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人性善与西方的人性恶理念都影响了政治体制的设计。西方人性恶的理论在古希腊、近代、现代都有充分的论述。中国一直是人性善理念统治思想界,荀子人性恶是例外。荀子与西方人性恶的理念二者有不同推论,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荀子礼治主义对汉朝的政治理论和实践都有直接的影响:汉代的“儒术”即以“礼”为本,融“法”入“礼”;有关“天人”学说是补救荀子礼治理论在实践中无法限定君权的缺陷,“人性”学说是修正“性恶”说.荀子对汉朝经学的传播有很大贡献,汉儒通过经学加入到统治集团.  相似文献   

3.
(一)在先秦思想家中,荀子最早提出了人性恶的问题。《荀子》书性恶篇第一句话就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据此,说荀子是性恶论者,笔者没有异议。问题是,性恶论者就一定是人性本恶论者吗?或者说:“人之性恶”就是“人性本恶”吗?我以为不然。可是,学术界在讲到荀子的人性观时,实际上解释为人性本恶了。下面略引几例: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人性论以主张性恶著称。但这种性恶论是否真的如其所称的那样完全真实?其逻辑是否自洽?从荀子的诸多论述验之以人的知、情、欲三个部分,却明显透露出并非如此。对人性既然可以“化性起为”,就要有化的动力和根据。这些根据和动力也正是荀子承认的人普遍具有的道德辨知和同情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人性中可视作善端而存在。被荀子视为性恶的欲望,主要指过度和不加节制的欲望,而非一般的生欲。那么,荀子为什么还要极力主张一种性恶论呢?这与他对一般政治秩序的捍卫紧密相关。这种对“明分使群”的捍卫正是荀子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的一个特别有意义的贡献。但在特殊政治秩序方面,它和西方近代以来对人性估计不高的政治理论的主要趋势还是迥异的。  相似文献   

5.
论人性假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的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交互规定的表现 ;人性假设就是以一定价值取向对这种规定体的表现有选择地抽象、摄映。一般说来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往往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公设”,并以此推导和构建它的理论系统。人性善或人性恶是推断未来的理想社会的人性预设前提。孟子、卢梭可以说是性善说的代表。他们以人性善为依据来论证人类历史的向善主义。荀子、霍布斯是性恶说的代表 ,他们以人性恶为由论证人性改造和人性控制的必要。亚当·斯密的人性自利的市场经济人的假设 ,可以说是现今市场经济理论的公设。它比较系统地解释了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蕴含有人性假设 ;这一人性假设是否可以说即是历史的具体的“共富”新人和“先富”经济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战国时代关于人性问题的理论争鸣中,孟子力倡人性善,荀子力主人性恶,他们的学说不只在当时蔚成大家,而且对后世的人性讨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论及孟子和荀子的人性理论时,人们往往认为他们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即使有人指出过他们也有着相通和相容之处,也认为其对立和差异是主要方面,这似乎成了学术界的定论。笔者以为,这种看法还  相似文献   

7.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思想家们提了出来。孔子首先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继之有世硕的“性有善有恶”和告不害的“性无善恶”等观点。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子也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孟子提出了人性善,荀子提出了人性恶。人性善和人性恶是正相反对的,但他们的理论也有相同之处。本文就他们二者的人性理论的异同作一个  相似文献   

8.
从告子与孟子关于人性的辩论开始,人性论就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中心议题,性善性恶也成为主要的辩题。对人性作出价值判断之前,需要确定什么是人性,这就涉及到界定人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本文从对告子与孟子关于“生之谓性”的论辩,荀子“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的论释切入,以证明三家的人性论都可归入“生之谓性”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9.
荀子所认识的人性事实包括三个方面 :人性的构成 ;人性的特点 ;人性与智、情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对人性事实的认识 ,荀子作出了“性恶善伪”的人性价值判断 ,提出了“性伪合”、“做君子 ,不做小人”的人性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论荀子的“人性恶”及“隆礼”、“重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性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 ,由于人性上的唯物观和平等观 ,他又认为人性不但应当改造而且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人性改造理论的基础上 ,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对当时及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荀子的性恶论和韩非的自然人性论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人们在考察韩非人性思想的时候,总是从韩非师从荀子,是荀子的继承人出发,认为荀子主张人性恶,韩非也必定主张人性恶,将韩非的人性论也定位为人性恶。笔者认为这不符合韩非人性的本意,曲解了韩非对于人性的理解。韩非其实主张一种价值中立的比较客观的自然人性论。  相似文献   

