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包含了“中国崛起”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任务,同时民族复兴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实现统一的精神旗帜。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中国人民的精神纽带,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实现“中国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自信是在文化高度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内涵的价值认同,“是文化主体的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情感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要故事的讲述与传承,而包含《现代汉语》的文学类课程体恰恰是讲好故事的沃土。挖掘《现代汉语》课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传承民族文化是时代教育任务,更与当前大思政教学观不谋而合。因此,将《现代汉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教育的现实出路。站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视域下,关注《现代汉语》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思政素材的深挖掘与活利用,及时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聚民族复兴力量才是教育的理想归宿。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让青年学生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通过教育的延续将民族文化、语言魅力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人类数码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也日进佳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要想将中国的平面设计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使其在鲜明的传统民族特征中融入现代化理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在平面设计中有更加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民族特征和体现文化价值的当属汉字,若能将汉字独有的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价值和形式意蕴与现代化多元化的平面设计理念和现代审美方式进行完美的融合,无疑会大大推进中国本土平面设计在世界的地位和价值,它的设计元素、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是其它任何国家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是特定的文化产物,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地区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为了延续民族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得以长久保存并继续发扬光大,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有责任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宝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文化是中国人思想的精髓。“和气生财”、“一团和气”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念,无形中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思想对创建和谐型组织,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今社会物质飞速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中式”风格对于现代人们而言已跟不上了现代社会对方便和舒适度的追求,变成了“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尴尬情况,有需求便有追求,“新中式”应运而生。“新中式”风格既弥补了传统古老的中式风格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搭配和现代风格的冷漠,同时又能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精神文化的追求,正是如此大家都提倡这种本土风格。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凝聚了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所在。人类属于群居动物,对自己所在的集体的热爱已经深入到骨子里、血液里,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了,可能会导致血液里面的这股热情降低、或者是被人遗忘,所以,在中国的古代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教学课题,向青少年传授爱国主义的传统,要增加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并且大力的宣扬历史中杰出的人物,和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劳动人民。牢记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勇于牺牲、奋斗不息的精神,用这样的势力来陶冶学生的品质和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9.
人类科学发展史表明: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整合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是“人文 科学”的综合教育,以对人的教化为指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将是教育改革的重点.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教育的人文性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突出出来,尤其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的语文并没有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加快学生“人的现代化”进程的重任,笔者试图通过对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缺失研究,抛砖引玉,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国图存的抗争史,也是一个古老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梦想史。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本无疑是对中国产生极大影响的一个国家。本文通过分析两次中日战争,从正反两个方面讨论日本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再联系当下实际,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分析日本当下对于“中国梦”所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瑶族的传统服饰图样色彩丰富、绚丽多姿彰显了民族图腾文化,完美的表达出了瑶族人民对生活情趣和对美的追求,是少数名族中特色服饰纹样的代表。而旗袍是中华名族传统服饰的文化珍宝,浓缩了近现代中国女性对美的诠释,可称为中国服饰中的“国粹”。本文通过对瑶族服饰图样的定义和表现形式以及发展现状的介绍,对瑶族服饰的纹样进行分析,并对瑶族服饰纹样在旗袍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未来旗袍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可见,在世界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利用健康、优秀、向上、贴近孩子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是实现弘扬艺术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鲁扬  季斐斐 《人才瞭望》2016,(22):171-173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高校的扩招,当代大学生的数量激增,他们也“走下神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之骄子.时代、社会与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在大学生责任意识日趋淡化,而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一批具有新时期责任感的青年学生肩负这一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尤为重要.笔者力图从传统文化责任教育的角度,探求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阐释,并寻求其对当代大学教育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举行成立30周年院庆。很多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大师莅临祝贺。庆典大会上,教师代表、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的发言虽篇幅不长,但旁征博引,论述了人何以成才,才何以堪用。其好学、力行、知耻的主张,对于我们如何培养人才,有启迪精妙的作用。刘先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著述等身。文化是“化人”的,人之成才,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和滋养,亦即需要先进文化的化育。中国文化有许多精粹,化育了我们历代才子骚人,延续了民族创新发展的伟业。在我们大力推动人才事业发展的今天,刘先生的一番话,对于我们培养德艺双馨、行己有耻、堪当大任的人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激动人心的乐曲,有其美妙的韵律。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长严世芸教授以博古通今的知识和全新超前的理念创作了新时代大学改革的音韵。 你知道吗?中国的中医院校由于历史及文化背景等原因,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是以封闭模式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系统。这种封闭,是一种自我禁锢,严重地影响了中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今天的高等教育,是明天的科学技术”。80年代初,身为名中医的严世芸就认识到一定要改革中医教育的模式。他认为要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美学、艺术等文化内…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科目涵盖了传统武术、气功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等。民族传统体育历经千年历史的沉淀,凝聚了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当代大学生有着良好的教育以及激励作用,使其能够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有着深入且全面的了解。文章对目前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开展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更是流传千古,经久不衰。采用历史法和文献法对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进行研究,在对其理论渊源、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的描述中,得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对中国教学法的影响,实践了杜威“做中学”的理念,为中国教学法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沟通教育与生活的基本意义,强调培养一种生活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不断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的公共服务动机是“德育”的应有之义与组成部分。面向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专门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新时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和先锋力量。  相似文献   

19.
加入 WTO 以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为了跟上时代,我国教育部多次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去除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先进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理论使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以中职数学为例,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发展性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文字是最根本的东西。一种文字的印刷技术水平,制约着这个民族接受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速度,更制约着这个民族以自己的科技文化对世界影响的速度和质量。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公元1084年,宋朝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然而,发明印刷术的民族,在出版印刷技术上却没有保持领先的地位。1488年,德国人发明了“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的铅活字印刷术之后,西方人赶上来了。到ZO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先后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将打字机、电脑、照相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