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心理表现 从中学到大学转型过程中,大学新生必将遭遇诸多不适应。比如,由比较标准变化所造成的自我意识上的不适应;由于学习特点的变化所造成的学习上的不适应;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生活上的不适应;由于交往特点的变化导致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归纳起来,大一新生适应问题有期望过高引起的失落心理、目标失落导致的困惑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中最突出的一种。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人际交往问题的应对策略,从而指导大学生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与周围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人际关系的构成、范围以及和谐的程度,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他的知识和能力,百分之七十靠的是他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离不开沟通,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组织与组织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沟通又包括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外部人际关系的构建。要使沟通达到最大的效能,传播人最好采取支持性的态度,不要采取防卫性的态度。 在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正想带着歉意的微笑说声“对不起”时,对方却怒目横眼地喊到: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当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作为即将全身心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人际关系问题与处理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这样说过:"有才有德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无才是废才,无德有才是祸害。"也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交往的形式叫人际交往,由此产生的心理关系叫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就会下降,职工的精神状态就会处于低谷,精神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单位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努力赢得领导的信任 卡耐基告诉我们,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随口说"不会做"、"不行"会使领导厌恶。 有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作否定回答,即使是对领导也是一样。这样的下属确实让领导感到头疼。假如领导让你做一件你从来没做过的工作,你会怎样回答?回答:"不行,我从没做过,没有信心,还是找别人做吧!"或"我太忙了,请原谅。"这样领导会感到很失望。总是这样回答的话,领导以后无论什么工作都不会放心地交给你去做。相反,如果能这样回答:"我以前没有做过,但请让我试一试。"或"我早就想做一次这样的工作锻  相似文献   

9.
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大量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况且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人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卡耐基集众多人成功的经验总结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交往。然而,人际交往障碍就像一个幽灵困扰着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是  相似文献   

10.
人际关系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促进个性成熟、心理健康、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言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根据西方人际吸引规律,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提出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十种基本途径,并作了系统阐述和解析。希望通能为学者进行跨文化学术交流,提供理论参考,为人们灵活运用人际交往的方式,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七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就是提出和发现问题。而现在有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难以提出问题。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新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适应新环境、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有特定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新生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李政道也曾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中国学生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最大的缺憾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新入伍大学生不良适应的表现,认为导致他们不良适应的原因是内外压力过大、自我强度较差以及消极应对压力,并提出新入伍大学生应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强度和积极应对压力等途径实现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健康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儿童,爱护孩子,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细致地体贴,重视地对待,爱心的给予。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面对孩子或这或那因素导致的"异常",我们无论怎样应该注意教育的态度与方式,考虑儿童的心理思想,让孩子心灵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是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适应新环境、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有特定的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新生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指出:"知道事物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苏格拉底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学生都有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关键是我们怎样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教学中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激烈竞争的加剧,作为未来栋梁的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学习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以及诸多不如人意带来的心理失衡而又无法摆脱的情形,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对其认知情绪和行为给予正确导向,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悲哀的选择     
正在上班,一个朋友神秘地对我说:"做一个心理小测验如何?""说吧!"我的好奇心顿起。"有五种动物: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你到一个从未到过的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这五种动物,一路上险境重重,你不可能将它们带到最后,你不得不将它们一一放弃,你会按什么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