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初立,黄兴即以政治家的热情,关注移风易俗、改良社会疾弊,主张“辨其途径,导以从违,酿成善良社会风俗”。  相似文献   

2.
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大批进入东北,致使东北地区的社会风俗———无论是人生习俗、生活习俗,还是岁时民俗或信仰习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北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关东,又不与中原地区一致的东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由民族性特色到地方性特色的转化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清人的饮食风俗,是清代社会生活风俗体系的基本“元素”与重要构成部分,而清人的饮食结构与方式、百姓的饮食生活、它们的发展与演变,既是体现各历史时期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展示清人社会生活风貌演进变革历程与轨迹的活“窗口”。  相似文献   

4.
清代的广州是当时全国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繁荣的商业促进了娼妓业的发展。其中以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花船”为代表,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光顾,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笔记史料和文学作品,成为反映岭南社会风情的重要载体,对当时的民情风俗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文人的出现,促进了青楼文学艺术的发展,使清代广州的娼妓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证明,清代中期以后的广州花船,已经逐渐带有功利化色彩,深刻地改变了当时的青楼文化格局,成为展示社会风俗变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大批进入东北,致使东北地区的社会风俗——无论是人生习俗、生活习俗,还是岁时民俗或信仰习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北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关东,又不与中原地区一致的东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习俗由民族性特色到地方性特色的转化十分明显。东北地区的发展逐渐接近内地文化水平,大大促进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清代“朴学”的巨大成就与严谨的学风,指出当时优厚的社会条件是产生清代朴学累累硕果的基础,批驳了认为清代朴学“其弊也,琐”与认为清代学者搞朴学,是慑于“民族压迫”退避时世之举的错误认识,提出给清代朴学以新的、正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布央语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富宁、广南二县有一支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社团,壮族称之“布央”(pu(33)?ja:η~(44),意即语言、风俗与自己同中有异的人。他们在富宁县谷拉乡以及广南县底圩、八达、八宝等乡镇十几个村寨聚寨而居,约1500人。底圩乡央连村的布央人自称pa~(33)ha~(33)(又作村名),壮族称之“央连”(?ja:η~(24)lεη~(31),意为单一的布央人,因为周围只有这一支布央人。富宁县谷拉多的布央人则以他称“布央”为自称。从地方史志、地名和民间传说来看,清代布央人分布在黔滇桂交界地带,人口较多。近300年来由于战乱、迁徙和民族融合等原因,布央人不断式微。今三省区交界地不少壮族、布依族称他人或自己承认为布央人,广西那坡县的壮族则  相似文献   

8.
赌风盛行,影响到了正常的清代乡村秩序。乡村社会因而开展了禁赌活动。它带有较强自治性:村社通过刻立碑碣、存于庙宇,进行了风俗改良的努力;禁赌的主导者是村社而非官府,即以官府为依靠又自行其事。这种努力在1884年以后因官方政策的变化走入低谷,民国之后重新萌芽。  相似文献   

9.
风俗是凝结于生活中的道德,在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顾炎武对风俗相当重视,他认为风俗乃“天下之大事”,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原因;但风俗有良俗与恶俗之分,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整治风俗,促使社会风俗向好的方面转化;而在这一过程中,统治阶层应当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代壮族的服饰制作玉时阶历史上,壮族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民族,“男耕女织”一直是古代壮族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过去,壮族群众一家大小所穿着的服饰,大多由家庭妇女自种、自纺、自织、自缝而成。最初是使用蕉、葛、竹、麻等植物纤维作面料,后来又以棉织土...  相似文献   

11.
曲靖地区师宗县的壮族(占全区壮族总人口的83%强),明初属广西府(今沪西县),系垅氏土司的农奴,于弘治年间即明朝中叶(公元1488~1505年)“改土归流”,知县委派流官,乡、村设千户、百户,清袭明制,民国设保甲制,解放后,由社长、队长、村长统一管理,但至今仍保留有壮族族长制的遗俗;百户、把事制至今已有400~500年历史,但据康熙《师宗州志》载,对照壮乡墓碑、墓志及壮族民间保存的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执照”、“功牌”为依据可考证;壮族社会也曾经历过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演变发展的过程。本文仅就师宗壮乡的族长制、百户制及封建地主制作粗浅的试析,但愿这篇拙文,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素有“文化之乡”、“侨乡”、“革命老区”的美誉。观澜老街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建于清末民国初年间,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古墟市整体面貌保存完好,对研究岭南地区的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堪称是“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相似文献   

13.
晚明在江南的秦淮河畔,代表“精英”的“士”与处于社会“边缘”的“妓”间形成了频繁、多样、持久的文学创作互动。同时,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亦成为清代、民国和当代文士们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来源。文学跨越阶层、时空的特性在此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禁忌风俗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人生的各个阶段,或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可以遇上被限制的“禁区”和“陷井”,动辄得咎,令人望而生畏。不少禁忌,到现在仍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音乐属于人们的精神、情感和意识范畴,而嵇康却认为音乐乃是天地间的自然自在之物,只有善与不善的区别,与人们的情感无关;阮籍则认为音乐是社会风俗的反映,是人们情感的表现,强调音乐“中和”的特性,推崇合雅的古乐  相似文献   

16.
“乌梁海”是古代部族名称。“阿尔泰乌梁海”是清代和民国对居住在新疆阿尔泰地区的乌梁海人的称呼,解放后,被认为是蒙古族的一支。由于多种原因,这部分人的社会历史至1983年前无人调查研究,致使其各方面的情况都鲜为人知。笔者曾于1983年夏、秋之季对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福海、富蕴,青河六县的阿尔泰乌梁海人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历时131天,走访31位阿尔泰乌梁海人。现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对解放前阿尔泰乌梁海的社会历史予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壮族学者黄桂秋所著《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壮族社会民间信仰,主要着力于壮族巫事、摩教信仰、师公信仰、道公信仰和龙母信仰等的研究,“是一部学术分量很重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清朝对湘西苗区的“三防”统治是指驻扎在苗区境内的绿营军、屯军和苗军的军事统治,又简称为“营防”、“屯防”、“苗防”,故叫三防。“三防”统治从清代开始,到民国35年结束。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史实,略加探讨。一、“三防”的起因清代在湘西苗区实行“三防”统治,有它的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清代吸取明朝治理苗区的经验教训,加强对苗区实行军事统治制度,是它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歌海。壮族聚居的地方,无处没有歌,无时没有歌。丰富优美的壮族歌谣与壮族人民的宗教活动是分不开的。宗教给壮族的风俗歌谣打下了烙印,对壮族歌谣起到了产生、保存、传播和丰富的作用。大家知道,劳动产生歌谣,而宗教不仅产生歌谣,而且发展了歌谣。  相似文献   

20.
刘豁公《上海竹枝词》序言云:“民情风俗,国家安危之本也。”可见风俗民情对于社会盛衰、国家安危之重要。一地之社会生活,与该地之风俗民情关系至为密切。所谓“风俗”,明万历《龙游县志·风俗》曰:“上行下效之谓风,众心安定之谓俗。”也就是说,“风”是正在形成中的民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