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中国28个样本地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有双重影响。分析表明: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强,越有利于形成政府推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私有产权制度的认可和扩大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市场化程度和工业化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且显著;产权保护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增长虽有显著影响,但系数较小。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应着眼于改革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和私有产权保护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广东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泰尔系数分解方法对广东的经济差距进行分析,认为广东地区经济差距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内部差距和珠三角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通过趋同性分析,认为广东经济总体上并不存在显著的绝对趋同现象,但是落后地区(两翼和山区)出现"趋同俱乐部"现象。条件趋同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最后就缩小广东地区经济差距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索洛的基本经济增长方程和香港历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发现香港自6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增长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下降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明了香港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是香港技术进步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香港为促进经济长期的、高水平的增长,必须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业在香港这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将利用1986~2006 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香港地区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具有很高的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服务贸易的短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5.
澳门的现代经济增长始于 6 0年代 ,经过 70年代的经济起飞 ,进入 80年代以后 ,其经济规模得以迅速地扩张。然而 ,自 1992年开始 ,澳门以实际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持续的下降。文章从澳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分析入手 ,在对影响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变动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澳门的宏观经济模型 ,提出了相应的澳门经济复苏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尝试更为深入、系统地分析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制度桎梏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阻碍,而制度变迁则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嬗变的重要解释变量的基本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消除制度桎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制度因素撇开,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四个因素;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但是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增长不能忽视制度的因素对其影响的重要性,本文试从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中阐述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其在区位、交通、资源、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实现了规模的快速膨胀和运行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将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方法,对影响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力、制度变迁及产业结构转变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方式的演进入手,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对实现中国“两”个根本性转变”提出了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制度通过安排与确立产权,产生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以便对个人的经济活动造成一种激励。澳门的正规制度是葡萄牙制度的延伸,但构成澳门人口绝大多数的华人却不认识这些制度,也不认识作为正规制度的基础与补充的葡人的社会习惯与道德、伦理法则,这使得制度实施的成本高昂。大多数人不认识制度和制度实施成本过高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发展正常产业所必需的复杂的合约难以执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难以产生,二是发展正常产业没有制度的激励。“一国两制,澳人治澳”为提升制度、改善制度与人民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据此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扩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间经济差异的扩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忽视区域间经济差异扩大的可能性,消极地等待经济差异扩大幅度的自然缩小,于国于民乃至于地区经济发展均为不利;三、靠牺牲整体利益或发达地区利益去换取区域间经济差异的缩小也是不可取的;四、可取的战略应该是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首要目标,尽量将差异的扩大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和澳门行政法分别具有普通法系行政法和大陆法系行政法的特点,本文全面比较了两地行政法概念的差异,两地行政法在加强行政管理功能和监督行政功能方面的特点和优点,着重对香港和澳门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后行政法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探讨了实现“一国两制”构想中的行政法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只是经济增长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要受相关的制度因素影响。良好的制度环境会使同量人力资本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在人力资本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扩大人力资本存量,还应当重视与之相关的制度建设。因此,积极推进我国现有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变革以突破制度"瓶颈",使我国的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是我国当前人力资本建设中必须重视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澳门平稳过渡最终将取决于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在过渡期,动力不足、治安不靖、政府体制、投资环境成为影响澳门经济平稳过渡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收入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具有时期差别,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的短时期内,收入不平等对中国经济增长起正面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正面作用越来越小,甚至转化为较弱的负面作用。鉴此,须采取措施抑制居民之间相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方式和扩大再生产方式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其相同点是都反应了集约化程度的差异,都突出说明经济效益问题。但两者的划分不能划等号,它们划分的内容和依据是有差异的。马克思关于划分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的论述,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而这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反过来又对以后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文章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分析。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消费品结构和储蓄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则会导致社会最终需求不足,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对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2-2004年的面板数据,验证和解释了教育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东西部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教育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在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教育的生产性作用在东部体现得较为明显,教育的信号作用主要在西部体现.基于此,指出只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力结构才能最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教育的内容必须根据现实生产力发展阶段和要求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以满足和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方式向以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维度,基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的分析,从资源配置效率与微观生产效率层面选取影响因素,利用中国2003-2015年30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技术引进、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显著正相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因素对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区域差异,空间异质性因素为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空间一致性因素为对外经济开放、制度安排,因此,东、中、西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与逻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在将制度内生化到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制度对经济系统的均衡点以及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从数理模型的角度证明了阿斯莫格鲁(acemoglu)通过实证研究而得出的"制度是至关重要(Institution Matters)"的命题.模型的结论为:经济增长不能通过提高储蓄率,提高资本的投入等简单的手段来实现.一国的经济是否增长、增长的快慢其实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制度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而数理模型的建立为制度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