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区分,这主要是由于贵族体制强大而持久的影响造成的。在英国历史上,贵族体制从未被彻底否定过。贵族体制及贵族文化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爵位等级与荣耀、爵位称谓的英式英语表达、贵族勋衔、爵位的比喻用法等方面。贵族文化已成为英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英国英语中与贵族相关的词语较多,这与英国独特的贵族体制密不可分。研究英国贵族及爵位的起源、教会贵族与世俗贵族的区别、贵族院的形成与构成、泾渭分明的贵族等级、广义与狭义贵族、贵族勋位与称谓可解读英国的贵族文化,同时有助于了解英语贵族词语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冯梅  姬生雷 《河北学刊》2013,33(1):104-106
英国人有着浓厚的"贵族情结"。自古及今,他们通过各种文学形式为这种情怀的形成、演变、延续提供着佐证。从古英语文学中的贝奥武夫到近现代作品中的人物达西、苔丝、安玑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是贵族精神最全面、最深刻、最忠实的诠释。英国人对贵族和贵族精神的崇尚经历了从重出身到重内涵和素养的转变。深入研究英国文学中的贵族形象,对于了解英国人的"贵族情结"及其对英国人性格的影响和英国民族精神的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赵文媛 《理论界》2010,(5):107-108
维多利亚初期是英国的土地贵族集团主动进行变革,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时代。在激进派挑战的压力下,受到家长主义和基督教复兴思潮的影响,土地贵族主动进行变革,构建一种虔诚的、道德的和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家长的新形象,并通过贵族宅邸的建筑、装饰风格和主人社会活动等方式进行表达和宣传。本文认为,这种主动变革在缓和政治和社会矛盾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文媛 《理论界》2010,(3):118-119
十八世纪的英国是贵族的世纪。贵族集团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享有优势地位,形成一种精英政治统治。贵族宅邸是贵族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优势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体现贵族精英统治者形象的重要工具。十八世纪的贵族宅邸是贵族精英政治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18~19世纪巴斯、布赖顿等矿泉海滨城市的兴起与英国贵族的支持息息相关,19世纪晚期贵族逐渐退出城市建设领域.本文总结了在此期间贵族开发此类城市的五大特征,旨在说明贵族在英国城市化的进程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往往为国内史学界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于民 《广西社会科学》2003,(3):190-190,F00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史学界从不同角度研究英国贵族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且不乏真知灼见。如R·P·艾贝尔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的贵族和军职》、R·阿希和A·  相似文献   

