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理工科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班级心理委员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生组成力量。理工科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扫除理工科高校心理委员工作障碍,理工科高校可以从建立学生心理自主管理机制、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等几个方面缓解理工科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工作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几个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芳 《兰州学刊》2006,(12):201-202
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学校大都只做些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关于促进建立学生的健康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的还不是很多,就连日常的心理教育也面临很多困难。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已让学校意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重视心理问题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控制,已成为当前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和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由于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社会适应障碍,而且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到了学生的正常发展。我们通过对大学生适应障碍的表现及对策的分析汇总,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姚斌  孙新 《西部论坛》2001,3(1):69-71
心理卫生教育可以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卫生教育应着重从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华 《理论界》2005,(6):109-1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深入实际的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探讨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心理沟通等方法化解共性心理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杨颎 《兰州学刊》2012,(12):211-213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帮助众多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顺利完成跨文化的心理适应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就留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强调针对留学生开展心理工作要尊重规律,认为可将西方熟悉的罗杰斯心理思想与受留学生喜欢的东方传统心理思想结合,进行心理咨询及其他心理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又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直接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影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然而,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用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去做工作,缺乏针对性,不但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如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指导,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帮助,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大量的症状共存现象,这可能导致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产生叠加或倍增效应,并促使大学生的痛苦体验泛化和深化,进而演变成为心理危机.为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在全面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关口前置,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重点对象进行预约式跟踪咨询;创新咨询方式,提高多症状心理问题的咨询效果;围绕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化解制订综合性的教育和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毅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138-139
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有目标无动力的可发展型、易紧张无活力的神经质型、能力受压抑的厌学型和无素养难自适的厌世型。要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可采取建立纵横交织的立体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健全正确适度的舆论导向体系、对教师家长进行持续性心理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艺术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师生关系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情感特征决定了其本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教师要善于发挥师生关系中的人际情感因素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位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但也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心理互动的结果。师生间的心理互动是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其教育影响作用能够促使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非均衡教育与中学生心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逐步推广心理教育是当今中学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心理失衡是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所受教育的不均衡性,尤其是身心教育不同方面被关注程度的不均衡,是中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诱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失衡的成因及危害,发展均衡教育,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阶段 ,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依托各科教学 ,二是要重视心理咨询机构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 ,三是要优化教育环境 ,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开展家长心理教育知识咨询和讲座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李丹  何冬梅 《理论界》2009,(11):187-188
近些年来,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在研究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临近毕业之际,往往是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因此,有必要针对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构建一个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家庭、学校到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的援助体系,来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摆脱生活困境,走出心理阴影,顺利步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各大媒体,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心理疾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乃至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情感障碍"已引起心理语言学界和英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在阐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表现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消除其情感障碍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黎勋 《南方论刊》2008,(7):58-59
当代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列举了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并就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从家庭教育得法;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导有方;把握学生心理,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描绘未来的蓝图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标,而高校的美育功能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着重探析了高校美育功能的主要表现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克服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严重障碍,如何克服这一障碍,是我们德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不仅要传授好基础知识,还要研究处理好学生的思想、心理、言行、服饰、兴趣爱好等来自书本外的内...  相似文献   

20.
要抵御与化解社会风险,解决公众心理问题是其中关键一项.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风险中如何调适公众心理,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