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建立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学科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历史人物对中国民族关系认识的历史,是各个时期几乎所有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有其形成、发展、成熟与完善的历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建立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学科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一个边缘学科,它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一个分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又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开展研究时应该明确对象,弄清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掘和整理资料,深入研究代表人物,还要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正> 多年来,我们比较侧重于社会形态、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突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研究。这是十分必要的,今后还应继续深入下去。但是,历史研究中还有一个更深刻、更具有基础性的层次,那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历史时代劳动者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的研究,这个研究层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唯物史观有其“现实的前提”,那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  相似文献   

3.
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曾经涌现过许多女英烈,她们当中有不少是著名的共产党人,但也有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入党而对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贺龙同志的大姐贺英,就是一个这样的历史人物。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评价她们,是我们史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拟对贺英烈士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情况,逐次予以考证。  相似文献   

4.
最近,史苏苑教授所著的《历史人物评价论稿》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对历史人物评价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论述的著作,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点。首先,这本书系统地阐明了我国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研究历史离不开研究和评价历人物的活动。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基本内容。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吸取历史上有益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评价历史人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可以说,自从有  相似文献   

5.
众多有影响的甘肃历史人物 ,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以前甘肃历史人物数量多 ,级别多 ,影响大 ,宋以后人物数量大为减少。元以来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和中国回族的形成 ,甘肃产生了一大批藏、回族民族宗教人物。人物集中于世家大族及武将多是甘肃历史人物的又一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在治史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研究历史人物,尤其是擅长于研究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据粗略统计,郭沫若涉及到的古代君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农民起义领袖等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中的历史人物不下一百人.其中花力最多、研究时间最长、著述文字最丰的历史人物,是二千多年前的楚国诗人屈原.郭沫若研究屈原的文章,在三十年代有《屈原》、《屈原时代》;四十年代有《关于屈原》、《革命诗人屈原》、《屈原考》、《屈原的艺术与思想》、《屈原思想》、《深信有一,不望有二》、《屈原·招魂·天问·九歌》、《屈原研究》、《屈原不会是弄臣》、《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五十年代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等.  相似文献   

7.
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展示着时代的眉目文艺作品表现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与斗争,主要的还在于通过展示这些人物的活动,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物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认识当时社会条件下各个阶级、阶层的历史动向,了解其阶级力量的对比和阶级斗争发展的趋势。因为,在阶级存在的实际生活中,各种人物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属于一定的阶级、阶层,人们的思想、性格总是打着时代的、阶级的烙印。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文艺作品,要集中概括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言行  相似文献   

8.
黄仁字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9.
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延续的过程。它由无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组成。但孤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不构成历史,只有当这些事件和人物之间发生了复杂多变的各种各样的联系时,它们才会构成历史的过程。可见联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没有联系就没有历史的存在和发展。 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实现的呢?这就有个中介体的问题。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都存在着中介体,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无数个。只是通过这种中介体,才使孤立的历史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本世纪英美间谍小说的发展概况及特征,并简要地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最后预测了这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仁宇先生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这一历史瞬间,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六个人物的政治和生命历程,探寻这些人物身上产生悲剧的规律.然而,任何事物都难以十全十美,作者在解读历史文献和评价历史人物方面也存在某些疏漏.  相似文献   

12.
历史著作要求严肃的科学性,所写历史人物都是真有其人,实有其事,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文学作品则要求所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性。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司马迁笔下,历史人物却是一个个栩栩如生,形象鲜明,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因此,《史记》的人物传记被公认为  相似文献   

13.
刘大年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学者们对其史学成就,已进行了不少阐述、总结和探讨,但对其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刘大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呈现为四大特点:将历史人物融入历史情势中去分析评价、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反思,庶几将对历史人物评价方面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历史人物研究自古以来即深受中国史学家的重视.陈垣是中国现代史学大师,历史人物研究是其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果卓著.且呈现多种研究和著述形式,形成了以宗教人物为主的多样化人物研究,在人物研究上以坚守文化本位和弘扬民族精神为旨趣,提出了独到的诸多历史人物研究方法.陈垣的历史人物研究既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和成就,也是其史学思想和成就的开山之基.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既有助于深化对陈垣史学思想和成就的认识及评价,也对今天的历史人物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关宝  杨丽 《东岳论丛》2012,33(12):83-94
借助历史叙事、民间传说、纪念仪式、媒体宣传等方式,黄道婆这一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得以建构并延续.深入分析各类承载黄道婆集体记忆的文本可见,自元代以降,黄道婆的社会身份呈现显著的历史时段特征,其身份的集体记忆建构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同时,记忆又以层累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即上一时期的集体记忆往往参与到下一时段的社会建构.黄道婆的人物经历、生活际遇在史载中的不确定为其身份记忆建构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历史是和研究历史人物分不开的,“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①在中国关严党的历史上,有一些卓越的或曾经有过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个人的历史,同时屯是中共党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公正地、客观地研究党史上这些有血有肉的人,对于更好地研究中共党史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认识一切历史现象包括历史人物的思想武香,运用这一科学方法,实本求是地评价党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是我们正确评价党史人物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一,评价党史人物,必须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实…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本文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应当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他所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唯有把特定的历史人物置于特定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巨大的文化信息量有相当一部分蕴藏在历史掌故中。该书八百多个人物中约有一百个历史人物 ,其中偶有错漏。要真正读解这部充满复杂意象的煌煌巨著 ,尚需发掘相关的材料 ,考证清楚其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 ,弄清他们的事迹 ,揭示其历史底蕴 ,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洞察全书的艺术旨归。  相似文献   

19.
近读由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的冯年臻同志的新作《袁世凯真传》,觉得该书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探讨复杂历史人物不虚美、不掩丑,实事求是地还历史人物以本来面目方面有新尝试和新突破。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近数十年来,...  相似文献   

20.
卷帙浩繁的中外名著,不仅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为各类人物创造了既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又显出浓郁地方色彩的环境。 由于历史,地理、政治、社会、自然诸方面的原因,各个地方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乡情民性、语言使用等,都会有某些异于外地的特色。坚持现实主义的作家,在他们历史地、忠实地反映某一地区的社会生活,为生活于其间的人物提供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时,势必要在笔端显露出若干地方色彩来。 河南作家的作品,向以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色彩,称誉于省内外。可是也有人不以为然。这个问题,不禁引起我探索的兴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