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世界人口发展新趋势,在传统人口转变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转变过度理论,并认为当前人类人口转变远未完成。随着各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人类人口发展表现出“较低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并正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其他国家蔓延,我们将这一人口发展模式称为“人口转变过度”。首先,人口转变过度这一人口发展特征的存在意味着传统人口转变中出现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并不是人类人口发展的最终形态,但人类社会又不可能永远处于人口负增长的状态下,人类自身再生产水平终将会回升到更替水平左右,因而人口转变过度又可以分为“人口转变恶化”和“人口转变回归”两个子阶段。其次,虽然人口转变过度是在传统人口转变基础上形成的,但与传统人口转变存在明显差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口发展阶段,最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持续负增长。再次,人口转变过度形成的原因在于维持高生育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改变,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人类走出人口转变过度的关键是人口再生产水平回升并长期稳定在世代更替水平左右,这依然要有赖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最后,世...  相似文献   

2.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从“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深度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总览中国人口治理问题 ,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释清一些人片面强调人口自身发展的合理性而忽视国家整体发展合理性的偏向 ;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基本内容、转变的途径、转变的主体等多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口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理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否完成了人口转变,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题目,从人口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人口转变过程。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是人口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极大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压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宝贵的“人口红利”期,也为世界的人口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中,人口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经济现代化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人口现代化不仅指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而且指人口质量的现代化,人口结构的现代化,人口迁移和分布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现代化等。人口现代化更科学地表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方向,是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看待和分析人口问题,从规律性上找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这了两种人口再生产模式———强制性人口再生产模式和适应性人口再生产模式 ,并提出了我国由强制性人口再生产模式向适应性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40年的努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计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工作思路不断创新,依法管理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转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性转变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和目前所处阶段还有不同观点。从人口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完成人口转变;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人口转变还没有完成;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口转变不仅已经完成,而且进入后人口转变期。2l世纪,伴随人口转变过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人口转变问题将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这既为中国人口发展提出挑战,也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人口转变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现代世界人口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从所谓“多生多死”类型向“少生少死”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这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巨大转变.但是,这个转变过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并且它的转变形态也颇不同.这不仅对人口发展本身,而且对各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现代世界人口转变的规律及其历史史经验,以便更自觉地加速实现本国的人口转变并促进它向着更有利于社会经济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天水市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坚持一手抓人口数量控制,一手抓出生人口素质提高,逐步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型的历史性转变,有力地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再生产等方面,通过构建人口发展方程,分析了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之间从长期看具有稳定的互动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等要求下,当前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家庭计划与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这一角度,对新家庭计划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作了探讨,指出新家庭计划活动这种形式很可能是一条引导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最终走向完成阶段的希望之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人口转变的环境意义 人口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是人口再生产适应于环境再生产的结果。与一定阶段的生态环境发展相适应,人口再生产具有一定类型,而人口转变则是人口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从旧的平衡向新的平衡的转变。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口转变的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环境承载能力提高,从而带来较大幅度的人口增长。然而过快过多的人口增长往往导致人口生产力超过环境生产力,出现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改善环境和控制人口创造出人口生产与环境生产的新平衡。  相似文献   

14.
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们用较短的时间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道路。在20世纪80~90年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推动,管理方式方法简单粗犷,工作水平较低,基础较薄弱。迫切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制度整合:中国人口新形势下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并阐述了中国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三低”阶段的新形势下,政策选择必然是在维持现有人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多维制度整合,从而促进生育观念的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对于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迈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加快实现"四个转变",全面做好新时期人口工作。增强大局意识实现由传统计划生育工作向全局性工作转变  相似文献   

17.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贵州省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强有力推动下,贵州省遵义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全市少生人口300余万人,创造了社会抚养比较低、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时期,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发展已进入负增长新阶段,人口负增长形势将保持常态化,且这一阶段的人口变动将呈现诸多新特征。身处历史拐点,首先需要全面把握人口发展整体态势,理性对待人口负增长。同时,应积极推动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向“质量型、配置型、开放型”转变: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导向,不断挖潜人口质量红利;顺应人口流动性增强的历史趋势,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放眼国际人力资源市场,着力集聚海外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苏杨  尹德挺  黄匡时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5):7-18,34-4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管理理念的转变,中国人口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政策目标由单纯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逐渐转变为“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与此相对应,中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发展为包括人口数量控制和人口分布控制两个大类及其相关的优生、就业、福利等公共服务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人口计生委主任杨云彦——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人口环境: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成果,不仅是少生了4亿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人口环境。这一方面是通过人口红利得以体现的,对外开放的战略实施,使得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和体现,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持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有效的人口控制,极大减缓了社会压力,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