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万希 《人才开发》2008,(2):55-56
“末位淘汰制”起源于美国通用公司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多年的管理实践。他根据“强制正态分布”规律。绘制了著名的“活力曲线”.将员工划分为三类:最好的20%是创造奇迹的人。失去这样的人被看作是领导的失误:中间的70%是公司的主体.也是管理和培训的重点:末尾的10%是公司必须淘汰的对象。韦尔奇也指出:“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够发生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时间在通用公司建立起了一种绩效文化。在这种文化里.  相似文献   

2.
管理通用电气公司近20年来,作为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通过600多次并购,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公司的总收入屡创新高。但韦尔奇认为,他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励员工及对他们工作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估,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华尔街日报》记者曾就员工激励问题采访了韦尔奇先生。下面让我们聆听韦尔奇是如何谈员工激励的。问:第一次从事管理工作,你是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韦尔奇:我非常幸运地成为通用公司(以下简称GE)一个新部门———塑料制品部的第一名成员。当我雇佣第一名员工时,我们组成了一个两人团体,我从没把自己看做老板而是普…  相似文献   

3.
许亮 《人才瞭望》2005,(11):98-99
有天晚上,即将离开GE的杰克&;#183;韦尔奇在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商店买套头衫。商店老板却将韦尔奇引到一个僻静角落,他对前一天晚上韦尔奇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一直强调的这样一个观点感兴趣:不断地裁掉最差的10%的员工,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他的店里有20名员工。“韦尔奇先生,”他问,“难道我一定要让其中的两位走人吗?”  相似文献   

4.
霍华 《人才瞭望》2009,(7):100-101
"末位淘汰制"始于美国通用公司的"活力曲线",在通用公司得到了较为成功的运用。所谓"末位淘汰制"是指把绩效考评中综合得分较低、排名末位者按一定的比例淘汰出局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其创始人是著名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杰克·韦尔奇自1981年至2001年担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不仅在通用拥有至高无上的个人魅力,更是商界的传奇人物。在他担任CEO的时候,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为通用的股东创造了巨大财富,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  相似文献   

6.
通用电气公司(GE)的辉煌比比皆是。最近,GE连续两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连续两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超级50家公司第一位。 总裁是“生产人才的专家” 18年前,46岁的杰克·韦尔奇接任GE总裁职位,他成为GE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但他面对的却是一个古老庞大、而且又是比较成功的公司。“这个时候,最容易以老大自居,也最容易失败”。这是当时韦尔奇先生最强烈的感受,所以,他提出:“不管你是在世界哪个地方、在哪个公司、在公司的哪一层,只要有什么好的主意,就毫不犹豫地拿出来…  相似文献   

7.
通用公司(以下简称GE)以培养领导者著称,不仅为自己培养了接班人,而且给全球500强输送了大量CEO。在《财富》500强中,有168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都曾在通用电气任职,而通用电气这种培育高级管理人才的良性机制,也让它获得了“美国企业界的哈佛”的美誉。通用培养领导者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其中行动学习就是一种关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企业能更具竞争力,能更好地沟通,在“硬件”上,GE曾经的舵主韦尔奇通过他著名的“数一数二”论来裁减规模,进而构建扁平化结构,重组通用电气;在“软件”上,韦尔奇则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4,(5):27-28
管理通用电气公司近20年来,作为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通过600多次并购,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公司的总收入屡创新高。但韦尔奇认为,他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励员工及对他们工作表现做出正确的评估,为此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薛福连 《人才开发》2005,(11):37-37
人才选拔与培养重于一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9位,年销售收入1000亿美元,年纯利润突破100亿美元,资本利润率达到25%,财务状况被评为“三A”,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他们十分注重选拔和培养人才。通用电气公司内建有一座经营开发研究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所培训干部的大学校。公司每年向该研究所拨款不低于10亿美元,每年在此接受培训的人员达1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3%。从高级干部到新任经理,人人都要接受培训。董事长韦尔奇每月到研究所授课两次,直接听取的培训汇报,一起制定研修计划。通用公司要求所有干部都必须具备本公司…  相似文献   

