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著名学者衡阳王夫之(号船山)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著述。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师衡阳马宗霍先生曾以衡阳刘氏、邵阳曾氏所藏王船山遗著之钞本20种,与清同治四年(1865年)曾国藩、国荃昆仲刊刻于金陵(今南京市)节署之《船山遗书》(下文简称“金陵本”)对照,录其异文,附加接语,撰《<船山遗书>校记》二千八百余条,惜乎未予刊布。我在整理编校岳麓书社出版的《船山全书》时,曾有幸亲睹马先生《校记》,于参照校勘时,甚觉胜义缤纷,若概而言之,马老《校记》精确之论约有以下几方面。 一、明乎遣词所本 例如…  相似文献   

2.
追随萧捷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第一,萧先生治船山之学,首重文本诠释,以此为治船山学之第一要紧事。或曰:此乃海内外船山学界之共识,不足奇。予曰:唯唯,否否。世间固未有不通文义而能治船山之学者,亦未有不精研《船山全书》而能全面准确理解船山者:然而,先生所云之文本诠释,自有其尤重史识和逻辑之特色。其中之重之尤重者,乃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区分船山“对旧说之沿袭”与“别开生面之创…  相似文献   

3.
<正> 船山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年十分崇拜船山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山甚浅。然考船山遗书目录,有《相宗络索》、《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山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  相似文献   

4.
王宏 《船山学刊》2019,(6):113-113
船山先生《示子侄》与历代家训迥异,该文从大处着眼,并从教育的关键处——立志与习惯养成切入,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文质兼美地彰显了船山先生之家风。记得年幼之时,父亲为我发蒙,拿出先祖船山先生《示子侄》家训碑文拓片,逐字逐句教我识读,并备齐文房四宝,手把手教我抄写。从习诵抄录《示子侄》家训开始,我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正> 古峰抒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我们在衡阳市文化局唐芳万、衡阳市博物馆向新民、衡阳县文化局周新民同志协助下,再次访问船山史迹,重点是访问船山佚文,包括《船山日记》。关于《船山日记》,文集不载,后人也绝少知道,1954年,陈墨西先在他编的《衡阳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衡阳姚尊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作《船山先生[札记章句]檀弓残稿題跋》,其  相似文献   

6.
<正>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冠三先生陆续发表了有关王船山的专论五篇:《王船山的历史学说》,《原王船山之“理”》、《王船山的宇宙观》、《王船山的致知论》和《船山学术思想生命年谱》,共约二十三万字.下面,我们先分别介绍各篇主旨,特别是许先生关于船山思想的独到见解,然后从总体上比较作者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与大陆研究者的异同。以交流学术,启迪新思.《原王船山之“理”》一文,以八章近五万字的篇幅,专门剖析船山的“理”范畴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层次。作者认为,船山哲学的中心范畴不是“天”,不是“道”,不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大儒王船山尊崇孔子之动因有三:船山先祖由习武向尚文的度越;动荡的社会现实下除《论语》之外的其他经典不可多得,传世经典《论语》为其学习之要;明末清初社会现实大礼之不传,为“存先王之精意”而尊孔崇孔。船山尊孔崇孔有三个基本维度:考孔子之家世、敬孔子之德、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家世的考究,说明船山对孔子家世之尊;对孔子之德的阐扬,表明船山敬孔子之德;对孔子学术的探讨,表明船山崇孔子之学。船山对孔子的尊崇,印证船山思想属于儒学、特别是属于宋明理学之苑囿。  相似文献   

8.
<正>《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由改革志士谭嗣同的老师、著名学者刘人熙先生创办于1915年8月,现由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是我国现存办刊时间最久的文化学术期刊之一。自创办之日起,《船山学刊》就一直  相似文献   

9.
船山学社是民国初年创办的学术研究团体,《船山学报》是船山学社主办的学术杂志,因社会变迁的关系,船山学社和《船山学报》在民国时期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虽然共用《船山学报》之刊名,但其办刊宗旨是不同的;民国初年的《船山学报》办刊宗旨是通过宣传船山学术思想崇尚传统文化反对西化以新天下,这代表着在中国重要的转型时期部分知识分子的忧虑与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船山学报》,虽然声称继续本社民国六年以前学报办理,但实际上是以尊船山为号召重在提倡尊孔读经。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人们习惯称他为“船山”。比如,他的著述篇目,称作《船山著述目录》;他的著作集,刊作《船山遗书》、《船山全书》;他的生平事迹年表,题为《船山公年谱》、《王船山先生年谱》。为了纪念他,许多地方修建了“船山祠”,为了研究他的思想,海内外成立了各种以“船山”命名的学术性团体,等等。总之,三百多年来,“船山”别号与王夫之本名一同流传,为学者乃至世人所熟悉。那末,“船山”这个别号究竟是怎样来的呢?“船山”别号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出自后…  相似文献   

