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省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呈现出可喜的局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总的方面来看,理论研究工作还落后于改革实践的步伐;理论研究部门同实际工作部门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张皮”现象。为此,我们最近到一些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调查,并草拟出若干比较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几条建议,以期推动理论研究工作与两个文明建设更紧密地配合,更好地为改革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导致了企业行为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和企业新旧两种行为并存的双重行为,双重经济体制与企业双重行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经济体制与企业行为规范传统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产品经济体制。企业只是单纯做为一个生产技术组织而存在。而在现代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这显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了。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成为企业必须具备其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底存在哪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许多不易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究竟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还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了15年艰难探索的历程。15年改革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当我们回顾这一重大转折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历程时,就会清楚地看到:改革的理论远远落后于改革的实践。不是改革的理论指导改革的实践,而是现实经济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迫使理论一步步地变革自身,以使理论符合改革实践发展变化的要求。造成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忽视了对改革的内在原因、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几乎所有的改革研究都停留在指出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这一现象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体制演进 ,是企业和政府层级组织对市场组织的部分替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表明 ,经济体制改革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对政府组织职能的部分替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如何实现上述职能替代过程改革。在这一替代过程改革中存在着政府既是改革者又是被改革者的矛盾。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这一替代做一分析 ,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并由此审视了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赵紫阳总理在全国党代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七一”的前两年,改革的重点要围绕稳定经济的要求,从宏观上加强、完善间接控制体系。“七五”后三年,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间接控制。可见,建立健全、加强和完善间接控制,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控制问题,尤其是如何搞好间接控制问题,已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曾经指出,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是场彻底革命。十年来人们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胆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理论上已接近成熟。这为建立起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今后十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计划与市场的科学结合问题。(一) 计划管理要重视价值规律,计划与市场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这里讲的计划,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计划,而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和尊重价值规律的计划。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计划管理过程中按照价值规律办事,有计划地运用价值规律。做到这一点要解决好三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趋势 新技术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已经和正在汇集为一股巨大的洪流冲击着整个社会。这种冲击是建设性的冲击,是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了重大灾难以后所看到的希望。它的动力来自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深处,它将给国家带来生机、繁荣,它将给人民带来富裕,它将使中国人民从生产到生活观念都发生极大的变化,这是总的趋势。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这股洪流中去,必须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们工厂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实践的逻辑发展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宣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党章也规定:“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我国和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不但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指明了道路,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加强对有关改革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的研究。作者认为,当前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新的重大突破:一是要加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体制模式以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等有关改革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二是要围绕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目标、经济决策协调的方式和相应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等三个基本问题,进一步搞好全面改革方案的总体设计,保证各项改革配套进行。三是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转换的过程中,应以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建立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突破口。应采取分步一揽子配套改革方式,通过打好几个战役,奠定新体制的基础,使新体制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文 《学术交流》2005,(7):114-117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其传导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主要因素有经济体制因素、传导机制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强化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一 “没有主渠道,市场不稳;没有多渠道,市场不活”,这是对我国流通领域40年经 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流通领域在体制改革中要不要主渠道,由哪一种经济成份充 当主渠道,国家如何对商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这些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加以澄清,否则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将难以发挥。 从理论上说,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决非根本制度的更替。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计划经济,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流通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改革也必须遵循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是一种独立运行的机制,而是政治起支配作用的政权经济体制,其主要表征是价格运行中的权力商品化,收益分配上的官本位制和企业扩权中的两权难分;在现实表象的背后则是政权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收效未显,根本原因是未曾对症下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变态表现,都导源于这种政权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使政治和经济有效分离,形成独立的经济运转机制。只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治愈社会经济生活的表征病灶,才能实现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本文在揭示政权经济倒立体系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腐败仅仅指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无须讳言,在这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股侵吞公有财产的逆流,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探讨产生腐败的各种原因,可以为制定反腐败措施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作些初步的分析。1.政府干预与腐败把腐败定义为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意味着政府权力进入经济活动是产生腐败的前提条件。我们假定在一个经济体制中,政府的职能只在于提供有限的法律,维持社会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活动主体都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来统一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推进各个国家探索和创造适合自己特点的经济体制。对此加以研究、分析、比较和借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制是排除人制实行法制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王俊涛(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确立了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在这条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全面推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各种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新旧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发展还是排斥商品——市场关系;新旧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运用还是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大力拓展商品——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人们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概括为市场取向的改革。当前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把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正确处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经济运行模式历经多次变革和调整,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痛苦辛酸的回忆。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既有适合全国各地区的共性特征和运行的总体模式,也有适合各地区的自然状况、资金条件、人口素质、经济结构、地理位置的地区差异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和运行模式。本文根据黑龙江省省情,力图探索一条符合本省省情的农村经济运行的新模式。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步入困境 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调整农村生产组织结构,建立新的农村经济运…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能够较好地解决生产与需求,供与求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其先进性体现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