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严格执法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要做到严格执法,必须建立严格执法的运行机制,这是严格执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应完善严格执法的有关程序性立法,建立国家机关的相互制衡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基本形成, 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保证。但是我国环境法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完善。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立、废、改工作, 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又切实可行的环境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与之相配套。而曾被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或“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却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一直缺位。反垄断立法搁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术界很大一部分学者将反垄断立法与发展规模经济对立起来。本文从产生垄断的经济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垄断和规模经济的实际情况,并借鉴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处理反垄断与规模经济关系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经济立法过程中,不能将规模经济与反垄断立法相对立。发展规模经济完全可以与反垄断及其立法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前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得不到严格执行的现状出发,指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执法活动受到了权力的干预、金钱的腐蚀和人情的扰乱,严重影响着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建立。为此,必须帮助各级领导和执法人员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正确用权,拒腐倡廉;严肃地、大张旗鼓地处理执法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健全改督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执法的监督。同时还要抓好全民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严格执法的社会大环境,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面临着经济体制“根本性变革”所带来的新的矛盾和繁重任务,在四个方面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作者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包括总体框架、表现形式、主要环节和规范要求.对于如何改变我国目前存在的市场实践领先、规范体系滞后、执法环节薄弱的三者失衡状况,作者从加快立法进度和加强执法环节两大方面,提出了十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制化程度较低,对社会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支持.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并且要完善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继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提出的宪法修正草案,把党的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以立法程序固定下来,使其上升为国家意志,庄严地载入根本大法。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年,有关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获得了最具权威的法律保障,从而标志着长期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开始依循法制轨道实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开始提到议事日程。在北大95周年校庆之际,法律系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门研讨。现将研讨会上的部分获奖论文刊载如下,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一文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标准,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定会在法律领域里真正协调统一起来。企业法律制度重要内容之一的股份制,即是这种协调统一的例证。《关于市场经济和法律文化的一点思考》一文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与特定的文化相伴随的社会活动,因此,不仅要加强市场立法和执法,而且还要加强对法律、法学研究和法律文化中“形式理性”问题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主体立法》一文认为,市场主体立法十分必要,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及自我约束等方面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在生产活动、分配活动及交换活动等方面必须得到法律的保障。《论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建立我国完善的企业整顿制度》一文认为,系统借鉴西方各国公司重整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整顿制度势在必行。该文在对中外企业整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就系统地建立我国的企业整顿制度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依法实行宏观调控。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则为政府依法实行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政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接受法律监督,以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大大推动了中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浪潮;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50条《决定》,使改革进入以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为内核的新阶段。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势必给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即使是最简单的市场关系,也是以一系列法律规则为基础的。换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受法律规范、保障,并严格按照法制运作的经济。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同步进行,使经济体制改革能在法律的引导、制约下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十四大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十四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社会主义法律体制已基本建立。但是许多法律是在从产品经济向产品与市场相结合的过渡阶段制订的,用这些法来解决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法律与现实的冲突。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法制建设上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立法。抓紧制订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关于劳务市场、  相似文献   

11.
“讨债难”已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恶瘤”。本文论述了恢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为伏法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必须充分认识伏法在我国市场经济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已建立了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各种单行法或行业法“各司其职”的愤法体系,但尚无一部统一而系统的债法。作者呼吁加强债法的立法与执法力度,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宏伟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立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对待和解决当前立法中的问题。1 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 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在计划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之间基本上是靠计划指令来联结,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而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公平竞争,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也要依靠法律来进行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市场经济将无所遵循,就必然会产生混乱。只有完备市场经济法律,使市场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随着国际社会各种交往的不断扩大,各国法律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趋同化现象日益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法律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逐步趋同化。本文对中国法律趋同化的含义、产生原因、各种表现以及实现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并且阐述了在法律趋同化的过程中必须摆正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与国内法的关系、确定建立和改造国内法律制度的国际标准、正确看待法律移植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法制建设工作已越来越注重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使我国法律制度,特别是民商法律制度进一步与国际社会普遍实践更趋协调、接近或一致起来,以减少对外经济技术交往中的法律障碍,已成为国家立法工作注意的焦点。本文提出这一课题,试图就整个中国法律和当代国际社会法律趋同化的关系作一番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不断受到新的挑战,但也带来发展与完善的机遇.完善我国经济法律体系,必须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体制相适应;必须坚持从现代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一般规律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赢得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必须实现理论指导上的突破与创新,正确处理好立法中的各类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但尚存在不足,必须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制度,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篇大文章,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加快法制建设,尽快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是一种保障性环境,它是从立法、司法和执法的角度来考察市场经济运行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其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运行机制、市场调控手段、市场约束保障系统都必须法制化。因此,在全社会是否形成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如法律规范是否完  相似文献   

17.
列宁提出要创立新法制、严格守法执法、完善法律监督,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先河,对社会主义国家法制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列宁关于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制监督的论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三个代表”思想是列宁法制思想理论在当今中国的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18.
论统一市场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体制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统一的法制,是统一市场得以形成和有效运作的保障。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必须处理好法律价值目标统一、法律原则统一和法律规范统一等三个方面的关系。在当前,尤其要解决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不协调、立法权限划分不清和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的理论根基,也是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指引。执法工作与人民的距离最近,与人民的联系最密切,与人民的关系最紧密,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严格执法的论述,明确了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严格执法的应有之意。党的领导既是推进严格执法进程中的指路明灯,更为严格执法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严格执法的制度本源、主体、发展动力,更是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手段。习近平同志关于严格执法的方法论论述,从确立执法的价值追求、建设执法队伍与健全执法制度三个层面系统厘清了全面严格执法的实践进路。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公正、文明的价值追求,以严格塑造法律公信力、以公正提升执法质量、以文明加强执法效果。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不仅要树立以执法为民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法治信仰,为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而且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执法队伍的业务培训效率,完善执法人才培养机制,为执法队伍建设提供重要的现实支撑。形成科学、合理、完备的执法制度,要从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和完善执法...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与法制机制王威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迅速得到培育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全国上下已取得两点共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但是,仅停留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