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中国“入世”后粤港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贸后 ,将为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也会为粤港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在贸易方面 ,粤港间会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在投资方面 ,粤港合作会上升到更高层次 ;在服务业方面 ,粤港间会有进一步融合 ,从而加快粤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在科技方面 ,粤港加强交流与合作也是大势所趋。为了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仍需加强同香港的合作关系 ,共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粤港合作新阶段香港服务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和国内服务贸易系列相关政策的实施,粤港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在分析粤港合作新背景及香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粤港合作的角度,对香港服务业的总体发展前景及其主要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并由此提出了香港在粤港合作新阶段中的职能定位设想。  相似文献   

3.
广东改革开放15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粤港澳经济贸易合作。在香港后过渡时期的4年乃至“九七”历归祖国后,如何进一步加强与促进粤港经济贸易合作,对再造经贸新优势,加快两地经济发展,共促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展和提高粤港两地经贸合作的领域和水平。一、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加强粤港两地经济贸易的合作。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提出,广东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并要求广东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粤港合作一直以来主要依据的是中央与香港、广东两地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就连我国内地省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之间签署的首份综合性合作协议———《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这份操作性比较强的指导粤港深度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中,也未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两地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重要的法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在通过完善立法赋予CEPA和《框架协议》相应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并通过完善制订相关法律明确粤港深度合作的法律依据,为粤港深度合作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抗战前期的粤港贸易线张晓辉粤港经济联系,历来密切。香港的“粮食燃料,须仰给于广州,而华南与欧美间之商业运输,亦以香港为总枢纽”①。而在抗战初期(1937-1941)的特定形势下,这种传统的、以地域性为主的粤港贸易线便具有全国意义。直至香港沦陷前夕,它...  相似文献   

6.
粤港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容,两地相互影响深远。改革开放后,两地区域合作成效显著。文章认为,区域合作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粤港两地区域合作经历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在诱致性制度变迁阶段,粤港形成了由企业主导的"前店后厂"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促成了香港经济的转型与广东经济的崛起;在强制性制度变迁阶段,粤港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合作模式,区域合作向多领域拓展。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粤港区域合作不同阶段也面临着不少掣肘,因此,笔者提出需求诱导型制度变迁、完善配套制度和加强制度认同等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粤港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何佳声如何抓住“九七”回归这一历史机遇,推进粤港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科技界、工商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80年代人们普遍把粤港合作概括为:“唇齿相依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由于这种合作模式层次低、技术含...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表明,随着90年代后期香港制造业呈现的空心化,制造业已非香港的优势,港产品的零关税将不会对香港带来直接的显著收益,同时也不会对内地带来较大的冲击。由于内地与香港在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力差距,两地的互补性很强,从而决定了两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将可能创造出较大的效应和产生强烈的影响。在CEPA环境下必须创新粤港经贸合作新模式:一是建立新型前店后厂模式,粤港互为国际国内市场的前店;二是从制造业的合作到服务业的合作,增强地区整体竞争力,联手打出“粤港制造”。  相似文献   

9.
粤港服务业合作是近年来伴随广东经济高速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并且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两地产业合作的重点。本文在梳理分析粤港合作进程的基础上,根据2003年以来数次对企业的访谈及抽样问卷结果,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分析粤港服务业合作的现状特征,并由此提出粤港两地政府在未来服务业合作中的保障体系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粤港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困境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EPA实施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促进粤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发达的市场经济、规范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为前提。当内地市场条件和制度环境尚不成熟时,对香港服务业的大规模进入不可期望太高。积极主动引入香港服务业的投资,迅速改变广东服务业的落后状况,同时提升制造业及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关键在于广东的制度创新。粤港服务业全面合作及开创经贸合作的新格局,迫切需要广东在市场经济制度上有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粤港经济合作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粤港经济合作主要特点的分析 ,具体阐述了两地合作的基本模式选择 ,指出组建粤港的企业集团是从微观层面上深化两地经济合作的可供选择的有效途径。文章还进一步强调了政府作为组织推动者和政策扶持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总体战略下,粤港两地充分利用《规划纲要》所授予广东关于建立“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权限,以及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制度安排,突破粤港金融业合作的制度、体制、机制障碍,扩大对香港金融业的开放,形成以香港为龙头、深圳、广州金融业错位发展的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圈,进而提升香港作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并加快推进广东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新特点郑佩玉(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今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这使国人为之扬眉吐气,世人也为之瞩目。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和香港经济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兴衰与共的相互依存关系。以1997年7月1日中...  相似文献   

14.
一、香港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香港作为福建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和“窗口”,在福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以来,随着大陆对外开放的进行,香港以其自由港地位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闽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迅速发展,已由过去的一般商品贸易关系发展到产业投资、资金融通以及旅游合作等,形成互补互利和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种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在香港过渡期前后,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将继续推动闽港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首先,香港是福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一…  相似文献   

15.
近代史上,由于西江大川和南海沿海航道的巨大纽带作用,广西是以香港、广州、澳门为轴心的珠江流域区域市场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粤港地区产业转移和行业推移所抵达的主要省区。由港澳粤地区带动发展,可谓近代广西区域经济发育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到经济行业上具体表现为:广西行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粤港属性;主干行业多为粤港客商创办和经营.笔者以为,在强调广西的对外开放首先要对港澳开放,广西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行业推移,首先要承接港澳粤辐射、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港澳资金的今天,对近代经济史上这段进程进行实证还原和科…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学者们在研究时基本都是假设合作的主体是相同政治、行政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对于广东省与香港特区之间这一“一国两制”下跨越不同政治体制,在宪制安排、管治权力下存在不对称关系的的地方政府间关系仍缺乏足够关注.笔者分析了这种非对称府际关系的表现及对粤港两地合作带来的影响,以引起研究者们对这一特殊府际关系的关注,丰富区域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我国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走一步的“四化”建设中,怎样更好地发展粤港经济合作关系,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充分认识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的有利条件,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对港贸易有悠久历史和天时、地利、人和等优势,把广东的经济同世界经济活动沟通起来,充分地利用国际资金、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内地与香港签署的CEPA,不仅有助香港经济的尽快复苏,同时也影响到毗邻的广东经济的发展.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加速产业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并有助于粤港两地经济一体化;给制造业、服务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走私热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24日,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在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了“‘十一五’时期粤港经济合作研讨会”。来自香港、深圳和广州等地的专家学者约40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深入探讨了“十一五”时期广东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香港的机遇与挑战、香港边缘化、深港进一步融合等议题,现将研讨会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十一五”时期广东经济发展趋势及为香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十一五”规划中,广东经济将实现第二次工业化,而这又将为香港带来崭新的机遇和挑战。暨南大学封小云教授指出:(1)…  相似文献   

20.
粤港关系历来唇齿相依.抗日战争结束后,两地贸易曾一度恢复并得到发展.但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国统区社会经济分崩离析,官僚资本垄断广东对外贸易,粤港间走私活动猖獗达于失控,民间正常商贸不断萎缩而陷入困境.这一切,预示着近代粤港贸易史行将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