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的欣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究竟怎样欣赏音乐就不一定是人人皆知了。要知道怎样欣赏音乐,首先应了解音乐欣赏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感官的欣赏音乐本身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它首先作用于人的听觉,刺激人的感官,产生审美行为。因此音乐欣赏的第一个阶段即是感官的欣赏,也是官能的欣赏。所谓“欣赏又可称为玩赏、领略、指一种相对的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动,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1]它主要满足于悦耳,好听与否。当人们听到一段音乐,首先感受到的便是是否动听,是否愿意继续听下去。这…  相似文献   

2.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对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受到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制约。这一点已为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所注意到了。但是,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接受,更有一种超越特性,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3.
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品尝佳茗。开始看到茶色、闻到茶香,如果进一步细细品尝,就能舌下生津,一种隐约淡远的甘甜耐人寻味,口中久久留下余香,令人神清气爽。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包含着由浅入深的审美层次,它为读者提供了咀嚼、寻味的充分余地。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就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进行的。从文学的恨本性质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透射出来的历史之光,因为它具有美的形式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具体说来,首先,文学属于美的领域,它具有审美的形式。一部作品如果不具备美的形式,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  相似文献   

4.
女性的魅力是什么?这似乎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没有审美的对象,没有男人的欣赏,女人的魅力就会削弱,女性的魅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无法取代的观赏价值。无论是娇柔妩媚的微笑,还是得体的服装,都具有特殊的女性魅力。但是,女人最大的魅力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立和思想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的山水,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常常使人流连忘返,心醉神迷。然而,人们还往往不满足于单纯的山水欣赏,总是还想知道一些关于它的来历的传说以及其他有关的遗闻轶事。因为经过传说渲染的山水,它在原来山水美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人文的内容,将人的生活和人的美感经验与山水自然美结合在一起,互相烘托、互相辉映,造成更为丰富的审美对象,这就使人们在欣赏中进入一种更深沉的美感状态里,引起更多的审美享受。使审美进入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艾伦·卡尔松集中分析了"不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三种表现:形式主义趣味、艺术地对待自然和分不清自然之所似与所是.他提出"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原则是"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具体途径则是求助于科学知识的帮助.依据艾伦·卡尔松关于"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原则反思中国古代自然审美传统,我们发现了其深刻的内在矛盾:形式发达而基本薄弱,发达的"借景抒情"传统是对自然的功利主义态度,它成全了诗画艺术,削弱了对自然本身的独立、深入欣赏.  相似文献   

7.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西方当代体验美学,是以批判一切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它要消除主客体的简单对立,确切地说,就是要消除审美客体化的思维.体验美学认为审美对象既是审美体验的对象,又是审美体验的产物.利普斯说:"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喜,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我在我的活动里面感到欣喜或幸福."体验美学和体验观念对艺术创作有很大影响.对于动画创作和欣赏来说,体验美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从体验美学考查数字动画这一新兴艺术类型将是一个新的视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但不是最显眼的。命名作为作品的第一印象,它可以使人欲一睹为快,也可能使人心灰意冷;可以是“万绿丛中红一点”,引人注目,也可以成为一堵墙,挡住人们的审美视线。在没有欣赏作品之前,人们率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命名,作品的价值要在欣赏了作品之后才能作出判断。因此,命名先入为主的位置,使它在作品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审美文化与人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确立了人的位置,建立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在神的面前的自尊或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尊,这就使它成了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大主题,当然也是形成审美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人在审美活动中既是主体,又从客体反观自身,这一事实决定着受到不同内涵的人本主义的或显或隐影响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必须呈示很不相同的特征。 一、两种不同的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原是西方的名词,是欧洲十五、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程勇真 《殷都学刊》2008,29(3):139-142
殷商时期,女性已经开始更多地与美联系在一起。透过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已经开始在文化理性层面成为美的象征,成为被男性欣赏的审美对象。殷商时期的女性审美不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审美,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审美,人们开始对女性的道德价值进行美学上的审视。并且殷商时期的女性审美意识已经开始走向内敛,走向一种封闭的美感,它不仅和善联系在一起,更开始与恶联系在一起,女性审美呈现出复杂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诗词鉴赏三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丰富而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 ,佳篇如林。几千年来 ,古典诗词拥有广大的读者和爱好者 ,至今仍有成千上万的旧体诗词作者。其作品同五四以来的新诗分流发展 ,是我国诗坛上的一支独具民族特色的劲旅。读诗、赏诗向来被看作是高雅的精神享受 ,因为它可以陶治人的情操 ,丰富人的知识 ,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给人带来直接的审美愉悦 ,能培植人的审美能力。作为语言艺术的古诗词 ,是诗人从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 ,通过艺术加工 ,用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这是就创作来说的。那么欣赏古诗词 ,从读者…  相似文献   

