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寻审美文化与美学史研究的新境界———“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许金如由中华美学学会、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文化委员会、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扬州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审美文化与美学史”全国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4月21日~...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评价彭立勋不少西方美学家提出,现代美学理论应该是由“哲学的美学”和“心理学的美学”两部分组成的,可见心理学美学在现代西方美学中的显著地位。新时期我国美学研究的一大进展,就是加强了对审美主体、审美经验以及文艺创造和欣赏的心理研究。与此...  相似文献   

3.
《文艺心理学读本》(王先霈著)于2009年8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采取了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相同的研究立场,即: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事实去研究”。其目的在于引起青年学生对文艺心理学的好奇,引起他们自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该书标为“读本”,用意在表示着重于客观介绍学界共识,介绍相关的学术资料,给学习者提供学术地图,而不是着重于表达著者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新的科学,在中国也可谓一门崭新而稀有的科学。早在本世纪30年代朱光潜先生就写了一本《文艺心理学》,但那是一本通俗地解说美与美感的著作,“是一部介绍西洋近代美学的书”(朱自清《文艺心理学序》)。因此,严格地说,这还不是“文艺心理学”。近年,还有不少学者涉足这个领域,写了若干文艺心理学方面的论文与专著。在高校讲坛上,也进行“文艺心理学”课程讲授。但“文艺心理学”到底是心理学的分支,还是美学、文艺学的分支?抑或是“文艺”与“心理”的联姻,或者是它们的“儿女”?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在当代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审美范式文学理论是在特定时期文艺政策、理论资源、学术事件等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逐渐生成的。在文学理论范式转型与知识合法性重建的进程尚未完成之时,从公共性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和反思是有必要的。文学观念趋于多元、“有学术”的文学理论论争、有文化抵抗意味的文论话语生产等公共性特征是值得赓续的审美范式文论传统,但审美范式文学理论对审美作“意识哲学”的理解以及它可能存在的本质主义知识观则需要反思、调整和通变。  相似文献   

6.
陈海静 《云梦学刊》2012,33(1):163-F0003
2011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会暨“文艺转型与文论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及深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和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晚唐政治、经济、文化切入 ,探讨了唐诗的渐变过程 ,以当时的审美心理构成、审美意象、审美趣尚为核心 ,论述了中晚唐诗歌趋俗化的审美流变 ,并指出其对后世文学转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类20世纪的学术领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既浩浩荡荡地汇流起来,“大文化”的宏阔视野似乎可以囊括一切;但又不断地相激相荡,分化出许多新型的边缘性学科,仿佛新生雏子,虽然一派天真幼稚,却又充盈着生机与力量.引人注目的是,围绕着文艺,怀着各种激情的探索者们,构建了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美学、文艺生态学、文艺管理学等不同的分支学科.在这样的学术演进的大趋势中,我们通过对当代人文科学与文艺世界凸现出来的“性”之现象的考察,萌发了建立一门名为“文艺性学”的新学科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弥沙  李育红 《北方论丛》2008,46(3):34-38
审美主义是中国当代文艺的主潮,它以审美为文艺的最高价值和本质,确立了一种审美主义的文艺观.不仅如此,它还将审美主义从一种文学观念提升为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它既是我国当代文艺潮流的一种转变,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部分和重要表征.它带来的文艺转型和文化转型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一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对极左文艺思潮的反拨,一是改革开放后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制导.这两种历史文化语境深深嵌入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潮的机体,使它表现出巨大的历史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孔子的诗论“兴观群怨”说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加以比较 ,试探讨其异同。相同 :两者都重文艺的社会功用 ,前者追求一种“中和之美” ,后者使人们心理达到一种“中庸、适度的情感” ,从而受到审美陶冶。不同 :前者主要以重意境的诗歌类作品为对象 ,教育作用重在启发、诱导 ,后者主要以悲剧等重情节的叙事类作品为对象 ,教育作用更直接、更强烈 ;“兴观群怨”说倾向于道德说教 ,成为“文艺是工具”的理论源头 ,而以伦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悲剧的卡塔西斯作用更多地肯定文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11日—13日,“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交通大学和甘南桑科草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兰州交通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和《文艺争鸣》编辑部协办。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12.
文艺心理学作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艺现象的交叉学科,在我国的介绍与研究停滞了半个世纪。直到1982年金开诚先生的《文艺心理学论稿》问世,才重新启动了我国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并逐渐形成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初步繁荣的局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引进国外重要文艺心理学派的论著,使人们大开了眼界。二是出版了一批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专著与论文。然而,研究者的眼光基本上是“向外看”,对于至少有着两千余年历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是本土学术界唯一一位将毕生献给了中国美学的尊者,其在审美心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史等论域都有创造性建树。贯穿这些成果的一个核心问题,便是如何面对西学既“照着说”,又“接着说”。朱光潜的做法是,“照着说”力求吃透原理,近乎“代言”,排除创造;“接着说”则攀上先哲肩头,看得更远、更深、更细,近乎“立言”,颇具创造性与创化性。在《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两部著作中,朱光潜一些重要美学范畴如秀美、崇高、心理距离、直觉说的阐述都印证了上述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潘知常教授的《反美学》一书围绕在当代工业社会中审美何为,诗人何为这一主题,分成六大板块,就如何理解当代审美文化这一课题,展开了系统论述。首先,从传统审美文化的自我放逐这一“现状研究”入手,就当代审美文化所带来的人类美学观念的全面转型作出全面描述;其次是进入具体的“文本考察”。包括对流行歌曲、摇滚、MTV、电影、电视的考察,继而进入对社会转型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型的“条件辨析”;然后深入到导致后美学时代的美学革命的“本质反诘”;进而又从生理、心理、形式三个层面展开当代审美文  相似文献   

