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太地区自80年代下半期起,一直是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199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6%,1991年为5.8%,略低于1989年。据亚洲开发银行新近发表的《亚济发展1992年展望》预测,亚洲经济的增长率1992年为6.5%、1993年为6.7%,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1992年预计为1.8%、1993年为3%)。 尽管日本经济今年初呈下降趋势,但预计到下半年将有所回升,仍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亚洲四小”(新加坡、香港、台湾和韩国)经济继继增长;东盟大多数成员国经济正  相似文献   

2.
改革二十年取得巨大经济成就 今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是改革开放20周年。20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从经济方面看,以下三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我国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2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超过了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增长速度。从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3年到l978年的26年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而从1978年到1997年,年均增长9.7%。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外国的媒体也多有报道和评论。英国今年的《情报背景材料》还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美国进行对比。它指出:在1960—1979年间,美国的年均增长率为3.8%,而中国为6.8%;1980—1989年,美国年均增长率为2.7%,而中国则为9.3%;1990—1995年,美中两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和10.6%。而且可  相似文献   

3.
2002年度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增长率接近8%,工业生产也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其中包含了公共投资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技术改造和住宅投资等。  相似文献   

4.
一、九十年代世界人寿保险市场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世界人寿保险市场从总体上看呈现快速增长的特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而从人寿险业务来看,进入九十年代后,寿险保费占总保费的百分比均超过50%,1995年为57.7%,也就是说,人寿保险是全球保险业的大头。据统计,世界人寿险保费1991年为7346亿美元,1992年为7685亿美元,1993年为10099亿美元,1994年11210亿美元,1995年为12366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5.3%,大大高于非寿险2.2%的增长率。趋势是逐年增长,比例增大。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世界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人寿保险的发展将会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创造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自60年代初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据世界银行1992年9月1日公布的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指标(1991—1992)》称,从1965年至1990年间,韩国 GNP 增长率年平均达7.1%,居世界第一位;GNP 由1962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2940亿美元,三十年间增长120多倍,使韩国从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6.
正确分析形势,是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全市财政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新形势。 1.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1988年至1992年,我市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仅为3.3%,全国有的省份经济增长率已达两位数以上,江苏省1992年经济增长率已达到30%以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并且出台了我市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总体方案。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当前我们工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模式研究的基本问题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一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二个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时期中,中国的GD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三倍;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道路上,已…  相似文献   

8.
1.9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一步降温;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88年为4.4%,1989年为3.2%,1990年估计为3%左右。看来,90年世界经济趋于降温;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进一步放慢,约为6%,但与世界经济增长率之比约为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方法论问题的提出 1980—1990年,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指标,我国的经济增长了1.3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9%。其中,广东增长最快,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3%,于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计划在1995年提前实现翻两番目标。相反,广西是增长最慢的省区之一,只增长了1倍,年平均增长率仅有7.2%。两广可以作为80年代中国的两种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17年来,福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在1992年已提前八年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目标,1978—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比全国同期年均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居全国第二位,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1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90年代以来平均汇率5.1折算美元)达1333美元,居全国第八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在新的阶段,福建面临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从分析我国近期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说起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多次出现的老问题.就以近期来说,199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9%,堪称低通货膨胀;1992年的通货膨胀率便上升至5.4%,比上年超出2.5%,但毕竟还没有达到两位数的地步.伴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如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3.2%.试从1991—1992年两年的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两相对照来看,可说是在低通货膨胀下的高经济增长,这种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亚洲的经济形势,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亚洲经济增长火车头的日本,也出现了经济的衰退。 而中国与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据统计,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亚洲对中国的投资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70%左右。因此,亚洲的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进而影响到就业问题。1997年中国经济仅完成了8.8%的计划增长率,1998年更将计划增长率调低至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将使本已不容乐观的中国就业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 一、中国就业所受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增长前景、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关头。随着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双重转换的深入,经济发展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80年代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GNP年均增长率达9.5%,是国际社会同期最高水平,也是中国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增长速度使我们提前实现了第一个翻一番的目标(以1980年算起,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平均每年要增长7.2%),并为90年代再翻一番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0年亚太社会和经济调查报告显示,今后3年,中国仍将是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这份报告预测,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保持7.5%、7.8%、7.6%的增长率。 报告说,伴随着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回升,预计今年中国消费品价格将停止下滑;通货膨胀率将在去年负14%的基础上实现零增长,今后两年将分别达到 11%和2.3%。报告显示,中国已成功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GDP增长7.2%,前11个月外贸出…  相似文献   

15.
<正> 1992年以来,潍坊市潍城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98215万元,比1991年增长28%;国民收入达到83485万元,比1991年增长27%;工农业总产值达272205万元,比1991年增长43%,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效及其比较 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两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期间,中国的GN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5%以上,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三倍(图一);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即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道路上,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据测算,目前中国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力量整体上已达到 60%左右。特别重要的是,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是在政局稳定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况相比较,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成功经验(图二),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就与问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矛盾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就:(1)区域倾斜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这表现在18年以来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高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平均增长率,从1978年至199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9.8%,为世界所罕见。而且还表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也高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增长率。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正在由温饱迈向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0世纪 80、90年代国际投资出现惊人的发展。 80年代 ,直接投资占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增加了两倍。据统计 ,19 80~ 1989年 ,国际投资增长 14 % ,比世界贸易的增长率 ( 5.4 % )高 1倍 ,比世界生产的增长率 ( 2 .8% )高 4倍。① 由此可见 ,国际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不可忽视。中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正式宣布积极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初达到高峰。 1991年 ,我国利用外资达到 4 3亿美元 ,1992年达 110亿美元。② 但是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地区和国别分布上很不平衡。来自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19.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滞缓而苦恼,因此,现代发展理论和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和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增长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速度的滞缓,相反,在相当多的年份则是受由于经济增长率过高而带来的国民经济波动之烦扰。单纯从速度上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18年中,中国是属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有不少年份高达13%以上。40余年的经济增长路径表明,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总潜伏着一股强劲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问题上则动力明显不足和缺乏机制保证。因而,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未来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那么,对于中国的现状而言,符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要求的增长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单纯是指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列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方式的转变吗?针对中国的现实,粗放、集约经营是一般概念还是特指概念?在巨大的入口压力下能否或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相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增长逐月下跌,竞争力一滑再滑 在岛内政局混乱等因素的冲击下,2005年台湾经济形势不如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3.8%,未能达到台当局修正后的保四目标。由于下半年起经济景气开始回温,去年底,对2006年台湾经济增速各有关部门都作了预测。台“中研院”经济研究所预计台湾2006年GDP增长为4.25%。台“中经院”预估全年经济GDP成长率为4.11%。台湾规模达3400亿美元的经济体,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增长率仅高于日本。台湾官方预期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4.28%,而部份经济分析师则预测增长率会低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