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这已是被人们确认的公理。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当然也不例外。它正是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社会心态是密切相关的。1919年,以五月四日为起点,在困苦、踩睛中忍耐和沉默的中国人民终于觉醒。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气吞山河之势,首先点燃了反帝反封建的导火线,继而形成燎原之势。正是伴着“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问世了。它的出现,犹如惊天动地的号声,淹没了胡适等人半文半白“放大了的小脚的呻吟”,回响在祖国…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党史教学中,常有一些同志提出疑问;五四运动既没有完成反帝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为什么说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是一九四○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名论文中下的定义。他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人的领导下,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坚强柱石,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的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它反帝主要表现为“灭洋仇教”;爱国主要表现为“保大清国”。对于义和团的反帝,虽有反帝方法上的争论,但论者都承认义和团是反帝的,而在爱国上却有反封建和不反封建之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任务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义和团“灭洋仇教”表现了它的反帝革命性;而“保大清国”却说明它是不反封建的。现就后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然结果。武昌起义前十年间,中原、沿海地区的人民斗争如火如荼,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未间歇。西北各族人民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史和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摭拾史料,草成拙文,以此作为对辛亥革命8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五四爱国运动70周年。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反帝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思想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作为爱国的政治运动,它爆发在1919年5月4日,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作为反封建的启蒙运动即新文化运动,它发轫于l915年9月《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的创办,也是以爱国为出发点,并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高  相似文献   

7.
论《红旗谱》的民族特色——重读梁斌同志的《红旗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同志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一九五八年一出版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赢得了文艺批评界的普遍赞誉。这部优秀的作品,以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冀中平原上的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中刻划了一系列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揭示了这些革命的英雄人物在党的教育下逐渐成长的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素、流畅,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勿容置疑,《红旗谱》是一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度的作品。正如当时一些同志所指出的:“《红旗谱》是当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孙中山先生的反帝思想和实践是其政治思想和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一面镜子,它大致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前的直接反清、间接反帝到辛亥革命后的反对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和五四运动后反帝思想与实践的高峰等三个阶段。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 在欧洲文学史上,反封建的文学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它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体现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几百年来,为世界文库留下一批杰作,给文学画廊增添了很多典型形象;当然,也同时为后人提供了文学如何进行反封建斗争的创作经验。在此,仅就其中的讽刺文学进行一些探讨。 这一部分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有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莎士比亚前期的喜剧;到了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有法国莫里哀的喜剧;在十八世纪启  相似文献   

10.
漆南薰是一位热诚的爱国学者、坚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士和国民党左派革命家。他把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同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完全融为一体,不惜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的《经济侵略下之中国》一书是唤起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著,是中国现代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中国近代经济问题研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他的政论文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秦政记》、《秦献记》,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中写出的反复辟战斗檄文。今天在深入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读这两篇文章,更能感到它强烈的尊法反儒的战斗气息。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买办势力和帝国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写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当时中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时代.毛主席亲自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著名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使全国各地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进一步走向高潮,大革命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孙中山是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可是,“四人帮”极力贬低和否定孙中山。他们不择手段,伪造历史,把中国近代史上由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歪曲为所谓的“儒法斗争”的历史,大野心家江青甚至公然辱骂孙中山是“牛鬼蛇神”,妄图打倒一切资产阶级革命的正面人物。今天,我们回顾和探讨孙中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对待帝国主义这一课题,从中吸取必要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指明了殖民地和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斗争实践和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的启发,及时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确定当时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结果或前  相似文献   

15.
愚昧的习俗 不屈的精神———努埃曼的《不育者》文学本无性别之分,只有创作主体的男女之别。两性也本无贵贱优劣之差别。然而私有制的产生,开始了人压迫和奴役自身的历史,性别的不同便转化为性别的歧视和压迫。于是也就有了成为人类解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运动,才有了“第二性”视角的“女性文学”。阿拉伯进步作家大都富于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他们的作品与阿拉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斗争,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这些作家善于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描写女性,批判男权社会和千百年来传统观念和愚昧习俗对女性的迫害。黎巴嫩著名作…  相似文献   

16.
胡绳同志的新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下简称“新著”)是一部七十万字的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史学著作。“新著”生动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遭到的种种苦难,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艰难历程,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和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以狂飚突进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唱出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最强音,从而为我国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女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既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孕育的结果,又是诗人独具个性的诗论的产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作家一定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样,任何诗篇,也都是在诗人一定的诗歌美学观指导下的产物。个性解放和泛神论是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史起止为1840年至1949年,其基本线索为时代中心的变化,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继成为时代的中心,依次领导了近代史上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据此可将近代110年的历史分成3个时期:(1)1840年至1895年是农民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民主主义革命揭幕时期;(2)1895年公车上书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9.
1990年1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郭孝义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中国近代史》。这是建国后由国家教委首次组织编写的全国师专教材之一。它按照师专历史专业《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资本主义因素发生发展为主线,以“两个过程”和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中的十大事件为主要内容,按年代顺序,分章编写,共十一章,凡三十四万字。和已经出版的好多《中国近代史》教材相比,这部教材的特点是: 第一,紧密结合师专历史专业的教学实际,具有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是我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 ,也是一部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历史。统治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一定的反帝性和民族性 ,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性、突出的反封建性和一定的反帝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性 ,也具有妥协性和动摇性。只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