15.
刘阳 《理论界》2022,(8):81-86
从中国古代文化在哲学萌芽阶段的“象”思维,到“意象”一词被引入文艺创作、审美领域,“意象”一词都同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严谨的学科划分规范,外加研究范式不同,文艺学与心理科学的研究互相分离,学科间壁垒形成,研究成果难以整合。长期以来,意象研究仅停留在人文学科的思辨范畴里,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认知特点和原理,却被文艺研究领域所忽略。本文尝试整合文艺与心理学科对意象研究的成果,重在揭示意象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关系,从认知维度和心理分析角度探讨意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活动规律,为理解文艺现象背后深刻的心理动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于1998年12月16日至20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由国际分析心理学执行主席MurayStein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申荷永共同策划与组织。国际...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有关审美心理学的专著可谓凤毛麟角。三十年代有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主要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为理论框架,对审美经验作了描述,它当然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但对深入探讨和论证审美心理的实质性问题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滕守尧近著的《审美心理描述》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实践观点为主要依据,大胆地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弗洛依德心理分析学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学派如苏珊·朗格、克莱夫·贝尔、桑塔耶纳等人的美学观点,并结合中国的传统的审美与艺  相似文献   

18.
叶祝弟  阮凯 《天府新论》2015,(5):156-160
2015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这既是中国文化从震荡走向自省的百年,也是价值重估、观念重构的百年。为了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2015年6月19—21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等单位在上海联合举行“新文化运动百年价值重估”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典、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知名学者,围绕“新文化运动价值重估”、“儒学转型与新文化运动”、“‘启蒙’的百年流变”、“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主义与激进主义反思”、“学衡派与文化保守主义”、“新文化运动中的世界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学、启蒙与现代性问题反思”、“中西文化融合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公共理性”等主题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和研究,会议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文艺审美离不开生活的对象化。具有久远文化历史的民俗,因其反复呈现的惯制形态,即博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最有审美价值的创作对象。尤其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人生礼仪和信仰民俗,更因其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而成为文艺民俗审美的天然“原型”和“母题”。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生民俗的出现和“阴阳转换”观念的形成,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不死并万代传承的心理企盼。它表明了人类对生命悲剧的意识和超越此悲剧的世俗努力。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俗与艺术构成对人生悲剧的超越的同构契点,成为艺术家对人生民俗特质审美认知的导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派和心理文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美国心理学史家墨菲在其名著《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第三版)中,指出了心理学界“用各种姿势表示承认文化主义”的景象.60年代以后,心理的文化决定论愈来愈受到重视,并普及为更高级的课题,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本文认为,心理文化主义之所以能够取代心理学中的实证理论而成为左右当代心理学的主流,这是相关领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研究汇合的结果,是本世纪整个学术领域形成文化研究氛围熏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