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导论“全球化”这个词如今激起了热烈的反响。其中一些是讨论全球化的界定,另一些则争论全球化是否已经走过了头抑或走得还远远不够。但也有一些争论是由于全球化这个词成了官方话头,成了某些新的社会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搞自由化、市场化和“改革”的口号。这个口号及其狂热鼓吹者已经引起一些南方国家的恐惧,它们担心全球化只不过是北方的资本帝国新换上的一个名字。本文无意评述这些争论,只打算提出若干不成熟的假设。我认为全球化与当前资本在全球范围的运作密不可分,它在这方面延伸了资本帝国将其贸易和政治统治扩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早… 相似文献
2.
3.
4.
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但是在近代社会中,由于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它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一度以西学中的“民主”与“科学”价值观取代了儒家思想,致使儒学只在海外得以零星保存和发展。随着海外华人社会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取得显著的经济成就,儒学的价值观又得到重新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儒学人文主义中具有普世价值的“仁”、“恕”观念与全球伦理中的“金规则”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苏联是文学大国——作家队伍庞大,有许多著名的文学杂志和出版社,文学作品发行量动辄几十万和百万,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召唤力难以想象……苏联解体了,苏联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也就终结了。但是,这不意味着文学在后苏联俄国就消亡了,相反,文学队伍仍然庞大(只不过少有职业作家)、出现了一批新的著名的文学杂志和出版社、产生了种类比过去多得多的文学奖项、文学产品的生产量比苏联时代是有增无减、文学生产的产值并不小、有若干作家的社会贡献力是政治家难以企及的,等等。人们担忧文学在后苏联俄国会消亡的现象没有发生。之所以如此,关键原因之一是:文学在后苏联俄国不再是官方意识形态,却自动融入了重建俄罗斯帝国的大潮中;因为废除了苏联时代新闻报刊审查制度,因而更多的人有机会投入文学活动,且主流的文学生产者是满怀俄罗斯帝国情怀的;决定文学产品命运的,不是官方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市场,但文学作为文化产业得到社会和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却不仅仅由于它具有市场效应,更因为它诉说了复兴俄罗斯帝国的国民认同。 相似文献
6.
姚新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3):81-87
本文对知识界关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认同问题的言说及观点进行反思,并力图打破学科界限,从多方位、跨学科的角度去分析这方面的问题。全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相关讨论所存在的一般问题,重点介绍王小东式的激进民族主义观点。第二部分比较分析激进民族主义与秋风对本土汉文化中心现象的批判。第三部分辨析一种矛盾的文化民族主义批判的观点。第四部分寻找一种突破局限,展开和谐对话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世界华文文学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作者本着这一理念,主要从返初归根、认同危机和人类性忧患三个方面来重新反思华文文学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在"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外力推动及社会内在转型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双重时空坐标中,对国家认同的考察不能醉心于国家认同的变迁与再建构的宏观研究层面,停留在公民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等领域中具体形态的微观研究层面,而要加强沟通宏观与微观的中观层次学术考察。在梳理国家认同的概念基础上,"怎样获得国家认同"的问题自然被置换为"国家认同何以可能"的问题。消解个人层面的本体性焦虑,使其回归本体性安全及实现国家层面的国家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彰显国家认同的功能性力量。无论是基于理论逻辑阐述还是事实经验考察,国家认同都不能独立地发挥稳定且持久的作用,而是需要经济激励系统、政治价值系统与制度组织系统三方面的基础性结构支撑,这三个领域的功能匹配是国家认同得以可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11.
在全球化浪潮来临之时 ,传统文化是否能继续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独立性 ,中国是否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 ,这样一类问题正以文化认同危机的形式困扰着中国知识分子。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努力超越现代化意识形态与西方中心主义 ,试图在重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消解全球化语境中日益加深的文化认同危机。实践证明 ,某些以文化的纯洁性为追求的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绝对化的“本真性”标准也是不存在的 ,因此 ,不能把民族性的标准无条件地凌驾于其他价值标准之上 ,相反 ,应当提出一种流动主体性、多重自我与复合身份的概念 ,来阐释文化身份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 ,化解而不是加深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它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还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全球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 ,须具有理性的文化认同 ,才能获得文化适应的最佳状态 ,以谋得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最终赢得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面临的认同分化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在这里作者主要探讨的是横向的阶层分化:首先从认同整合的角度回顾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公民权”和“人民”两种认同整合机制;其次,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阶层认同分化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国家面临的政治挑战;最后,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国家以及当代中国在这一问题上面临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论述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我国的中小企业如何面对和迎接各种机遇与挑战 ,特别是政府部门和中小企业自身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以及中小企业应采取的基本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全球化性质的问题,学界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笔者认为,新的全球化浪潮,在本质上并不专属于资本主义,更不专属于少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的普遍交往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进一步展开,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一、全球化的物质动因:生产社会化自20世纪后半叶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浪潮,绝非是自然界某种自在的“类”的聚合,而是人类社会中多极主体间交往实践关系的历史整合过程。这种整合无疑…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形象塑造是各民族国家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民族复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当代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要尊重民族文化之根,也要重视在国民教育和大众文化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民族形象的文化建构既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国家应付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挑战的一项有关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改变了华侨的生存状态,从而对他们的生存身份产生了新的影响,对他们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带来新的特点.过去,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一般是为了逃难,如躲避战乱或灾荒,逃避政治迫害;现在,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往往是因为正常的经济交流、贸易活动和技术移民.过去,许多国家要求华侨华人完全接受居住国的文化;现在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侨民的多元文化性质.过去,华侨华人不是落地生根,就是盼望落叶归根;现在,他们却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游弋.成为不同文化之间联系的天然纽带.过去,华侨华人对祖国的感情更多地是基于祖国的积贫积弱而盼望中华民族的复兴;现在,对祖国的感情更多来自对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