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重新凝聚了改革共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并予以科学概括,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这一阶段的基本路线,精辟而有力地提出社会主义国家不改革就会死路一条的历史结论,以极大的勇气与智慧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政治遗训。一段时期以来,有人抓住邓小平晚年的某个谈话,片面地、孤立地理解邓小平的思想,甚至提出所谓"晚年邓小平"的问题,得出"邓小平晚年承认他搞的改革开放失败了"的结论。这是对邓小平晚年思想的割裂和肢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邓小平晚年的思考与邓小平理论是逻辑一贯的思想体系,其中,南方谈话是其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系统阐发。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我们更需要从南方谈话中汲取智慧和勇气,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方向,努力解决邓小平提出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南方谈话闪耀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光辉———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5周年张江明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5周年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上新台阶。现着重探索其中几个辩证关系问题。一、解放思想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到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过了曲折不平的道路,邓小平“南方谈话”翻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小平同志今年初视察南方发表的重要谈话,是一个具有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了路,导了向,解了疑,化了结,鼓了劲,壮了胆。学了小平同志的谈话,使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方向更加明确,精神更加振奋,对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晚年思想的结晶。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邓小平同志去南方视察并发表演讲,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奠定了基调。本文梳理了"南方谈话"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重温"南方谈话",它仍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吴智棠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它在党领导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大业的发展中,是个光彩夺目的历史丰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谈话作了高度评价。赞扬谈话精辟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交汇点上,重读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要深刻理解其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改革开放、先富共富、人才强国和反腐败的重要论述并结合新时代背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学以致用,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无可回避的根本问题。20年来,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人们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和认识发展。自从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人们围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了各种不...  相似文献   

9.
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者.只有深刻领会南方谈话的精神,才能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表明我党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南方谈话益发显示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灿烂光辉,在我党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南方谈话》是对改革开放的新诠释与再表态,解决了改革的全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具有独创性特征。这一独创性谈话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研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需依托马克思唯物主义,导入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从理论范式创新和实践张力的视角,探讨谈话的缘由、内在逻辑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践张力,对于"范式创新"及"范式转换"的运用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为"内生"主体自觉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以其恢宏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抉择,使中国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深入研究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抉择,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和人权理论,为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针和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它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普遍性,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的多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多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对政党制度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谐社会思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 ,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民主政治的标识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经济方式来解决政治问题 ,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式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 ,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社会稳定的状态中实现政治发展 ,这是目标、原则、途径和特征辩证统一的科学的发展观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以渐进改革作为选择方式 ,务实主义的观念模式 ,试验性的方案选择和迂回式的改革发展战略 ,共同形成了中国政治体制渐进改革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这就是必须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稳定压倒一切 ,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和各种刑事犯罪 ,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邓小平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具有理论的完整性、时代的真实性和现实的指导性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 ,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邓小平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的有力领导、高度评价,在真理标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辩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辩证法、经济辩证法、社会辩证法等方面。它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邓小平社会激励思想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内容;"先富论"适应了时代转换和广大社会成员求富求强、追求社会公平的社会心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有效的社会运行激励手段;"先富论"与我国形成的贫富差距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界定,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创立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出邓小平卓越的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