11.
<正> 例言一、《愚鼓词》系王船山先生词集之一,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部分。《前愚鼓乐》为鹧鸪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词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它是用道家乐歌形式阐述内丹丹法,借以抒怀之作。金陵刻本卷首题“夕堂戏墨卷八”。《船山遗书》金陵刻本和太平洋书局排印本及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均列入“子类”。中华书局《王船山先生诗文集》作为附录列在末  相似文献   

12.
<正> 《诗经稗疏》版本亦多,计邵阳曾氏藏旧抄本一,四厍本一,守遗经书屋《船山遗书》本、金陵节署《船山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太平洋书店《船山遗书》本等印本凡四。又有顾千里所校之浙江吴氏拜经楼传抄本,原系自四库抄出,其异文经王孝鱼记载于其金陵本点校稿中;王氏点校稿经中华书局转让与本书编委会使用,遂亦得窥知顾氏校勘之大略。  相似文献   

13.
甘肃文化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胡渐逵著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一书,该书纠正了岳麓书社出版的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大学者王夫之著的《船山全书》标点符号和文字校勘之误426条,每条均简析其致误之由,其中凡需书证者,均举古籍例句作证。书中还吸收了当今学者发现《船山全书》点校之误的最新成果,纠正了清代以来多位名家点校船山遗著的不少错误。全书所纠之误,均能证之以实,据之以理,实事求是,慎之又慎。该书对研读《船山全书》的广大读者及古籍的整理、研究者,和对今后继续整理修订船山遗著,都是有益的。《〈船山全书〉点校勘误》出版@刘新…  相似文献   

14.
<正> 船山一生力辟佛老,使六经别开生面,为什么于佛有《相宗络索》,于道有《愚鼓词》、《十二时歌》之作呢?他传正统,继绝学,孝以批佛,忠以辟道,为什么于佛又谈禅,于道又炼丹呢?据《姜斋文集·行状》所载,明著名高僧德清憨三曾与船山之父及船山之师伍定相辩论过“率性之旨”,“清为挫屈”。夫之少年时曾听其舅父谭惺欹说过此事,并问其父,其父微笑不答。这件事的详情不得而知,但船山之父及其师是儒  相似文献   

15.
<正> 船山学社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日至廿日,在长沙举行“王夫之与道教思想研究”的学术讲座,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船山学社社长吴立民主讲。湖南省大专院校、科研机关教学、研究人员及有关文物、博物工作者三十多人听了讲座。内容分五讲:道教简介、丹法要旨、《远游》浅析、《愚鼓词》讲略、《十二时歌》大义。吴立民同志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身世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相似。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以探讨黄老养生之学而益彰;待机报国的抱负,因研王乔炼气之法而更显。船山先生以丹法注屈子《楚辞·远游》,献身报国之志,即寓其中.  相似文献   

16.
王孝鱼先生是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船山,造诣很深。本刊将陆续发表他研究船山的遗作,这也是我们对这位学术界老前辈的纪念。《周易外传》是王船山一部非常重要的哲学著作,也较难读,我们刊发王先生的译解,以便于中青年研究者学习。其《前言》部分,王先生叙述了自己研究船山的艰辛过程和体会,其中不乏方法论意义。后面的《译解》部分,阐述了先生对船山易学的深刻见解,将从下期起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评传》被誉为"用马克思主义解读王船山的集大成者",其特点如下:首先萧萐父先生集成了自己在船山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哲学诸领域的成果,并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其次,汇聚了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成果,如全面继承了侯外庐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成果、对冯友兰、嵇文甫的船山学研究成果有所吸收、在自己以前少有涉及的领域广泛吸收了新时期以来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等,还吸收了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第三,在继承和吸收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船山哲学的唯物论特性与启蒙思想的阐发等方面都有更精深的阐释;第四,萧萐父先生在船山学研究方面巨大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研究方法即注重研究的生发点,重视史料鉴别,学贵涵化融通。  相似文献   

18.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船山著作中,《张子正蒙注》是版本较多的一种。较早的有清康熙年间王敔在湘西草堂刻的《王船山先生书集五种》本,世称湘西草堂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衡阳学署补刻的《船山遗书子集》本;又有清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刻于金陵的《船山遗书》本。民国以后,有1932—1934年《船山学报》第一至第六期连载的石广权诠言本和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局《船山遗书》排印本。  相似文献   

20.
<正> 王船山《漱玉琴铭》,见于《马桥唐氏族谱》,共三十九字,全文如下:“大观,修隆庆,叶盛世之音不弭忘:寒泉冽,玉英扬,岭之璞帝台浆;涤凡心,渡沧桑,传奕世兮其昌。明行人王夫之勒”款后另有署年“康熙二年癸卯秋月”。按《唐谱》载唐凤仪有一张古琴。船山《翔云先生传》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