11.
“唠嗑”是一种极好的沟通方式,能够把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拉近。如果将这种原始而直接、极具亲和力的沟通方式,移植到企业里去,将会怎样?“全球第—CEO”杰克·韦尔奇可算是个最好的例子。这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原董事长,常常深入到工厂最一线的车间里和工人们相聚在一起,不论头衔和职位,就一个话题进行自由自在地“聊”。“聊”的次数多了,结果韦尔奇仅凭外貌就能叫出公司至少1000人的名字,并且清楚地知道他们各自的岗位。韦尔奇的亲切感,韦尔奇的人格魅力,就这样深深地印进了员工的心中,公司上下员工形成了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队。奥田,日…  相似文献   

12.
适度距离的管理人际关系上常常有“马太效应”的影子。有些人总是:密者,密上加亲;疏者,疏而又远。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斯通却自有主张。他不主张亲密无间,而主张“人际关系保持适度的距离”。斯通认为,所谓适度距离就是密者疏之,疏者密之。工余时,他有意与高层人员...  相似文献   

13.
沈坚: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德尔福公司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在香港《中国员工》杂志最近举办的人力资源评比活动中,从参赛的北京80家国际和国内知名公司的被提名者中,跻身“首都最优秀人力资源经理”行列。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若干问题,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我1994年起开始在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那时候公司中外员工只有18人。1998年6月,转到通用下属的德尔福公司,主要从总体上负责公司在华15个合资和独资企业中一万余名雇员的人事工作。 人力资源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本地化又是跨…  相似文献   

14.
他曾公派留美,后效力于美国通用公司长达19年;他是名扬海外的华人工程师,在业界被称为设计专利王;他加盟上海汽车有限公司,肩负国家重点发展的汽车技术的研发。他,就是卢建钢。  相似文献   

15.
多层团队系统营造出精练企业,使你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当皮埃尔临危受命,担任困境中的法国企业巨子摩利克斯公司的行政总裁时,他深知只有脱胎换骨的变革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他惊叹道:“我们1995年亏损达3亿美元。这可真是白扔。我们所有的竞争对手全都业绩优良,与我们真是天渊之别。“考虑到接手时公司的现状,他的目标十分明确:“2年后我们的利润率要提高15%,我们要成为世界级的公司。为此,我们需要彻底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6.
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GE公司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有韦尔奇这样的“舵手”,但实际上.其真正的竞争力却蕴含于一群处在GE各个领域指挥层的领导者那里,而为GE公司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企业领导人才的是GE公司设在纽约的“领导开发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08,(10):107-107
问:我是一家公司营销部的业务员,长期以来我很勤奋努力,多次受到公司嘉奖。进公司两年来,我起先接手的那个地区,因为刚刚开拓不久,业绩不太好。自我接手后,业绩持续增长,这一年多来,我的业绩始终保持在全公司第一。前不久,公司区域经理上升到总部做经理,区域经理位置空缺,按照我的业绩,许多同事都公认这次我会被提升上去,我心里也一直乐滋滋地等待着被宣布的那天。可我没想到,老总宣布的结果竟然不是我,而是一个平时来绩年于中洲,就是我当初从他手里接手现在这个地区的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大型国际性刊物《时代》周刊,创刊已有百年历史,有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每逢年末评选全球风云人物,引起人们兴趣。最近一期报道了,由编辑和记者评选出的全美最有权势的十大人物的同时,又评选出了全美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人物,受到国内外广泛注意。全美最有权势的人物,主要是依据政治经济实力评定的,其中,政府官员有3人,大企业家有7入。他们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微软公司董事长盖茨美国经济事务官员格林斯潘新闻公司董事长默多克迪士尼公司董事长艾斯纳通用电气公司(CE)董事长韦尔奇英特尔公司董事长格罗夫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史…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09,(10):59-59
近日,由全球最大的人才发展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商——美国的SumTotalSystems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全球经济低迷下的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该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杨轩先生认为企业人才储备应提高到战略高度来看待,人才建设亦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相似文献   

20.
IBM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该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31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IBH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965亿美元。IBM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并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立于同行业的前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完全人性化的员工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