12.
审美直觉被认为是美学中最具特色的概念,美学家们期望运用它把审美和理论区别开来,以争取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然而,审美直觉也是最含混的概念。含混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审美直觉并不是美学独有的概念,而是从哲学那里借来的。这样,美学家们在运用这个概念时,往往把它在哲学方式中的涵义和功能不加辨析地用于解释审美现象,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这个最具有美学意味的概念并没有确立美学的独立性,这种美学仍是理论的附庸。另一方面,概念要有意义,就必须有明确的对应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直觉相对于理性,无疑有着具体的涵义。而不同的人在运用审美直觉这个概念时,所表示的涵义显然是不同的。审美直觉对于美学家来说,是一种认识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说,是艺术创作的一种状态;对  相似文献   

13.
诗的意象和意境,是诗歌艺术的两个重要审美对象。意境,论述它的文章汗牛充栋,但每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对其意境的深广美妙由衷地赞叹——“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歌德语)——的时候,再反观他人对于何为意境的论述,总觉得美中不足。意象,我们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充分,甚至还有将意象同意境混同的情形。因此,对于诗的意象、意境比较地作出阐述,探讨诗歌意象、意境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就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黄柏青 《河北学刊》2012,32(3):37-42
"美学规制"是指人们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形成的审美标准及其美学规约。它是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外化形式,是生命个体审美情趣与社会整体审美理想相互影响、相互生发的美学选择和运行机制。美学规制是一种区别于外在性政策法规规制和内在性道德伦理规制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制,其本质是审美的公共性标准对审美的个体性趣味所产生的影响及所进行的美学规训,即通过一套复杂的机制,将某些个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建构成为公共性的美学符号,从而对审美主体的美感经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的二度再创作.它体现了欣赏者的综合审美能力.欣赏者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书法欣赏,即第一印象、动情入微、详察细品.当代大学生应通过欣赏书家名作,体悟其精神、气质、学识、修养、熏陶自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美学家研究自然美学大多从艺术与自然比较开始,从中找出自然的独特审美个性,并强调自然审美的独立性;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同时也为自然美学带来巨大的理论误区。在历史上,我们无法想象艺术产生之前人类欣赏自然的情形;在逻辑上,没有艺术这一参照,自然美学似乎就无法建立。中国古代美学资源则支持另一种假说:自然审美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形态,自然审美不只可以独立于艺术而存在,它同时也为人类艺术创造提供必要的心理基础。不是自然审美依赖于艺术,而是艺术创造依赖于自然审美经验。恰当的自然美学应当从对人类自然审美经验之独立、系统研究开始,而不应当从与艺术的比较开始。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是一位杰出的文艺鉴赏家、评论家。他具有鉴赏家、评论家的素质,同时还兼有作家的素质。他不仅有高度清醒的理解力,高度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高度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他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他的审美理解的双脚经常是踏在审美感受的坚实基础上,既不是无判断的欣赏,也不是无欣赏的判断,而  相似文献   

18.
传统认为审美对象是人所面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客观存在物,它是与人无关的自在存在,它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前提。可是,如果审美对象是一种与人无涉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审美对象与审美客体是一组同义反复的概念,也就是说,对象是客体的另一种称呼。这是否是对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的混淆呢?  相似文献   

19.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之宫,谁无爱美之心、审美之趣!但什么是审美,审美活动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却是美学研究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是想对审美的规律和根本特征作些初步探索和说明。审美是一种情感(广义的)判断。当人们面临着一种美的对象进行审美活动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荡气回肠、兴奋喜悦之情。但若问他为什么喜悦,却往往难于明言。古人常说:“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欣赏介于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审美本体与哲学本体、艺术本体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哲学本体解决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审美本体要回答的是审美是什么的问题 ,就审美的极致来说 ,它是境界。艺术本体回答的是艺术是什么的问题 ,艺术的本体是艺象。艺术虽然是审美的典范形式 ,但艺术不只是审美的 ,它还具有别的功能与要素 ,因此不能将审美本体等同于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