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文玲 《现代妇女》2014,(3):145-146
晚小说作者受当时时代背景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有感而发地创作了知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笔者受其影响写了该文,希望能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解构清楚。本文分引言部分,正文部分(盖茨比冲动的自我、菲茨杰拉德矛盾的自我和尼克超凡脱俗的超我)和结束语三部分。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不仅是从心理的角度对人类的一次巨大的突破,更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开花结果。基于这一学说,许多以往的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有了科学依据,而此后的一些文学家则有意识的运用这一学说,在塑造人物时,深入到人物心灵之中,挖掘其中的激情。本文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出发,论述了精神分析学说与茨威格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析文学的关系;弗洛伊德"本我"理论与堂吉诃德矛盾的悲喜剧命运的关联;潜意识理论与现代派戏剧的兴起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此来表达本文的主题:精神分析与文学的关系,乃是这种科学促使人们意识到、并去自觉地探索心灵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分析了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并深度解读了其中三位关键人物的行动与心理。小说中三位男主人公和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个层次存在着契合关系。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从微观的视角展示和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4.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与本能有关的愿望。无意识与人的本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透过无意识下显露出来的本能来揭示人物的隐秘心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人物。本文主要针对阿Q无意识的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5.
龚玥 《现代交际》2014,(4):85-8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为20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法国作家扬·盖菲雷克的小说《野蛮的婚礼》曾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对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进行深刻的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矛盾。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0,(7):10-11
心理动力学理论:又称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该理论假设人们外在行为的原初动力来自内心世界与精神深处;揭示了人格成长过程,认为人们的早期经验对现时行为及心理起着重要作用;认为不同类型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强调潜意识对于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宗教理论是弗氏整个理论体系的一块试金石,透过它我们将发现精神分析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本文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这一人格"三我"结构出发,探讨这一结构在其解释宗教起源与发生中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弗氏精神分析着手,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和"梦的理论"三个方面,浅析它对文学写作与文学批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龚玥 《现代交际》2011,(10):100-100
《野蛮的婚礼》曾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以描写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而著称。作者大胆地引入了西方的精神分析学,使之与文学完美融合。本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出发点,运用其中的"自我防御机制"分析了吕多焦虑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红帽进行新的解读。首先,用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原理去分析小红帽的心理活动,从而揭示小红帽和其他人物的关系。然后,根据人格的三重结构来阐释小红帽是如何压制本我,展现自我,最终达到一种超我的境界的,生动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以后解读作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年6月15日~)生于德国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是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有关社会心理学、个体同一性以及心理学与历史、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的著作,特别是青年心理动力学理论和同一化理论,在各方面都得到广泛的重视。1927年埃里克森应安娜.弗洛伊德之邀,在维也纳一所小型私立学校教美术、历史和地理,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儿童心理的研究。1930年发表了第一篇论文,1933年被选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同年,移居美国,在波士顿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并在哈佛医学院任教。在此期间,他对研究心智健全人的自我(或意识)怎样进行创造性活动问题发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似乎总带着神秘的色彩,介绍此文的目的,一是希望增进您对弗洛伊德的了解,二是希望您读后多少得到一点启示和帮助. 古往今来,凡学有成就者,都可以加以研究和剖析,这是我们洞悉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奥秘的钥匙之一. 李新华同志的文章,共分七个部分,本刊自本期起将分期连载.一、我与弗洛伊德主义;二、弗洛伊德其人其事;三、弗洛伊德主义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四、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理论;五、弗洛伊德主义关于梦和奥狄帕斯情意综的学说;六、弗洛伊德主义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七、弗洛伊德主义的几个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3.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解读曹禺作品《雷雨》中的人物蘩漪。结合蘩漪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分析她从天真的女孩到最后对所有周围的人满怀仇恨的心路历程,揭示出蘩漪的变化实际上是她人格中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冲突导致本我满足无法实现的结果,最终导致她个人悲惨的命运,反映了人性的解放和人类无意识的显露。  相似文献   

14.
《蛇》作为刘以鬯"故事新编"系列小说中的叙事名篇,具有实验小说理论与艺术形式的创造性.作者另辟蹊径,对《白蛇传》旧故事消解并重构,用现代眼光和艺术理念重新去审视这段经典爱情传说,从而赋予"故"事"新"的生命力.本文从《蛇》的"新编"创新之处和如何"新编"两大角度切入,具体论述刘以鬯对西方叙事蒙太奇技法、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伊库斯》是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彼得的代表作,精神科医生狄萨特是剧中的关键人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被用于分析狄萨特该人物形象。在超我层面,狄萨特是医学上的福尔摩斯和生活中的文艺男;在自我层面,狄萨特遭遇多重危机,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中年男人;在本我层面,狄萨特呈现出暗黑悲观的阴郁特质,宛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狄萨特人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赋予人物形象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英国女影星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女主的美国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有关芭蕾舞的超自然惊悚故事。该影片女主妮娜是一个性格温顺的演绎白天鹅的完美者,然而为了在舞台上完美演绎一个"黑天鹅",为此她一步步实现自我蜕变的全过程。现实中的妮娜是纯洁、乖巧的,但在排练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自己被压抑的狂野、邪恶的一面。依据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纯洁乖巧,狂野邪恶分别是妮娜自我和本我的表现。在演绎黑天鹅的过程中,妮娜经过自我、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强烈对抗,最后完美的蜕变成一只真正的"黑天鹅"。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妮娜性格的蜕变做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7.
钟灵毓秀的长白山,孕育出如人参、乌拉草之流的灵草仙物,也孕育出许多精灵仙怪的民间故事,长白山人参故事也由此孕育而生。历来学者对长白山人参故事的解读都是建立在传统社会民俗视角上,缺乏对其故事内里的精神分析。因而,本文将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重新解读长白山人参故事外壳下的人物形象,集体意识与情结以及精神内蕴,了解人们寄托于长白山人参故事这个梦境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1900年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解析》问世,由此也开启了精神分析批评的大门。此后的荣格、拉康和麦茨更是对精神分析批评学说加以完善和扩展。本文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对影片《香草的天空》进行分析,解读影片中梦中梦、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象征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挖掘本部影片的巨大张力。  相似文献   

19.
一、弗罗姆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当弗洛伊德和他的学说,成为一些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关注、研究的对象时,了解一点与弗氏持不同观点的西方学者的思想,我认为很有必要。一般来说,同时接触两种(或多种)学者相对立的思想,比只被一种新奇、时髦的学说所吸引,更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判断事物。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所面对的个体所觉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