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室内外的通风效能是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与健康的重要方面,街区尺度上建筑群的空间形态则显著影响了室内外通风效能。本文归纳了八项室内外通风效能指标,通过对天津中心区107个地块的研究,将各项指标与常用规划指标建立相关关系。结论显示容积率与地块综合通风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但某些通风指标与容积率关系不大,需要单独考虑。通过对比城市常见的街区布局模式,发现综合体式的开发模式最不利于室内外通风,而小尺度的建筑群布局则具备更好的通风效能,商业与住宅混合的功能分配能够缓解高容积率地块的总体通风压力。本文希望通过对综合通风效能指标的建立,以及对建筑群空间形态—通风效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塑造公共健康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街区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地处半干旱地区,塞上老街片区是呼和浩特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步行街区之一,受气候影响,夏季人流量集中,春秋过渡季人流不稳定,因此梳理其过渡季微气候整体环境形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可持续步行街道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街道形态特征,结合实地调研和微气候数据采集、ENVImet模拟、SPSS相关性对比分析,探究微气候变化机制,总结微气候营造策略。研究表明受试街道长宽比、高宽比及走向均对其过渡季微气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空气温度、瞬时风速对人流量影响显著,并确定街道适宜高宽比为0.5—0.75,长宽比为70,街道形态以东西走向为佳,依此构建适宜的街道形态雏形。鉴于历史街区保护原则,在原有风貌基础上,合理增加街道绿化,根据软件模拟结果,确定绿地面积以占地5%为宜,乔—灌—草双侧式绿地结构对温度、风速总体调控较好,适宜采用乔灌比7:3、常绿落叶比4:6的植物配置,以提升街道游览体验、改善街道生态环境,为半干旱地区未来地域性街道生态性营造及街区可持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宋迎昌 《城市》2022,(9):14-23
笔者通过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以及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相伴而生,城镇化中后期大城市化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化推动城市规模结构“金字塔型”—“橄榄型”—“倒金字塔型”演进。据此,笔者提出:实施城镇化政策应关注大城市化发展,根据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适时调整城镇化发展重心,推进多种形态并存发展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陈畅  周威 《城市》2013,(2):43-47
一、引言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有一段著名的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不同城市的风貌差异首先体现为街道的差异,而非建筑的差异。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格化魅力,即城市的性格,这种性格来源于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界面开口几何参数对寒地大空间建筑自然通风的影响规律,选取全民健身中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归纳典型空间模型,提取界面开口个数(Pn)、开口宽度(Pw)、开口距楼地面距离(Pd)和开口高度(Ph)4个几何参数作为模拟变量,提取参考面的空气龄、温度和风速作为自然通风性能评价指标。结合参数化建模技术、CFD数值模拟技术和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几何参数与自然通风性能之间的关系展开模拟分析。首先通过4组控制变量模拟实验,研究单一参数变化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趋势,计算决定系数;然后通过抽样形成200个几何参数组合的样本并进行CFD批量模拟计算,探索多个参数同时变化时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计算各参数的相关性指标。结果表明:几何参数相关性指标的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面开口宽度、界面开口高度、界面开口个数、界面开口距楼地面距离;空气龄与几何参数呈幂函数或二次项式关系变化,温度与几何参数呈线性关系变化,风速与几何参数呈线性或二次项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6.
规划设计在物流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举刚 《城市》2010,(10):33-35
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进行前期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确定园区建设的相关要素是否合理可行,理清思路,明确定位,重点完成科学布局功能地块、交通系统和信息平台等规划;其次,进行详细规划(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确定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与规模,落实每一地块的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班牙巴塞罗那面临城市交通增长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绿色空间减少、人居环境退化等问题。为解决此类城市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巴塞罗那当局提出了超级街区计划(Superilles)旨在将新鲜空气和街道空间归还给城市居民。本文回顾了该计划的实施背景和发展历程,剖析了2016年提出的超级街区"Superilles"计划——"赋予街道以生机活力"的主旨思想、规划策略与愿景。基于"塞尔达规划"的方格网街区,选择波布雷诺(Poblenou)街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数据分析,评估了街区改造的效果,并验证了超级街区计划实施具有改善街区综合环境,提升气候舒适度,减少车流量,降低噪声进而整体促进居民健康等作用。作者认为,超级街区实施的一些街区修补改造策略为我国 "城市病"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街区建设是在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与水平的新时代背景下,深圳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构建国际化街区标准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建设国际化街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理论、国外经验和国内探索,归纳了国际化街区开放友好、中外融合、宜居街区、特色文化、活力创新、治理主体和主导产业等七大核心特征,并作为国际化街区标准一级指标;通过基础功能、特色功能、引领功能的分类,进一步细分并设计形成共计57个二级指标.国际化街区标准指标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价值,为国际化街区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9.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以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为主题的世博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太高.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人和自然关系疏远,不符合宜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丁健 《城市》2009,(8):8-12
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题.而大城市发展是中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由于受到人口规模、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大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中国大城市的发展之路面临复杂的各种矛盾,其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大城市发展道路,即走内涵式、质量型和集约型的新型发展之路。因此我国大城市必须转换原有的发展方式.从战略高度创新发展模式与机制.促使我国的大城市从大变强.成为民富国强的支柱。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山地城市公园对城市热岛的减缓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内10个公园为例,使用卫星遥感数据和部分实测数据获得地表温度和近地面气温,分别从内部景观特征和外部空间形态两个方面研究了公园的降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园内部景观要素方面,公园面积、宽度、形状指数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多个小型公园比同面积大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应;在公园外部空间形态方面,自然地形起伏与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公园降温效应的主要因素,少量正对公园的通风廊道及规则布局的建筑形态可以有效提升公园的降温范围,山地型公园比盆地型公园具有更好的降温效应。在规划实践中,应该综合考虑公园面积、布局等要素,以发挥公园最佳的降温效用。  相似文献   

12.