12.
荀子社会治乱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社会治乱思想的逻辑起点是“治乱非天”,理论依据是人性假说。从人性的生物性为“性恶”出发,提出要“化性起伪”,其核心内容是“隆礼重法”。针对人性的社会性一面,提出要“明分使群”,其目的是建立有等级差别的封建社会制度。在荀子看来,“礼”、“法”、“分”、只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必须由人来贯彻执行,因此人是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潘澈 《东方论坛》2021,(5):58-70
荀子的人性论,不是性本恶论,而是性向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向善论正相对应.孟子荀子的人性论都是基于孔子的人性论的展开.而孔子的性相近说强调的是性的非善非恶,性的善恶则是就后天的积习修为上说.孟子荀子的或狂或狷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向善向恶的人性判断的不同选择.而人性无论向善还是向恶都不妨碍可以通过后天的存养或矫饰使人性得以完善.《荀子·性恶》篇的具体论述表明其所谓性恶是性向恶而非性本恶.荀子的性恶伪善说与韩非自利自为的性本恶论不同,荀子的性向恶论并未得出人性不可改变的消极结论.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信"伦理思想是在战国语境下的产物,"人性恶"是其哲学基础,"群"是其基本支点。荀子认为"信"应该包括治国、社会和个人修身三个方面。但作为封建社会倡导的主要德性之一,"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之处。在现代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诚信建设迫在眉睫。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从荀子"信"思想中借鉴积极成分,另一方面自觉突破其局限部分,使诚信成为人们内化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性本非恶,荀子却说"人之性恶",性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是荀子性恶论逻辑上的难题。对于这一难题,历来没有善解。其实,荀子为论证性恶准备了五个理论预设,即情性、同欲、欲多、物寡、群居。五者的必然结合是人的本性。五者本非恶,其结合却必然会产生一种恶果。性恶的根源就在五者的必然关系中。这是理解和破解荀子性恶论之逻辑难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荀子通过论证“汤武”取代“桀纣”之合法性,否定了世袭制对于政治权力独占的资格;通过论证“尧舜”之间并未“禅让”天子之位,阐明了政治权力不属于个体私有,不能私相授受的性质.藉由这两个主要论证,荀子展示了政治权力所具有的公共性,强化了儒家思想对于政治权力的正确认识.囿于历史条件局限,儒家没能找到如何确保具有公共性的政治权力进行最有效传递的方式,但仍不能否认他们为约束专制政治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人性与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奠基于不同的人性哲学判断,先秦哲学家们提倡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原则.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基于其人性恶的判断论证了其隆礼重法治国原则与方略的合理性.虽然人性有恶的一面,但通过礼义法度来化性起伪,可以使人具有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荀子倡性恶说,但主张化性起伪,力图以后天教育的方式改造人的本性,进而导向为善的道路.韩非接受了荀子的性恶说,但从"人性利己"中发现了它的积极因素,并由此引申出他以法治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论先秦儒家人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性问题上,先秦儒家从孔子的"性近"说开始,至孟子的"性善"说,再至荀子的"性恶"说。孟子和荀子遵循了不同的思维路线。孟子是性善论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先秦儒家的人性思想既为儒家伦理政治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同时也是儒家仁学发展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20.
荀子“性恶”论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苟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的分水岭在于荀子以“生”论“性”,他讲的“性”是人生俱来的自然情性及其自然的本性,它与庄子哲学有很大关系;孟子讲“性”是指人之异于禽兽的人之性,即我们现在一般之谓“人性”。这一概念荀子称为“朴”、“资”,它指礼义、人道。在这一点上,荀子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然而首先需要理解却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是,荀子的“善恶”概念也与孟子有所不同,它突破了一般道德观的局限而以国家、社会的治乱为背景,以是否合乎礼义来论善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