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娜娜 《江汉论坛》2006,1(12):106-109
欧洲统一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欧洲统一的历史几乎和欧洲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代的欧洲一体化运动实际上是古老的欧洲统一观念的延续。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君士坦丁堡沦陷,地理大发现和宗教革命等等。在这种新的背景下,出现了种种欧洲重新统一的构想:基督教统一欧洲的构想,乌托邦统一的构想和主权国家结盟的思想。考察十五、十六世纪欧洲的统一观念,对于深刻理解当代的欧洲一体化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选取清末民初“五族共和”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五族共和”不仅涵盖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为近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在民主共和体制下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选择模式。关注近代中国人对解决中国民族民主问题所作的理论探索和“五族共和”作为政治话语在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近代以来各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民族国家和政治国家都是现代主权国家,但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在建国顺序与建国内容方面有显著差异.在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过程中,孙中山力持通过政治革命实现政治国家的目标与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政治国家价值理念与社会现实方面的差异,政治国家理想与民族国家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孙中山建立政治国家实践迭遇挫折而不能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在理论和实践上由通过政治国家统一转向了通过民族国家统一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欧洲观念”(Idea of Europe)可谓源远流长,欧洲近代以来的四分五裂引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向往。两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的深重灾难成为欧洲一体化最初的动因,希望推动欧洲完全的一体化,也就是建立一个单一的“欧洲合众国”,不同国家和平共处,并走向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欧克肖特对文艺复兴以后欧洲最值得注意的思想样式的特征和谱系,以及它对近代欧洲政治的影响即“近代理性主义”进行了阐述和批判,全面检讨了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道德与政治生活的困境。近代欧洲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的“理性”实际上是“技术理性”,它通过将知识论寻求必然性、可靠性的特点搬到人文生活领域中,在充满偶然性、不确定性的政治实践中追求一套完美的设计来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由此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驾驶火车的政治生活形式,并在政治生活中造成了许多问题。本文以火车为喻,来介绍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主权思想是近代民族国家关于最高权力的政治学说,它是近代欧洲国家理论的标志性内容.文章从思想演进的角度,追溯近代主权思想在中世纪的萌芽,即马西略的“人民立法者”思想和罗马法研究复兴中有关政治权力的箴言;阐述了主权思想在近代早期的雏形,即巴托鲁斯的城市主权思想和胡格诺派的人民主权思想.  相似文献   

7.
欧洲近代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最早产生于英国,对于“自然权利”问题的关注成为其产生和发展理论的起点。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理论正是以自然权利为依据从人的角度来界说国家和政府的产生及其存在的合法性,这可以说是近代政治哲学发展中从理论上或观念上摆脱神学-政治的最初努力。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积极培养“以人为本”的观念和有效运用“以人为本”的方法。笔者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涵义、培养“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及实施“以人为本”的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汪建华 《船山学刊》2001,(2):92-95,128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的《大同书》继承了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爱”思想、“公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思想,并用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了独具特色“博爱”哲学、“三世”进化论和“大同”社会理想.同时,又对儒家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圣王”政治和君主专制理论、等级观念、宗法观念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这种对于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扬弃与康有为的学术渊源、《大同书》复杂的理论来源,以及康有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一、古代自由与城邦至上主义自由作为一个政治话题被人们思考可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对城邦政治生活的分析。一个城邦类似于一个主权国家,它包括一个城市连同其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城邦具有鲜明的个性,即城邦的公民具有明确的有关城邦(国家)的和宗教的社会一致性意识①,它是“由集宗教、道德和政治于一身的民族精神所统一起来的紧密社会”。②作为公民的个人生活在这种一致性意识之下并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活动对之加以损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诸多城邦政治实体。由于对城邦及其宗教观念一致性的要求,城邦往往鼓励公民踊跃参与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意思、传达思想的,而且还是社会联结的公共纽带。在近代早期的欧洲,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圣坛语言和文人语言以其强权培育了欧洲统一的政治理想,催生了基督教的欧洲统一,奠定了欧洲人的身份认同,从而在政治、宗教和文化上为今日欧洲的统一贡献了力量。反思拉丁语的语言权力,固然与罗马帝国的扩张、基督教的传播和人文主义在西欧的兴起有关,但更为主要的则是拉丁语自身演进过程中的规范化和简明化作用使然,这也为我们推广和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试论"潜意识"政治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围绕政治思想的形成而实施的教育,称为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国的宣传和教育领域,政治思想教育一词被广泛使用。在国外,虽然并没有“政治思想教育”的名称和提法,但这方面的教育却搞得很有特色。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例,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与中国相比,在属性和教育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在教育形式与途径等方面,一些“潜意识”教育的做法却值得研究借鉴。在教育途径上,经济发达国家政治教育注重“专家”、“活动”及“制度”的力量。如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们主要通过依靠专家的非学术评议咨询、法制化的校纪…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后半期,伴随着传教士的介绍和西学书籍的进入,以及20世纪初西方政治学说借道日本的大规模和系统进入,加以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吸取新知的内在驱动力,都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习惯,“政治”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合成词,成为涵盖以往“政”、“治”词族的具有包容性的词语.“政治”作为一门知识、一门学科,也被中国人所接受,并逐步形成那个时代的“政治”知识体系.这一进程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变革,而且进一步引导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传来的民主观念在近现代中国变成了所谓"民智问题",迄今为止,"民智问题"成为中国政治思想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政治观念.它是西方民主观念在适应中国现实需要过程中的一种变异,是西方民主政治理念同中国社会落后历史积淀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不成熟的表现.因而这种论调既不符合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中国活生生的政治现实,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政治上是有害的.因此它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思想障碍.扫除这一障碍,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7.
在黄宗羲的时代虽还没有协同治理这个概念,但国家治理需要统治者分工协同的观念古已有之.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君臣协同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作为批判和否定"三代"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具备正当性的理论依据;同时,黄宗羲还从这个基本观念出发,构想了他认为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将原来只是着眼于巩固君主统治的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新民本主义.黄宗羲的国家治理社会协同的思想对启蒙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本质上是出于维护和改良君主政治的需要,还不能说是近代民主意义上的国家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的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供思想资料,形成他们理性的批判旗帜;2.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为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主义理论提供例证和榜样;3.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给予启蒙思想家以启迪,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思想参考;4.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提供借鉴和理论根据,促进了他们关于博爱观念的形成。可以说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 ,中国近代政治改革发动契机 ,来自于应付近代西方挑战的需要 ,来自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迫切要求。然而 ,长期以来 ,绝大多数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 ,较为忽略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人性”向度 ,即基本上没有强调说明近代中国志士仁人之所以要发动社会政治改革 ,除了出于解决当时压倒一切的民族生存危机的时代问题 ,同时 ,在更深层次上 ,还为了满足使吾民得所、人性圆满的永恒的人(仁 )道主义需要。笔者以为 ,阐释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人性”向度十分重要 ,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看清近代志士仁人的良苦用心 ,说明其社会政治思想和实…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在“双向”结合中实现“双赢”。从观念上实现两者的结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把人格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作为切入点,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