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中国人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将对中国的人口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一、西部开发为建立“利益导向型人口控制机制”提供了契机。二、可以加快西部地区人口转变的进程 ,促进人口政策的实施。三、有利于缓解西部地区严重的劳动就业问题。四、为加快西部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条件。五、加快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六、对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七、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存在人口问题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西部落后是否存在人口原因和西部开发是否存在人口问题。指出,人口不是西部落后的原因,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也不是重要决定因素,但西部开发会面临人口问题,为了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调西部开发与人口的数量控制和素质提高必须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大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要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个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必须将人口问题视作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中的首要问题 ,尤其是人口控制问题将是能否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以及西部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控制人口数量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人口经济环境 ;提高人口素质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本基础;优化人口结构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稳定的人口社会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 ,通过各个地区的共同进步 ,达到中国的普遍繁荣 ,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是新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在世纪之交的庄严宣告。如果说 ,在过去的20年 ,东部地区率先…  相似文献   

4.
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0年初 ,中国政府宣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 ,加强对西部人口问题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控制人口增长是西部开发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不需要伴随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 ,相反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要提高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 ;开发人口资源 ,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可以改变自然资源 ,促进资本形成 ,推动技术创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西部大开发的目标。西部开发 ,不是盲目、无序、短期和掠夺式的开发 ,选择的目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努力解决人口过多这个首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是在世纪之交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决定》明确指出:“人口过多仍是我国首要的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艰巨的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为了实现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真正把西部开发好,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过多”同样也是西部地区的“首要问题”,它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必须按照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是振兴国家、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盛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指出,“将人口问题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做到经济要上去,人口数量要下来,人的素质要提高”。 人口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是民族发展繁荣的主体,是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西部大开发的最大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少数民族,而检验西部大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标志是…  相似文献   

7.
———忽视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转变是没有根据的 ,对人口转变要求过高、操之过急也是于事无补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上投资的追加是“经济上去、人口下来”双重意义上的追加———在西部开发中合理规划人口分布 ,适当加快城市化进程 ,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环境———西部地区应运用以往成功的经验 ,寻求利益导向改革———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 ,但更要从实际出发 ,政策上适当放宽 ,实行有差别的生育政策 ,采取分类指导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期间成为代表们关注热点的西部大开发问题 ,在计划生育系统和人口学界也引起了强烈反响。3月25至26日 ,由国家计生委办公厅和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从而吹响了计划生育系统和人口学界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序曲。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杨魁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他指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确定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改善人口分布、开发人口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西部人口、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关键所在。在对大量丰富的西部人口、经济、资源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西部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等几个方面的状况和成因,分析西部的自然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并与全国以及东部状况进行比较,提出西部人口与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也是一个人口不断向西迁移的历史。西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人口流动在美国西部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西进运动和城镇化值得中国西部开发借鉴。在中国西部开发中,要调整西部城镇发展的畸形结构,实施以大都市的扩展和县城的提升为核心的二元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成卓  陈艳 《西北人口》2008,29(1):108-110,114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其人口政策的稳定、调整与法制化的战略途径,进行一定的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人口区域分布与中国人口分布有极相似之处:东密西疏。这种不平衡的分布有它的规律性,必然性,靠单方面的人为的力量改变这种分布不均是困难的。这种人口的分布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认识到这种人口分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才能正确引导川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西部人才差距分析与西部人才培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大力开发西部人才资源,缩小东西部人才资源差距。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在人口素质和中、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西部初等教育与中、高等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存在的比例失调问题,由此提出了发展西部中、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德祥 《西北人口》2007,28(5):93-96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湘西州出生人口性别比调查数据,对湘西州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治理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对策,为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企业、科研单位等组织的人才管理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与开发体系,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和人才外流,直接影响了西部现实经济的顺利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发展所遭遇的人才困境,有效地推进西部地区的人才开发,本文提出了以组织为主体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新思路,即以组织的基于人才个体需求与能力的人才开发与管理系统来带动西部地区整体的人才开发,形成以非国有单位为切入点,以国有组织为重点,个人、组织与政府三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西部人才开发与管理系统,这将是西部地区现实条件下进行人才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部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任保平 《西北人口》2007,28(1):24-27,30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应成为西部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不仅是个自然区域,也是个经济区域、社会区域,人力资源对其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人力资源沿江变化的开发现状,提出从全流域出发,综合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安流动人口与经济和谐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小玫  张坤 《西北人口》2008,29(2):83-85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追求。流动人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形成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诸多不和谐因素。本文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和谐度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西安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性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K M Zhang 《人口研究》1982,(3):23-5, 51
I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opulation compon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ocial development, we have to not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The unity of these reproductions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oci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whenever there was a problem of overpopulation, the tragedy of wiping out large numbers of the population also took place. This kind of tragedy eventual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overpopulation and brought back a normal condi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ycle like this happened continuously in the past. Under a socialist system today, the situation has been very different. The method includes a conscious adjustment and planned birth control in order to curb the speed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Generally speaking, production patterns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Under a certain production patter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is also dominated by the consumption pattern. A change in the consumption pattern will definite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birthrate. A comprehensive plan is needed for population growth, and population control should matc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longterm plan, the population growth plan should be based upon a 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In short-term plan, practical measures aare needed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growth in order to achieve harmony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