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发展并检验了这样一个假设:较高的财务困难的预期成本和普通股定价不过高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存在,导致了企业管理层在发行新证券时选择发行优先股而不是债券或普通股.本文的发现是,优先股的发行企业,与它们的行业均值相比,具有更大的财务困难的可能性和普通股定价不过高的可能性.优先股的发行企业,与债券的发行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财务困难的可能性.优先股的发行企业,与普通股的发行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普通股定价不过高的可能性.二项Logit模型的回归分析,也完全证实了以上结论.财务困难可能性较大的企业,更可能发行优先股而不是债券.普通股定价不过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企业,更可能发行优先股而不是普通股.  相似文献   

2.
陈小先 《东南学术》2011,(5):168-175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或将导致信息不对称扭曲资产价格,对投资者造成伤害。本文将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加入管理层持股比例指标,建立起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所造成的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冷思考及实施条件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种种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并指出 ,要使MBO成为提升管理效益和优化国有资产战略配置的有力工具 ,必须以目标企业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益空间”为根本原则 ,构筑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信息公开等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截至2004年10月份经媒体批露的23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有关管理层的收购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样本企业与市场风险的相关性系数,进而求出MBO公告日及前一天市场预期误差的平均值,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对反映管理层收购价格与企业净资产之差引起的市场预期收益率的变化进行回归,结果是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同经验假设一致,当进行收购的是企业的经营者时,他们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会对MBO的收购或转让价格进行调整,使其低于收购季度的每股净资产,从而获得超额收益,损害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同时MBO收购的性质也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6):227-233
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人股权激励对企业R&D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部人股权激励与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层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持股比例等对企业R&D投入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对企业管理层、治理层等内部人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因此,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当提高公司治理层持股比例;完善企业经理人市场并实施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完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对企业R&D投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期权是一种典型的衍生金融工具 ,在很多公司融资活动以及投资决策中 ,都包含着期权的特征。将期权定价理论应用到公司投资决策中 ,则可以克服净现值法的缺陷 ,充分发挥公司管理层的决策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管理层作为公司经营权的实际控制者,具有重要地位和优秀才能,理应获得生产要素的正常回报。企业家职能本身决定了必须承担风险,企业领导者的劳动处于高级地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才智只可能通过经济利益得到尊重与保护才能被“激励出来”。企业管理层利益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其实现机制应基于固定报酬与浮动激励组合运用的基础之上,在注重短期激励的同时,给予管理层以长期激励,实现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目标的短期与长期的一致。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管理层长期利益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有“持有公司股票”和“购股期权”制。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的关系研究是近年来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和企业多元化的动态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以筛选出的53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股权结构,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多元化呈显著U型曲线关系;管理者持股与企业的多元化正相关,管理层权力型企业比非管理层权力型企业的企业多元化倾向更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二是其决定因素是什么及如何决定。从决定因素的角度,对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与代理理论及国外研究不相符合的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只与企业成长机会正相关,符合最优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规模、企业风险、自由现金流和管理层任期的关系同最优激励水平所要求的不相关甚至相反。非市场化的管理层激励决定方式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则是“内部人控制”,尤其是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外部人内部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各国破产法一般规定,企业原管理层在破产重整阶段对企业仍然拥有法定的控制权。然而,原管理层作为企业股东的代理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破产重整阶段的企业代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企业原管理层往往会选择以企业债权人(即重整企业未来的股东)对重整企业所享有的权益作为筹码进行一场对自己有益无弊的“赌博”。现代企业破产法对代理困局的回应与机构投资者股东行动主义浪潮的兴起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企业营业收入变化方向为管理层对未来市场所持态度的代理变量,来考察管理层对未来市场持不同态度时对企业成本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当企业营业收入在连续的会计年度中保持一致时,会坚定管理层对未来市场乐观或者悲观的态度,进而对企业成本变动调整的幅度也相对较大,并检验了各种营业收入变化情况下的成本随之改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MBO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层收购(MBO)被认为是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解决内部人控制的一种长期激励制度。中国的MBO刚刚起步,但已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目前社会各界对我国要不要发展MBO和如何发展MBO存在很大争议。明确中国MBO的实施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对MBO有一个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同时对MBO的定价原则、融资问题、实施效果和实施环境等应进行理性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有粮食企业在购销经营活动中应如何定价,可谓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搞活、增强生机和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大问题。双轨并轨、“四自经营”、价格放开、企业放权,加之连年的粮食丰收有余,使粮食企业的流通渠道、经营方式都开始了多样化,竞争空前激烈,定价工作也亦发复杂。但并非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只要把握好以下的三个关键环节,粮食企业的产品定价工作也是完全可以做好的。一、选择切合本企业目前实际的产品定价目标定价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策略和定价方法的重要依据。营销企业要为产品定价,首先要确定其定价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两期模型讨论了耐用网络效应产品的垄断定价问题。当耐用品的网络效应较弱,其垄断定价仍将满足科斯动态,垄断企业失去部分市场力量;当耐用品的网络效应较强,其垄断定价不再满足科斯动态,垄断企业可利用渗透定价攫取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要素的二次定价与企业剩余的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交易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人力资本要素具有二次定价的特征,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分割不应理解为"间接定价"或"激励".普通生产者也具有剩余控制权.二次定价决定了所有生产者对企业剩余的分割隐含规定于交易契约中.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制约了企业在第二次定价过程中的违约行为,为人力资本要素的第二次定价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6.
转让定价目前作为关联企业逃避税收的常用方式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OECD等国际组织的重视和规范,本文借鉴国际组织调整转让定价的经验,在分析我国目前关联企业以转让定价逃避税收的现状及相应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转让定价调整措施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问题是产业链中节点企业利益分配的关键问题。上游企业想方设法提高产业链中间产品价格使其利润增加,下游企业总是尽量压低中间产品价格而使其成本降低,双方最终交易价格将通过谈判机制来解决。基于机械学公差与配合理论提出的产业链中间产品定价模型对于产业链中节点企业确定中间产品定价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目标企业的定价.本文从并购方的角度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及定价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转让定价是国际税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是避税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我国是跨国公司通过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受害国之一,每年因转让定价造成的税收流失达上千亿。研究转让定价税制,完善我国转让定价税制,有效地防范外商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是当前我国税收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标企业的定价是目标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中心问题,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对并购双方的评估过程及定价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