌变法难逃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韩小林 《齐鲁学刊》2004,(1):101-104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运动,提倡全面向西方学习,并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戊戌变法期间,在维新派内部,事实上存在激进型和稳健型两种类型的人物。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维新理论依据上的不同;二是维新的方式不同;三是对维新时限看法的不同。我们不能因为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温和的改良运动而否认维新派中两种类型人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对于戊戌变法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或改革道路,史学界多持批判、否定的观点。本文认为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道路,无论从中国历史客观实际方面考察,或从一般历史发展法则方面辨析,其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更是变法所以达成重大历史影响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意义非常重要的一次自强运动,它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改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倡导民权、平等。但是由于报酬递增以及政治市场的不完全,自我强化机制使专制主义制度陷入了路径依赖,专制主义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状态。戊戌变法由于无法打破路径依赖下形成的制度均衡,无力实现制度创新,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这里,我们认为可以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来找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和宪政国家事业的不断推进,适时开展税收立宪工作势在必行。我国应当在广泛借鉴其它税收立宪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移植适合本国的税收立宪模式并加以改造。以确定我国税收立宪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欧盟宪法>草案初步完成了欧盟超国家的权力构架的法定化,并对处理欧盟、成员国、地区和地方四级宪政构架的关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欧盟立宪必然影响到欧盟内部地方自治制度的安排.目前的中国正在实现宪政转轨,在这一过程中,地方自治应当是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透过对于欧盟宪政中的地方自治及其制度性框架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中国实行地方自治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杨雅华 《东南学术》2012,(2):121-131
流浪乞讨救助制度早在近代国家形成前即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从传统的济贫政策发展为保障人权的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立宪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对流浪乞讨者权利主体的变迁、西方流浪乞讨社会救助的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检视我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的发展变化,与宪政国家建设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9.
冯荣 《理论界》2012,(7):128-130
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体制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从宏观角度看,虽具有明显的历史滞后性,但从微观角度看,又具有急于求成的冒进性。二者的矛盾关系不仅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而且也折射出中国改革所面临的道德文化惰性和传统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一、从蔡锷与梁启超的关系谈起 蔡锷与梁启超的关系,是评价蔡锷时最引人注目的关系之一。有的同志正是从这个关系中引出了蔡锷是改良派、立宪党的结论来的。张振鹤在《民国人物传》第一卷《蔡锷》一文中说:“蔡锷在政治主张上,是梁启超的追随者,但他的表现又不完全象梁启超。他站在立宪党人一边的同时,又较敏锐地看到革命的潮流不可抗拒,力图与革命保持联系,对革命党人的活动他也常给予同情和赞助”。而周发增在《中国近代史知识·反对帝国主义走狗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则直接说“立宪党人蔡锷”,把蔡锷完全看成是立宪党人。  相似文献   

11.
史成虎 《天府新论》2012,(4):128-136
在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视角中,制度替换往往发生于旧制度危机日益严重并将发生崩溃的"临界点"时期,决定政治走向的行动集团如果把握了行动的主导权,就可能在制度变迁中成功实现制度创新。1898年的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集团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很弱的政治集团,其先天不足的因素包括组织涣散、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整合力不足、改革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滞等,这些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论汤寿潜的立宪思想及其社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冰 《齐鲁学刊》2002,(6):141-145
汤寿潜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著名代表 ,又是江浙立宪派的领袖 ,是晚清维新派中唯一一位与戊戌变法和立宪运动相始终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 ,在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曾撰写《危言》一书 ,阐述了他匡救时世的维新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9日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我国立宪的历史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它除了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外,还突出的表现在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确认,对多种分配方式的认可,对农村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的认可,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对国家保卫制度的修改及立法观念的转变等等。它的实施必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谈判与协商、宪法至上、和平化与司法化,同构了宪政的契约性。但是,在近代中国的立宪过程中,却表现出了宪政契约性的严重流失,从而导致了宪法的虚文性。  相似文献   

15.
陆炎 《东岳论丛》2002,23(3):80-82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近代中国唯一可能成功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午战后,中国社会上下曾出现过一次空前一致的政治局面,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总督巡抚到民间知识分子,变法维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清政府不再坚持洋务运动时期发展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的政策,而转向鼓励发展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恤商惠工”政策,这是近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改革举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如果这一历史时期的安定局面得以保持,中国的近代化步伐本不至耽误太多。可惜改革领导者人为政治运作的失误,使近代中国唯一可能成功的改革招致挫折,并对后来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其教训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17.
在回顾戊戌变法时期的国人办报高潮之前的办报情况基础上,从时代背景、启蒙思想、新式教育的普及以及当时的政策四个方面分析戊戌变法时期国入办报高潮出现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列举了这次办报高潮中的核心报人及其思想,并对这次办报高潮的影响及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因内忧外患,近代中国面临全面深刻的政治危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近代志 士仁人奋其全力重建政治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为重建政治理想的不懈努力. 指出其政治理想的重建既着眼于“与国争存”的近代民族生存需要.又基于“使吾民得所”的内在人 性需求;既具有近代民族主义的特点,又内含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万事开头难”,清末立宪开创了我国百年立宪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无论从人类宪法史还是中国近代史、中国宪法史来看,清末立宪都严重“迟到”。“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严重迟到的清末立宪在遭受难产之痛后很快就走上了“早退”的不归路,且清末立宪的“迟到”是其“早退”或者说“短命”的重要原因。当代中国社会有强大的宪法需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努力实现从世纪宪法到宪法世纪的飞跃,是对清末立宪开创的百年立宪之旅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求加强立宪建设。从本质上讲,我国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我国建国以来的立宪进程,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审时度势地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正确领导了新中国立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