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泰国广受欢迎的《小公主》是获得东南亚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彬拉·桑伽拉克立通过对结构的精心编排以及对视角的巧妙运用,有效增强了作品的叙事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儿·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分析,阐明了其小说中所蕴含的经济个人主义思想,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思想在其小说中得以体现的根源,说明了经济个人主义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当时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反映的主要主题。  相似文献   

3.
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笔下的《秋颂》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然而,在《秋颂》的诗句中却也浸透着动态的力量感,本文将从《秋颂》中动词、意象的选择来分析其中的力量美。  相似文献   

4.
《吕氏春秋》试图将《老子》的"无为"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实现"无为而治"。但因"无为"思想是从天道自然中引发而来,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吕氏春秋》将"天圆地方"说以及法家"循名责实"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中,即"君臣分工"和"定分"。解决了"无为"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实践难题,真正实现了"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称之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其中涉及的人物有五六百人,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女性也因魏晋这样特殊的时代而独具  相似文献   

6.
《才智.人事人才》2019,(2):201-202
本文对动词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分析不同类别的动词进入"V+了"结构时,"了"的语法意义。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非持续性动词和行为动词后面加"了",一般都是"了_1",表示完成;状态动词和非自主动词后面加"了",一般都是"了_2",但表示天气的非自主动词后面的"了"是"了_1""了_2"的重合;持续性动词后面加"了",也属于"了_1""了_2"的重合;自主动词后面加"了",既可以是"了_1",表示动作完成,也可以是"了_2",构成祈使句,表示劝告、催促或命令。  相似文献   

7.
过年“接财神”在中国东北地区非常普遍,因为每个家庭都希望新的一年能财运亨通。这个习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及地缘性。在翻译之时,找到目的语读者最大的关联语境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作者通过翻译示例呈现了这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奋斗》的编剧叫石康,纯爷们,确切年龄42岁;《蜗居》的编剧叫六六,纯娘们,大概年龄36岁。《奋斗》是一个老男人写的浪漫主义的幻故事;《蜗居》是一个小女人写的现实主义的恐怖小说。  相似文献   

9.
张怀旭 《人才开发》2007,(11):48-48
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的曝光,举国震惊。目睹电视画面上黑砖窑中的孩子在恐惧中颤栗,我们顿感"快乐男声"中那激动的泪水与兴奋的尖叫是多么的索然。当我们欣羡于山西煤矿主在京一掷千金购豪宅、名车的"大手笔"时,也曾质疑过这些成功人士的财富来路不明;当我们为一批企业家带领他们的企业创利  相似文献   

10.
唐传奇中存在着许多关于梦境的作品,其中一类以记述梦境中主人公经历的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为主要内容,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及佚名的《樱桃青衣》等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唐代文人创作出这类纪梦小说,反映出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因素及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唐传奇中这一类纪梦作品来探究当时特殊的士子心态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作家通过文学语言的不断创新来彰显个性特征,苏童作为先锋作家,在语言上积极实践创新,为读者开拓全新的审美世界。本文拟以苏童的《1934年的逃亡》为研究对象,分析苏童小说语言的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12.
13.
男人是三年前下岗的,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开一家水果店。  相似文献   

14.
朝鲜族的节日与西方的一些节日比较相似,因此,对朝鲜族节日的翻译可采用“关联理论”中的最大认知语境原则,从而能够使目的语读者花费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笔者用英文示例对这一过程加以呈现。  相似文献   

15.
曹禺运用了象征手法写成了《雷雨》这样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作品,展示了戏剧人物雷雨式的生存悲剧。剧中人物都有各自的强烈意向和欲望,并各自为自己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奋斗,但所有的人无一例外的结果都是奋斗、抗争、挣扎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结局,一如雷雨是电闪、雷鸣、狂风后的暴雨倾盆所带来的摧毁一切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词言简意赅,重“意会”,诗人常用隐喻或是含蓄模糊的意象体现个人情感或是对事物的评价.在诗词英译中如何识别并显化其评价意义,不同译者的因为不同价值观和态度会对处理显隐存在差别,本文试从唐诗《春怨》的不同英译的对比中探究其制约性因素,促进诗词英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的人称代词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了春秋时期各种人称代词的细微差别,使读者能区别人称代词的各种用法。  相似文献   

18.
看过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人都会被杨过和小龙女的坚贞爱情所打动,即使被周围人误解、即使有情敌的威胁、即使身中情花之毒、甚至以为对方已不在人世,他们仍然在心底爱着彼此,最终双双武功有成、救国救民,并从此相守一生。堪称“神仙眷侣”。在当今体坛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神雕侠侣,虽然他们的经历也许没有小说中那么坎坷、那么玄妙,但是在他们之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顽主"是王朔塑造的一群被生活甩出轨道的"局外人""多余人"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为大众喜闻乐见,大量评论家对此进行了评论,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顽主"独特的生活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其人格形成的社会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20.
道家思想认为“智”是文明的产物,违背自然之理,会对人心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道家思想家对于“智”持批评态度,《道德经》里就有“绝圣弃智”的说法。儒家思想对待“智”的态度与道家截然相反,认为“智”是君子必备的一种德性,是一种大智慧。儒家经典《论语》多次提到“智”,并把“智”与“仁”、“勇”相提并论,可见孔子对“智”的重视。文章对《论语》中的“智”进行的考查,展现儒家思想中“智”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