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交往中离不开礼仪,奥运同样如此。奥运会上,人们不仅关注运动员获得多少枚金牌,更会关注运动员乃至观众如何在“人文奥运”的理念下体现东道主“礼仪之邦”的接待与服务水平。良好的礼仪修养不仅能够让世界了解东道主,同时也会让东道主国家的礼仪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现行礼仪教材中存在礼仪规范琐碎、繁冗以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诟病;区分演绎型礼仪规范与非演绎型礼仪规范,是克服这些诟病的一条有效渠道;对于"类不同而理同"的演绎型礼仪规范集群宜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交际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形式,而人们从事生产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因此交际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礼仪则是在古代人祭祖、敬神等活动中产生的,尔后逐渐演变为从事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和仪式。交际礼仪运用于各种层次、各色人等之间,又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即文化的复合性、民族的继承性、时代的变异性和和地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餐桌礼仪包括餐具使用、座次安排、餐饮内容与程序和就餐氛围等方面。不同的中西方餐桌礼仪是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文关系和思维方式等中西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探究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有益于探索坚持发扬本国优秀文化传统,同时采取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吸收其精华,更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礼仪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渊薮和基质的文化现象,因其发端久远、内涵丰富、影响深广,备受今人重视和探究。本文通过具体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将中华礼仪的发萌时间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同时对原始鸿蒙时期的礼仪文化形态作了较为完整的介绍,从而证明,中华礼仪从萌芽起便开始浸润整个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历程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喜歌即司礼人顺应婚礼程序吟唱或念诵的与习俗活动意图相应的喜歌喜词,是婚嫁礼仪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尤以婚礼正日关涉女性受礼者最为密集.过渡礼仪是传统婚礼中女性受礼者状态转化的重要机制,它依次由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构成.婚礼正日在整个婚礼中属聚合阶段,从皖北喜歌中婚礼正日女性的聚合礼仪可以发现:握纂、哭嫁为女性脱离原在世界的分隔礼仪;上轿、撒豆谷、转席是女性边缘阶段的呈现;拜堂、挑褡头、交心盏、闹洞房、撒床、点灯属于女性加入夫家的聚合礼仪.不过,三者之中聚合礼仪最为突出,既反映聚合礼仪仍可析出较小的过渡礼仪进程模式,同时也折射出传统婚姻缔结及过渡礼仪实施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育是人类种的繁衍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套纷繁复杂的诞生礼仪,整个礼仪规范是男女有别文化的体现。本文试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诞生礼仪中性别差异的探讨,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大量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分析了礼仪教育的时代背景,清晰地描述了我国礼仪教育的发展脉络。礼仪教育的现状是:礼仪研究空前繁荣、礼仪教育深受欢迎、社会礼仪培训热火朝天。因此,促进礼仪教育的发展要制订政策、完善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理论体系;加强深层教育;改进教学方式。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也存在诸如礼仪研究不够深入、礼仪教育轻男重女、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教学课件相对匮乏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中外学人,尤其是异域视野对华夏礼仪神圣效力的阐释,借镜人类学家对神话与仪式关系的研究成果,立足华夏礼制探源研究命题,反思了传统神话观对儒家神话研究的桎梏与遮蔽,认为华夏繁复的礼仪活动是儒家神话再发现的可能性视域。现有的成功实践业已表明,礼仪符号的解读、礼仪神圣根源的探索,乃至经典文本的解读,需要跨文化的广阔视野、比较神话学的类比释读视域,需要突破故事本位的神话观,回归礼仪圣物象征的大传统。因此,儒家神话再发现与重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礼仪教育 提升大学生基本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分注重“成才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使得学生的文明修养不能为社会完全认可,重视和加强高校“礼仪课”教学是加强德育和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重要途径。加强礼仪课教学应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礼仪教育环境及浓厚校园尚礼风气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西方礼仪思想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代、中世纪神学统治时代、近现代资产阶级时代,在其经济等物质性的决定因素影响下,在同各个国家的历史、不同民族的道德、社会秩序、风俗等因素交互作用中,礼仪文明思想具有较大的共性及兼容性,能在更大的范围、更久远的层面上影响整个社会及历史,影响人们行为方式及交际方式。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礼仪中的自由、平等、自尊等人性文化,则是诸种现实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和最充分的体现。“洋为中用”,借鉴西方礼仪文明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融入“礼仪之邦”之精华,对于礼仪文明、道德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视野的家庭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礼仪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家庭礼仪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基础,是公民礼仪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应该建构现代家庭礼仪文化,分阶段实施礼仪教育方案,区分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延伸教育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公民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礼仪素质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文明程度的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加强公民礼仪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亟需从理念张扬、制定规范、宣传推动和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实践等方面着手,推动整个社会主体思潮的认同,进而提高全体公民的礼仪意识,实现全体公民礼仪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在当今社会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内容之一.体育课中人际交往活动频繁,需要有一定的礼仪加以规范.本文提出了体育课礼仪的概念,辨析了体育课堂纪律与体育课礼仪的异同,归纳了体育课礼仪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体育课礼仪的功能,提出了体育课礼仪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辩证统一关系,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道德则是礼仪的灵魂,二者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学习礼仪,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礼仪水平,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使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三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良心,体现在人们的讲礼重义的行为上.  相似文献   

16.
中外儿童交往礼仪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素以讲“礼”重“仪”著称。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的传统礼仪受到了一些不利因素的冲击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向其他国家虚心学习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策略和方法。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在礼仪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礼仪教育“四有特色”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三个缺乏”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北宋皇帝丧葬礼仪的主体是儒家传统丧葬礼仪,其绝大多数仪式见诸《周礼》、《仪礼》、《礼记》,还有一部分是源于这“三礼”或前代丧葬礼仪,只有极少数仪式源于佛教、阴阳五行学说及道教。北宋皇帝丧葬礼仪对北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丧葬活动中包含着丰富的礼仪,这些丧葬礼仪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甘肃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中,现代性的丧葬礼仪程序不多,却保留着丰富的传统丧葬礼仪。在该地区形式多样的丧葬礼仪背后潜藏着人们的几种意识,这些意识包括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和狂欢意识。丧葬活动中的这种礼仪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习和使用礼仪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校园文明的重要途径。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礼仪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礼仪教学一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礼仪教学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的学生们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一定要掌握一些求职的礼仪知识与技巧。本文从面试前的礼仪、面试过程中的礼仪、面试后的礼仪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求职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礼仪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