张萍 《安家》2006,(12):188-190
曲线婀娜的新派高层 "梦露大厦" 设计师:马岩松及其团队 The Absolute Tower,一个全是曲线的大厦,外界评论作"梦露大厦",加拿大密西莎加市地标建筑.设计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多层模糊的需求.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师希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统城镇街道网络受地形、历史发展格局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小尺度、疏密结构复杂等特征。本文选取"汶川地震"受灾严重的羌峰村,模拟震后街道通行的"资源"分布,进行交通网络需求与网络空间表征、网络节点连接距离的关联性研究,并构建街道网络的优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引力场安全格局模型参数中,节点介中心值可较好反映人们对最短路径的选择倾向和街道网络流量的变化趋势,而街道空间句法的中心性、最短路径中心性、激发引力场的安全格局中心点介中心性均有高度一致性和可辨性;通过引力场优化模型提出的避让策略缓解了节点的拥堵程度,使整个街道网络呈现出动态平衡的状态,形成了高效街道网络的引力场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中国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等重大变局,也是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关键点,北京古都整体风貌在国家政治变迁中也经历渐进式的变化。近代化趋势在城市面貌演变中逐渐显现,这体现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变化、原有街区格局的松动和新型商业街区的兴起等方面,这些变化与当时政治大格局的变迁同步,也是城市市政管理方式和百姓生活空间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街道空间是行人心理认知的核心载体,界面虚实关系的不同自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差异,据此建立有关街道界面虚实特点的“界面节奏—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在心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感受测量原理与空间知觉理论,得到街道界面节奏的“物理量—心理量”测算方法。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界面的中断次数、界面空间的延伸程度是最受行人瞩目的界面节奏特点,据此构建了频率与幅度参数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为城市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认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田垠 《城市》2008,(5):32-35
城市是社会的真实映象.城市的革命来自社会革命。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城市的功能性质、空间与物质形态都有了巨大变化:尺度宏大、高速高效,能够容纳更多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动态.并明显趋向复杂化。城市形态从高建蔽率的建筑群向高容积率并拥有大量空地的高层建筑群转变。由建筑围合的外部空间完整且单纯的界面已渐趋弱化,呈现出多元、模糊、流动、开放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张小开  江巍 《城市》2012,(11):62-64
一、引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了解主要依靠人类自身的感官,而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视觉,根据相关研究,人类信息有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人类视觉感知之中,对色彩的感知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经过一个街区,第一印象就是街道整体的色彩,其次才是建筑的造型和道路设施等。这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高层、高密度建筑群的发展,城市通风、热岛效应、空气污染以及行人热舒适度等已经成为研究城市高层建筑群体设计的重要课题。同时,环境性能化模拟与实验工具的不断发展,针对城市风环境影响进行初期概念设计决策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首先介绍了以物理风洞为模拟工具的实验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性能可视化设计方法探索;然后开发了一套针对高密度城市高层建筑群体的机械生形装置,打通建筑几何生成与城市风环境数据参数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高层建筑群场景的建筑几何生成设计优化算法。由此,实现城市设计导向的、基于城市高密度风环境性能化的、高层建筑形体预测与生成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兼顾车行与步行、而非总是车行优先的整体街道网络该有怎样的基础模型及其关键结构逻辑?尽管业界对机动化和步行化多有研究,但是仍未见就此问题的专门性讨论,本文即是一次尝试。对步行的尊重与对车行需求的认可导致本文设定了两个相互钳制的概念:效率与选择,并由此建立了一系列紧密关联的参数,如交叉冲突点数、时间效率、交叉口选择率与流向选择率等。对应性地配置了5个基础简化模型,它们分别极端性地代表大街区路网、小街区路网、大街区放射路网、层级邻接路网与层级交错路网。通过对这5种模型进行包含上述参数的数据比对,本文认为层级交错路网的结构逻辑最能符合可持续低碳发展的要求,最能支持城市的多样化生活。进一步地,本文讨论了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的4个路网问题,分别是主干性与主干道、次干道/大街的意义、局部性问题与贯通性支路的价值,并提出了"效率/选择—形态"的街道网络研究方法。最后指出,在效率与选择之间保持平衡的路网布局,其实是城市设计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张润兴 《城市》2014,(1):50-53
正尽管之前在无数好莱坞电影中早已领略了美国城市的风采,尽管在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早已略知了美国城市的内涵,但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实地考察美国后,对于美国城市还是有了一个更为真切的、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对美国既有老建筑的有机更新再利用有了很深的认识和反思。一、美国城市化发展及既有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