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和对策进行研究,认为对经济利益的破坏性榨取是诱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人为因素;外部性是突发公共事件长期难以抑制的客观基础;而资本边际效率畸高的负外部性投资加剧了制度约束失灵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文章分析了政府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核心地位及当前应采取的措施,强调发挥公共产品对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最后应用法律经济学原理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定预防标准及预防成本的最小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媒体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起到信息传播、沟通和反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完全可以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范式又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应对危机的效率以及效果难免受到影响.通过借鉴以往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范式,结合乌鲁木齐"7·5"事件,从微观领域针对有效应对公共危机范式的建构进行初步探讨,以致力于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IASB征求采纳的"预期损失模型"折射出金融监管规则对会计准则的"干预",有悖于会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原则。既有研究认定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应坚持分离的存在模式,但缺乏经济学视角对分离有效性的论证。现代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分离的有效性分析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表明,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规则分离遵从了会计产权的"自然优序机制",可以有效减少宏观金融监管当局公共会计产权主体诉求对个体微观会计资源的"妨害",降低制度运行的内生交易费用,其本质是一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制度安排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理应起到信息传播、沟通和反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完全可以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6.
经济理性与新公共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公共管理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中出现的政府管理新模式,主张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来提升政府绩效,是经济理性在公共领域的传播和对传统公共管理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理念主要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因此,通过对新公共管理所依托的经济学理论的考察,剖析经济学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经济学对于新公共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经济学中,公共物品作为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被认为必须由政府来供给。科斯的《经济学中的灯塔》通过对英国灯塔供应的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挑战,提出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观点。本文在对科斯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物品的产权特性,比较了在其产权界定和生产的不同方式。从而得出了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所应起到的作用。本文的最后将将这一讨论延伸到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与市场职能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现实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处理和解决危机,其实,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的精义在于危机潜伏期的管理,在于危机的预防和准备。因此,政府应该着重做好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工作,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把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对各国政府能力提出了考验.政府作为多元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承载了为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善治责任.我国是世界上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快突发公共危机应急立法步伐,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组建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对公众开展危机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建立政府预防机制,应对公共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其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百余年的公共管理学史也是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取向的研究史,特别是公平与效率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公共性"的视角,还是从关注领域和历史使命上看,它完全不同于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必须重新溯源,行政学所推崇的效率价值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另外,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引自经济学、管理学中效率的术语外壳,但无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还是"帕累托最优"都有其内在缺陷,它的可移植性令人质疑。  相似文献   

11.
“穷人经济学”对三农的人文关怀在我国的“异化”,实为公产公权与私产私权在农地和农村经济决策上的利益博弈。基于历史变迁的轨迹和现有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农地使用权物权化及其立法完善是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对林业产权制度理论发展的主要学术成果进行回顾,通过评析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产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林业产权制度理论融合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阐述现代产权理论、公共财政和林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3.
成德宁  侯伟丽 《南都学坛》2013,33(3):105-112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矛盾也不断显露出来,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了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过去那种把改革重点放在农村土地所有制上(绝对公有或绝对私有)的传统思路很难使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出困境。目前我国土地产权结构上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在政府、集体和农户之间分割配置不合理;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晰;农村土地产权结构难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从抽象地规定土地所有制转向具体地分割和配置农村土地产权,设计最优的产权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实施农村土地的产权分割。即确立国家和农户作为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并在它们之间详细分割土地产权,明确"所有者保留的产权束"和"使用者可获得的产权束"。第二,实施农村土地的产权流转。即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停止农村土地不定期的行政性调整方式,建立起农户之间土地使用权市场化、常态化的流转制度和机制。第三,实施农村土地的产权交易。即在明确土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土地的总体规划和调控目标,实现城乡之间、农用地与非农用地之间市场化的土地产权交易,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第四,促进农村土地的产权组合。即在明确农户土地产权和农户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产权的组合,重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农户走合作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科学,为廉价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针对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而行政效率偏低的现状,在廉价政府建设中,应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迁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采取精简政府机构,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推进政府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审计监督,置政府行为于法律规范和监督之下,科学决策,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方式等方式建构廉价政府。  相似文献   

15.
尽管《多哈宣言》本身存着某些缺陷,但它的通过对不发达国家的公共健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也是人权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反思和胜利。立足于人权和财产权的利益平衡,尤其是特定情形下基本人权的优位、公平原则,药品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必须考虑不发达国家的公共健康,以寻求二者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6.
对"穷人经济学"的医疗权进行深入解读,清晰勾勒出"收入分配→要素分配→权力分配"的演进轨迹,指出解决"穷人的穷问题"的医疗券制,不失为实现"全民低保"进而全民社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进行,城市不断向郊区农村索取集体土地。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滞后,征地中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保护财产以及调整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是当今处理征收集体土地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依据。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对于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定纷止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产权结构对企业效率形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产权结构包含初始安排、集中程度和公有程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通过产权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配置功能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从而作用于企业效率。各类产权结构下的交易成本、治理机制、资源投入能力、内部组织费用、规模经济等方面不同,形成明显的效率差异。  相似文献   

19.
巴泽尔的产权理论评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泽尔的产权理论观点新颖、方法独特,丰富了已有的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他在产权界定方式、界定费用的影响、个人在产权界定中的作用以及产权合理配置原则等多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从辩证逻辑的角度揭示了产权界定的相对性和渐进性。指出由于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实际上常常不可能界定清晰,未加界定的财产价值就被留在公共领域;产权边界是个人努力、他人争夺和政府维护的函数,个人在产权界定中比政府有优势。他还从共同财产问题和延留义务的角度揭示了企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反公地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而目前解决“反公地悲剧”最佳途径是由政府出面,整合产权,优化资源配置。当前,要解决中国公立高校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反公地悲剧”现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构建一个以教育产权的重新界定、整合、使用以及交易为内容,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的公立高校产权管理体制,从根本上避免公立高校中的“反公地悲剧”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