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跨学科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傅璇琮先生在《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总序》中,就把"古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视为古典文学研究"上层结构"的重要部分.在丰硕雄厚的既有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从文化史的角度进行交叉和边缘研究,以此拓展赋学研究的领域和深度,是当代众多赋学专家的共同期望.这既充分体现出当代赋学研究方法论的高度自觉,同时也说明以往的赋学研究需要拓展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文学地理研究、现地研究和空间批评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天文意象开始受到学者的兼顾与重视,而数字人文天象模拟技术独特优势的显现更为其独立探索实践提供了重要契机。论文在学界研究个案基础上首次提出“文学天文”这一概念,认为古典文学天文研究应重点关注两个层面:一是“文学的天文”,具体体现在作家的天文时空观念和时代背景等“外层空间”问题;二是“文学中的天文”,主要是作品的天文意象空间批评所面对的真实与虚构等“内层空间”问题。论文还对文学天文研究的知识“求实”、数据“求广”、技术“求新”等发展方向展开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学传播研究旨在探究作家宴集唱和、流派结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考察了古典文学传播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对古典文学传播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探索古典文学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古典文学研究方法集中在三个方面 :古典诗歌、古典诗论和古代经典。他对古典诗歌采用集释、参证、分析、考证的方法 ;对诗论采用考辨的方法 ,重实证 ;对经典则从“变”与论辩、社会文化、比较论说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三者都紧扣古典文学的本土和时代特征 ,求真求好 ,在慎思明辨中 ,形成自我的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5.
董乃斌的古典文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识,表现在重视导言或结束语的理论建构,擅长阐发学术规律,追求新鲜而有效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他的以理论的创造为职责与指归的研究观念,与国际学术潮流相吻合。他在文学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对文学史范式生长的描述,具有研究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上继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古典文学的启蒙意义、古典文学的民族精神,以及古代文学中体现出的知识分子命运的认识借鉴作用三个角度,阐述了当前研究古典文学的重要意义,旨在说明这是提高国民素质、铸造民族灵魂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处在社会大背景之中的高校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教学受到冷落。文章指出,古典文学课程具有历史认识价值、教育熏陶价值、审美修养价值、艺术借鉴价值,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这些价值,贮存并运用这些价值,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中国古典文学课会再现其生机与活力。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感叹人生无常是中日两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无常意味着灾难,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生离死别。中日两国古典文学对于“灾难”的起因和“生死”的看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用儒家思想来解释“灾难”的原因,即无常是社会的各种弊端造成的,而后者则用佛教思想来解释“灾难”的原因,即灾难是无常世界本身造成的。对于“生死”,中国古代文人“忧生”,日本古代文人“崇死”。  相似文献   

9.
王学仲先生将古典文学与诗歌,用书法写入山水画中,他将诗的可读性、书法的抽象性、绘画的具象性有机融合,建构在统一的审美基调中。王学仲先生以其对书法的深厚理解构造画面形式,将山水放在古典文学的语境中思考,将“诗”与“画”互相渗透,使画面体现出浓厚的诗歌韵味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古典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古典文学研究中,在治学态度、学术思想、学术规则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古典文学研究应该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偏颇的学术思想和无视学术规范等弊端,以特种创造、文化创生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终极价值追求,共同创造充满生机的、动态的学术运行机制和氛围,从而推动学术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11.
从性别学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戏剧,不能不注意到“性别假面”这一奇特的话语模式和文化现象。性别假面文本,既包括“男说女话”又包括“女说男话”。本文3探讨的是后者,主要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借鉴女权批评理论,对“女说男话”在古典文本尤其是戏剧中的表现方式及其二重性内涵进行剖析,指出其实质是“菲勒斯中心”文化史上女性向男性准则认同的性别错位现象,其中既托寄着女权抗争的呐喊又体现出女权失语的无奈,从而于理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70年代后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没有这一时期的批评反思,没有这一时期奠定的良好基础,就不会有八九十年代古典文学研究的繁盛景象。短短几年间,学界对“文革”时期的种种错误观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树立了正确的学术观念,对许多问题有新的认识,一些研究禁区相继被打破,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研究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刁生虎 《南都学坛》2001,21(2):47-50
出土文献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具有重要而直接的推动作用 :1 有助于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容 ;2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深入认识古代文学艺术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3 有助于解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上聚讼已久的公案性问题 ;4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校读古代文化典籍 ;5 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典文学是人类宝贵的文学财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对当代英美文学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分析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古典文学对英美文学的影响,能够为英美文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十七年(1949-1966,简称建国“十七年”)是一个新生的现代民族国家力求在国际社会上赢得认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国家机构主动对外翻译中国文学的开创时期.由作为国家对外宣传机构的外文出版社组织翻译了一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意图藉此对外再现作为新中国之遗产的古典文学形象,为新生的民族国家提供历史合法性.翻译古典文学作品由此成为重构或者“发明”新中国“传统”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苏雪林先生集学者、教授、作家于一身,在诸多方面都卓有成就,对古典文学研究更是钟爱有加,成果颇丰.其治学喜探新路线,常发人之所未尝发,得人之所不能得,有"文坛名探"之誉.其古典文学研究注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相结合、学术感悟与考证相结合、经史子集互证互通,这些都给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在这个国度里,我国人民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经过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和世代人劳动加工而成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构成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和继承它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设有一部这方面的系统性指南书,要研究、学习、整理出这些古典文学史料,则会让人感到有孤舟泳海、弱翼凭天之难。  相似文献   

18.
邢立平 《新天地》2011,(12):183-184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滋养,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学生积淀文学素养,提升写作能力,建构正确的品德情意价值观的重要管道。围绕着对“古典文学之美”的挖掘,我会同部分语文科教师在《古典文学之美》系列校本教材的研发与教学策略创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26日上午,南京大学文学院莫砺锋教授应邀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为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作古典文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作为我国建立博士学位制度后第一位博士生,莫先生深情地回忆了25年前从国学大师程千帆先生问学和后来随同一起工作的经历,追溯了南京大学古典文学学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程千帆等先生带领逐步复兴壮大成为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的历程。报告着重就研究生治学方法作了三个方面的论述:首先是要在古典文献学上打好基础,其次研究选题要注重学术的价值和大小难易适度,最后写论文要选取与所研究问题性质密相契合的方法。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如话家常,尤多现身说法,亲切感人。听者满堂,或坐或立,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传播语境下,中国古典文学面临着相当复杂的处境.面对几已进入故纸堆的古典文学,现代传媒一方面为古典文学的大众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另一方面却又对古典文学的诗性空间进行了消解,大量误读随之产生.本文运用传播学原理,结合古典文学特点,对古典文学的现代传播进行探讨,力图在古典文学与现代传播结合的研究领域作一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