8.
何洪涛 《兰州学刊》2010,(4):186-190
近代早期英国贵族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成为工业的“投资者”,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贵族在19世纪逐渐退出工业领域,重新恢复到“出租者”的角色。针对这一现象,论文力图用身份认同作为分析性概念来解析英国经济转型时期贵族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贵族文化是随着贵族阶层的确立而盛行于中世纪欧洲的重要文化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英国被认为是贵族文化色彩最浓郁的国家,莎士比亚就生活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背景中,他与绝大多数英国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贵族情结,并将贵族文化元素渗透融入到其戏剧创作中.文章对莎氏悲剧与喜剧中的贵族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阐述了贵族文化的形成及特质的基础上,对莎士比亚的贵族情结以及受此影响的戏剧创作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莎氏喜剧中的贵族人物的塑造以及莎氏悲剧中的政治精英人物的刻画,以全面解读莎剧中的贵族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出身于清朝贵族世家的作家叶广芩,以一系列描写清朝京骑贵胄生活的"家族小说"而享誉文坛。独特的家世背景和生命体验为她的家族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贵族的生活、贵族物文化、贵族子弟的命运在她的笔下得到鲜明的呈现,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文结合对历史语境中传统贵族文化的整体观照,通过对叶广芩家世背景及其小说创作动因的分析,探讨小说所体现的"贵族"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1.
孙俊 《北方论丛》2012,(4):90-93
唐代宗室可由爵位出官,亦可由血缘关系出官。以爵位出官,《旧唐书》、《新唐书》的记载清晰准确,《唐六典》与《唐会要》的记述则比较模糊。以爵出官的品阶也与实际情况有所差距。若以血缘关系出官,宗室的五等血缘品阶与其出官品阶并不一一对应。唐代的宗室政策,在高祖时延续隋制,从太宗开始,保持近房宗室的政治地位,压制远房宗室。玄宗以后,近房宗室基本不出阁,远房宗室则与异姓之臣杂而仕宦。在对政局的影响上,唐代宗室整体素质较低,影响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2.
赵喜儒 《阴山学刊》2011,(3):100-102
屈连璧先生是一位儒雅的学者,堪称学术楷模;屈连璧先生身正学高,是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屈连璧先生亮节高风,堪为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3.
424年,刘裕安排的顾命大臣先后废杀庐陵王刘义真和少帝刘义符,造成了刘宋初年的政局动荡.在顾命集团"废昏立明"的政治借口下,隐藏着刘宋初期统治集团中士族与寒门的激烈斗争.顾命大臣的主要人物如徐羡之、傅亮、檀道济等,皆出自"次等士族",在文化上则未充分玄化,非名士阶层,这在东晋以来的士族文化风气中自然遭受鄙视.晋宋易代,他们追随刘裕,参与造宋,因而位列宰臣,为士族社会所不满.刘裕次子刘义真为当时皇族子弟中受士族文化熏陶最深之人物,与高门士族中任诞清流名士代表谢灵运、颜延之等以文义相交,而谢灵运等则借助刘义真的夺嫡之势,形成一个对抗顾命集团的政治集团.刘裕死后,刘义真及其集团人物皆被贬斥,他们自然颇有怨言,因而受到"构扇异同"、图谋不轨的政治攻击,此乃刘义真之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旅游主体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秦汉时期旅游活动已很兴盛 ,其旅游主体的构成也很有时代特色。秦汉旅游主体是由最高统治者、王公贵族、富商大贾、知识分子、外交使节及下层劳动人民等组成的 ,其中 ,最高统治者、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时代里,阅读英文报刊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英文报刊文章不同于一般文章,它已形成一种使用性很强的功能语体,并借自己的特点成为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英文报刊的语言特色有助于提高对英文报刊文章的理解与欣赏。  相似文献   

16.
裘禾敏 《浙江社会科学》2012,(6):134-138,161
论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概况,试图描绘主要译本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规律,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比较、描摹《孙子兵法》在异质文化的运行轨迹与反拨情况,认为迄今为止因少有学者追踪该典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影响,所以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研究的不平衡与中外文化交流“逆差”的局面;论文还就英译本的整合、典籍英译与文化输出等问题对其未来传播研究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兴事务,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其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其独立之路日趋成熟,近年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英语专业教育本身过于保守和传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范围内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探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办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英语和专业技能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现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兴事务,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实现其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其独立之路日趋成熟。近年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英语专业教育本身过于保守和传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独立学院范围内英语专业存在的问题,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探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办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英语和专业技能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实现英语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评五四启蒙运动三题——兼评李泽厚诸先生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文史哲》2004,(4):138-144
五四启蒙运动有三个问题值得重新评说:一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是与非。五四启蒙运动常常因致力于思想文化问题而受到非议,但作为政治革命之后的思想文化补课,五四并非"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而是要解决的就是思想文化问题。这种选择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为什么反对"调和折衷"。这也是"五四"遭受非议的重要原因。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极端化的态度,并非只是出自策略性的考虑,而是不相信调和折衷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只要面对文化冲突的实际,就会承认,一些基本价值是无法调和的。三是启蒙运动的目标指向。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五四启蒙运动是从属和服务于救亡的。事实并非如此,五四启蒙运动虽然与救亡相关联,但它以人为出发点,目标指向是人而不是民族或国家。  相似文献   

20.
唐宋时期孟子、颜回虽在国家祭祀、儒家道统中有其地位,但并未形成如孔子的祭祀规模,也没有形成如孔门后裔类似的优待制度,金元时期出于建立道统合法性的急迫性,政府仿照孔子建立祭祀孟子、颜回、追访优颜、孟后裔的制度,在国家推动下产生了所谓的孟子、颜回圣裔世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