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1年3月,美英正式提出先欧后亚战略。此时,中国独自抗日已将近四年时间。先欧后亚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中国还将承担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大部分任务。国民政府对此战略提出了强烈抗议。但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世界局势、中国抗战的艰巨性、未来中国和世界关系、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等的认识,对该战略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2.
“先欧后亚”战略,是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针对德、日法西斯侵略而确定的基本作战方针。该战略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是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亚洲其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最终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联盟战争,对反法西斯盟国来说,如何解决战争中的两线作战问题,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全局。因此,对“先欧后亚”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和结局,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都具有重要意义。“先欧后亚”战略的制定,经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美英的反法西斯斗争给予了有效配合和有力支援,它打乱了日本的战略部署,拖住了日本的手脚,为美国备战争取了时间;它配合了美英的军事战略,支援了他们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和后来的战略反攻,也为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配合和支援,保证了美英"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对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有着三个方面的差异性:第一,从其性质来看,中国的抗战基本上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则具有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性;第二,从其抗战力量的组合来看,中国实现了国共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南斯拉夫则基本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单独抗战;第三,从其抗战的规模和影响看,中国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而南斯拉夫战场仅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次战场,只能从牵制德军的意义上肯定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战场”推迟了三年多时间才得以开辟,总的说来与英美苏三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冲突有关。1942年之前英美没有力量开辟“第二战场”,而1943年之后由于丘吉尔顾及英国利益等因素致使第二战场迟迟不能开辟。作为二战转折点的苏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及对德军的一系列战略反攻,为第二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战场的开辟,是二战中的又一重大转折,它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缩短了战争的进程,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覆灭.  相似文献   

6.
也论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被压迫的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战场。在长时间内,中国人民在亚洲大陆上承担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要责任,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中国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日战场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抗日战争,不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并给以日本法西斯严重打击,使之无法集中兵力向北进攻苏联和向南同美英等国进行决战,从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和进程,发挥了影响全局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抗击和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一、中国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的“北进”计划,保障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使德国企图勾结日本夹击苏联的阴谋破产。 日本准备侵苏蓄谋已久,但却始终未能实行,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它之所以拒绝德国提出的关于出兵从“满洲”打进西伯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同日本法西斯之间的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的反法西斯战场。长时间内,中国人民在亚洲大陆承担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要责任,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由于我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和宣传不够,国外一些历史学家或由于对中国抗战的情况不够了解,或囿于某种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持否定态度。或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单纯的民族自卫战争,是孤立的局部的小战争;或曰中国军队几乎没参加过什么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抗日战争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这两个战场在战略上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战场都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出现及相互配合,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就不可能有两个战场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而没有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要战胜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亦是不可思议的。自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以后,国共两党就处于敌对状态。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民族…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在安徽徐承伦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是由国民党政府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以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担负作战任务的敌后战场统一组成。抗战开始不久,就历史地形成了两个战场。““这是中国抗战的特点”。“本文侧重论述安徽抗日战争两个...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反攻,学术界认识尚不一致.国外有些史学论著甚至否认中国抗日战争有战略反攻阶段,说什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是由于美国原子弹或苏联参战而“突然”得到的.我认为这是违背史实的.中国抗日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要战场,反攻是由中国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军事发展形势本身所决定的,同时,也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盟国军队的反攻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反攻,应当把它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战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波及的地域最广,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场之一,对打败日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开战最早。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撕毁“九国公约”,置世界舆论于不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开始实施其“基本国策”,比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挑起欧洲战争整整早了8年时间。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把侵略触角伸向关内,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制造“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目的不仅要变中国为其完全殖民地,而…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作用赵延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这个战场不但开辟最早,而且坚持最久(...  相似文献   

14.
1939—1945年,一批欧洲医务工作者(主要是参加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者)来华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贵阳图云关建立总队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共26人,他们曾在湖南等地抗战前线救治伤病员,有的人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抗击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日本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同阶段抗击的日本兵力虽然有所变化,但经常抗击着70%以上的日本兵力,最多时达94%,最少也在50%以上,毙伤的日军亦占大战期间日军毙伤总数的70%以上;中国抗战挫败了日本“北进”和“南进”的世界战略,拖垮了日本的战争基础,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攻作战,对打败法西斯国家集团在东方的支柱日本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法西斯主义者疯狂地叫嚷要以战争为手段,把法西斯制度推行于全世界。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反对法西斯侵略而战,它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战的同时,也具有为了人类避免法西斯暴政统治而战的性质。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决不是偶然的,它早有灭亡中国、独霸亚洲控制世界的野心。正如日本首相田中所说的,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促使日本帝国主义终于冒险走上发动战争的道路,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则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战场,牵制了绝大部分的日本侵略军,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世界战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打头阵。正如 1938年 9月共产国际文件中所说的:伟大的中国民族起来反对野蛮的暴力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也是保卫全世界人民的自由和平事业。中国的胜利是对一切法西斯的沉重打击。1931年日本法西斯精心策划和挑起了“九·一八”事变,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面对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而是勇敢地拿起武器,开展了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最初两年在东北自发起来武装抗日的就达三十多万人。除了东北,在一切受到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地方,中国人民都奋起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蔡廷锴率中国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重新审视欧洲“战略自主”十分必要。首先,共同防务力量建设让欧盟近年来取得一些成就,但欧洲安全仍离不开美国主导的北约。其次,从欧美关系演化看,跨大西洋联盟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得到一定“修复”。最后,受乌克兰危机和对俄制裁的“反噬”等影响,欧洲在安全、能源领域更加依赖美国,“战略自主”会走多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四强”之路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中后期,在美国的直接扶持和促成下,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步入了“四强”之列,开始对全球政治关系的演变产生影响。那么,推动这种起步的基本动因是什么?它赋予战时中美关系以怎样的色彩?又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前景产生了什么影响?本文拟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的中国战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1日,华盛顿又向德、意宣战,美国同时卷进了欧亚两个战场。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抗日的中流砥柱,是民族解放战争获取完全胜利的首要条件。然而,部分人对这一结论持怀疑、质疑乃至否认态度。以全局角度、战略高度、全民族的立场为标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略方针、抗日政治路线、抗日战争战场等四个维度,系统地比较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表现,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保卫大西洋运输线的战斗经历了由败转胜的过程。由于大西洋运输线的畅通,保证了二战中欧洲战场的物资供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